分享一下,GR2跟GR基本上沒什麼改變,除非你真的很需要wifi、除非你真的很需要那幾個新加的濾鏡,我自己對GR2比較暖的色調與GR Remote(如果是app會更方便)蠻欣賞,其他都不說了,ISO依舊沒辦法能提高一點,對焦速度都一樣。但有樣東西不得不說,相比以往Ricoh的相機,這一代GR2 firmware的問題多得很,匆匆推出市場但很多基本狀況都沒有測試好,自訂模式下不能儲存,一按OK就當機,現在的firmware 1.10已把這問題修妥。但另一個問題卻出現,在自訂模式下,對焦方式經常從你set的跳到多點對焦,譬如說你自訂對焦模式是snap,當你改改白平衡或者什麼之後,你會發現你的對焦模式再不是snap,而是跳到多點,很煩。自從Ricoh跟Pentax一起後,誠意跟心思都不像以前,還有Ricoh相機的品質控制真的是所有品牌的倒數第一名,希望Ricoh好好檢討一下,不要把以往這麼好的基石一下子就毀掉。
mimamima wrote:自從Ricoh跟Pentax一起後,誠意跟心思都不像以前,還有Ricoh相機的品質控制真的是所有品牌的倒數第一名,希望Ricoh好好檢討一下,不要把以往這麼好的基石一下子就毀掉。 雖則 GR 的產品周期依舊是兩年, 但其他產品線都因為要應付競爭而宿短產品周期, Q 及 KS-2 一年一台, K-3 旗艦則兩年一次小改款, 三年一次大更新.645 及 K MOUNT 鏡頭推出的速度也加快了好多, 而且更要趕緊 135 機身的工作, RICOH 影像部門的產能大概已經到達極限了.
K K wrote:雖則 GR 的產品...(恕刪) 兩家公司合併後,架構當然要重組,有好處亦有壞處,KK你所提及的都是Pentax在合組後對其品牌發展有利的影響,至於我所講的是單單針對RICOH那一邊,如你所言,豈不是RICOH其下相機發展被Pentax分薄了不少嗎?作為RICOH用家倒希望他們不要把資源都掉給Pentax而忘記了RICOH,相信很多GR用家及支持者跟我一樣,對GR2的內涵部分沒有任何提升,反而bugs卻比以往多,這點真的要反思一下,市場競爭激烈,老實說Pentax本身在135或APS-C界別一直都不是主流,把資源都投注落去,這賭博有點大吧。至於RICOH的QC老問題,不是今天才出現,不奢望他們會把生產線移回日本,但RICOH MIC的質素相信不少用家都有過不好的經驗吧。相信有看我post的朋友都知道我是RICOH支持者,從GRD到GXR,來到今天GR1跟GR2,RICOH的貼心操控是沒有那一家能相比,至少我是這樣認為,哈哈!純粹意見分享,請勿見笑。
mimamima wrote:兩家公司合併後,架...(恕刪) RICOH 收購 PENTAX 的最重要目的, 的確是想要踏足可換鏡系統市場, 而 RICOH 從 PENTAX 收回來的產品線, 大概就只有三防的 WG 系列.現時的布局就是這樣:RICOH: GR, WG, THETAPENTAX: K, Q, 645短短幾年內 PENTAX 品牌推出大量產品, 可見 RICOH 投入了相當多的資源.資源是傾斜到 PENTAX 那邊, 但另一方 GR 也加入了 PENTAX 技術.要說是賭博也未免太小看 PENTAX.今年 K MOUNT 的市佔率是有所有下跌, 但仍然有獲利能力.645 及 Q 則成為了 RICOH 影像部門了最大收益來源.GRII 缺乏驚喜, 我覺得這不過是 GR 系列的傳統而已, 兩年一次小改款, 四年一次大改款.作為老 GX 用者, RICOH 高階 DC 的組裝問題我亦時有所聞.或者可以把生產線遷往 PENTAX 菲律賓的廠房, PENTAX 機身品質倒是可靠得多.至於這次 FIRMWARE 的重大問題 .... 只能說市場競爭激烈, 往往未測試好, 廠商就急於推出新機, 各大敵都要面對同樣的問題.就是近幾代的 K MOUNT 機種都頻頻更新, 這方面 RICOH 可是一視同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