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是7年前的機種了,但是單手即可掌握的輕巧尺寸,方便性遠大於平日慣用的數位單眼。
於是,我利用送女兒上學後經過這片田時,每天花個幾分鐘拍下水稻生長記錄,時間從2015年4月1日到5月中,記錄南部一期稻作的成長
每天早晨送女兒去學校總會經過這片田,常會禁不住多看幾眼,今日特意停下,才發覺田中的驚喜。

大學讀植物學時,講到泌液作用,所謂泌液作用是因為植物藉由根部吸收水份,由氣孔蒸散出,其吸收的水中大部份是直接蒸散到大氣中,只有少部份供光合作用使用。而在植物體內的水大量的增加,氣孔卻來不及蒸散時,水會從葉緣的小孔泌出。這些小水滴就叫作溢泌液。



水稻成長過程有兩個階段需深水(約7cm)灌溉,一是幼穗分化期、二是抽穗期。抽穗期需要深水灌溉,主要為供應抽穗、開穎及授粉所需之大量水分及養份。
難怪前陣子農人一直在灌水阿~~

昨夜下了一場雨,葉片上還留了些水滴,今年的穀雨在上國曆4月20日,此時為水稻幼穗形成期,田區需水量較多,昨夜這場對於農人來說無不是莫大的助益,所謂「穀雨,穀得雨而生也。」

清晨的一陣雨灑落在稻葉上,宛如一長串的珍珠
五月六日即是立夏,代表夏天來了,古諺:『立夏的雨水潺潺,米粟刈到無處置』,意思是如果立夏日下雨,則五穀豐收。
五月也是水稻孕穗期,需要充足的水分,期望這場雨能帶來豐收的五穀


最近田間陸續出現收割機,代表南部的一期稻作即將結束。
水稻的一生從種子萌芽到另一新世代種子形成約需100-170天,包含了營養生長及生殖生長兩個時期。營養生長是植株自身增大的時期,只長根、莖、葉。生殖生長是植株繁殖後代的時期,最大的特徵是穗的形成。
現在種水稻,已是高度機械化與分工專業化了,從整地機械、插秧機械、收穫機械到調製機械...等,農民除了自己購買機械,也有專業的代耕業者,只要一通電話,他們就來到田邊幫你整地、插秧及收割。所以也有人說:『用電話種水稻』。



今年的鳳凰花的特別漂亮,經過這段堤防邊時目光總會被它吸引注


以往下班時經過這段路,看到這幅景象頂多停下來多看幾秒,現在除了停下來我很能很速迅的按下幾下快門,這一切因為這台相機變得如此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