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GRD ISO值問題請教

請問將ISO值設定為AUTO時,在相機上瀏覽相片時,如何顯示AUTO的ISO值是多少?
按說明書記載:ISO值設為AUTO時,ISO值為60-160
又,GRD附的軟體ImageMixer修改圖片的功能似乎頗強,但似乎也無法顯示照片光圈,快門,ISO值等資訊?
再用PANA所附的軟體SD Viewer檢視GRD ISO值設為AUTO時的照片,ISO值多自動設為64,88,154三種
GRD在高ISO值下表現不佳,那麼將ISO值設為 AUTO,似乎就不會誤用高ISO值拍攝? 大家在攝影時多如何設定ISO值?
個人是將ISO設為AOTO,並以"測光"取代"ISO"在ADJ的4選項(自設ADJ為對焦,測光,白平衡,圖像)
在幾天使用經驗下,"測光"隨攝影環境需變動的情形頗多
SNAP對焦+多畫面測光
在人物+旅遊背景攝影需求下,則多(點對焦+點測光)
新手上路,問題很多,請多指教,謝謝!!
2007-05-28 2:1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ISO值問題
brian60 wrote:
請問將ISO值設定為...(恕刪)


高 ISO 值的表現可接受度是見仁見智,我倒覺得 GRD 的高 ISO 值還頗有味道。
他的 AUTO 模式的 ISO 值好像真的就是那幾種(64,88,100,154)
用 Windows 內建的 Viewer 開詳細內容也可以看到。

如果你比較在意畫質,我還是建議你固定 ISO 值在 64, 100 兩種,利用光圈跟快門去控制。
如果真的不行,就弄個外閃來用吧。

至於 ADJ 的轉盤端看個人使用習慣而定,怎麼設定就看你的使用習慣。
像我個人是使用 ISO, 測光, 對焦, X, 我的第四種,用不太到,偶爾開圖像,偶爾開畫質...

人帶景,點測之外,EV 的調整也不錯用歐(反差大可以配合閃燈)
謝謝回答,GRD真是充滿攝影樂趣,有空再以高ISO值來玩玩黑白片
brian60 wrote:
請問將ISO值設定為AUTO時,在相機上瀏覽相片時,如何顯示AUTO的ISO值是多少?

好像沒辦法

brian60 wrote:
GRD在高ISO值下表現不佳,那麼將ISO值設為 AUTO,似乎就不會誤用高ISO值拍攝? 大家在攝影時多如何設定ISO值?

是的,所以我通常都設 ISO Auto,這樣最高也不過 154。 除非有特殊需要我會手動。(例如腳架長曝,我會自己將ISO手訂在 64)

brian60 wrote:
在人物+旅遊背景攝影需求下,則多(點對焦+點測光)

測光模式我偏好開 中央重點 測光

多點測光 取景反差大時,不容易自己掌握
點測光的話,太容易受中央點影響(例如剛好對到一小塊黑的區域)
中央重點的話,比較折衷,避開上面兩者的缺點

人物+背景 如果反差大
我會將相機開到M模式,中央重點測光模式對背景測光,調到 EV=0(或稍微曝光不足,可以用LCD預覽天空細節)
打開閃燈補光
照一張

閃燈出力如果不夠造成前景太暗,我會靠主角近一點。反之則退遠一點。
背景明暗則靠快門長度調整。
直到取得前後曝光平衡。

同時注意主體所受到的現場光線方向,避免閃燈與現場光線同方向,
也注意閃燈與前景主體的相對位置,控制閃燈光源來自斜上方為佳,

藉以上搭配,來盡量減少主體面的強烈陰影
除非你是故意要陰影強烈

太懶的話,
相機可以維持 A模式
然後開 慢速同步閃燈
再利用 曝光補償 的方式調整背景與強景的亮度比例
sphenoid wrote:
好像沒辦法是的,所以...(恕刪)


謝謝分享經驗
沒錯,前一趟出國,在人帶景攝影時,使用點測光,在M模式下,的確容易造成背景過暴,中央測光或許較折衷

另一個問題想請教是,那個"測光圖"到底該如何運用,是要讓他接近normal曲線嗎?
常在M模式下,只是將箭頭利用快門長度,調整到中間值附近
在A模式下,利用曝光補償調整?還是該改變測光模式?或該加閃光燈??如何看圖形知道適當的曝光量?

