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穿著GR