應該是「常態分佈」曲線,就是中間高,左右兩邊平均

說真的,太亮就減點ev,太暗就加一點ev,拍完馬上看一下,大至上都可以得到不錯的照片,若很怕不是自己要的曝光,就拍暗一點吧,都是可以事後修補的呦。

grd的iso,可以到小弟的blog這一篇看一下,http://blog.xuite.net/petertr.bear/esther/11811820

若高iso的話,我喜歡用黑白來拍,真的很棒的呦!!!
我的相機:Gh6,Gh5s,Gh4,一堆老機機
光線不足的狀況,還是腳架無敵啊


對了,不知有沒有人發現 GRD 長時間曝光的狀態下,
對於高光源的地方,在 100% 顯示的時候看起來有點怪怪的( 手邊照片刪除了 )

特別是大樓的這個地方( 那四個小紅點 )


如果時間 >1 秒,這四個高光的點就會像是小孔放出白光一樣有點類似暈光,但邊緣異常銳利的狀況
不知道這樣描述大家能不能看懂

各位可以試試看在對比極大( 夜間 )的狀況拍攝燈光,曝光時間最短 1 秒起算,配合光圈不斷增加曝光時間
在拍出同樣的相片的情況下,比較高光源的地方。
我發現只要超過 1 秒,GRD 就不太行了( CCD 天生的因素? )

不知有誰可以這樣試試( 不會只有我這台這樣吧 ),晚點( 起碼等晚上 )我在補上長時間曝光的照片。
EOS 40D, EOS 3, PB-E2, Contax 85 F1.4

sphenoid wrote:

人物+背景 如果反差大
我會將相機開到M模式,中央重點測光模式對背景測光,調到 EV=0(或稍微曝光不足,可以用LCD預覽天空細節)
打開閃燈補光

...(恕刪)


GRD在M模式底下可以調EV嗎???
為什麼我的不行~~
很久以前就有這個疑問,有大大可以解惑一下嗎
http://www.flickr.com/photos/80353607@N00/
tschan wrote:
GRD在M模式底下可...(恕刪)

我的也不行歐 :P ... EV 值的增減,也是依照某個比例去增減快門速度的
所以 M 模式既然可以更改快門速度,那 EV 的調整就沒用囉( 小 DC 嘛... )
曝光量是由光圈值快門值,再搭配 感光速度(以ISO標示)三者共同決定

現在的相機都內建 測光錶。在 「自動」 或 「半自動」 模式底下,當作自動搭配參數的基準。
曝光補償的功能,是去 增 or 減 相機測光後,所要達到的"目標曝光量"

以 「相機測出來的當前曝光量」為前提下
當相機的目標曝光量為不多不少,我們說是 EV=0
要求過曝說是 +EV
故意要求目標值為曝光不足,叫做 -EV

GR D若是 「ISO模式」 設為 「自動」時,不管哪個 「相機操作模式(P、A,或M)」,都由相機第一時間全權決定 ISO(在決定光圈與快門前即決定),使用者無法介入,所以以下不列入討論因素

================================
A模式底下(光圈先決模式,光圈先由使用者決定後,相機根據目標曝光量,自動給予一個快門值)
光圈->使用者自訂
快門->相機決定
使用者透過曝光補償的功能來介入目標曝光量。
可以是 EV=0,或是 +EV、-EV

以下是 「A模式」底下的LCD預覽畫面(上為未半按快門,下為半按快門)
光圈使用者手動固定後,相機所給予的快門值,會因為 「目標曝光量不同」而不同

EV +2.0


EV=0


EV -2.0


================================
M模式底下(手動模式,GR D會顯示當前曝光參考值,但是不介入光圈與快門)
光圈->使用者自訂
快門->使用者自訂
此時曝光補償功能無作用,因為 曝光變數 完全由使用者決定了
相機不介入 光圈與快門,只提供 「目前曝光參考值」

此模式底下,GR D會顯示一個「曝光量指示錶」,以上下移動指針的方式來即時顯示,
使用者透過指針的高低,可得知目前曝光量(過曝、剛好、曝光不足)

以下是「M模式」的LCD預覽畫面
曝光過度


曝光正常(所謂 EV=0)


曝光不足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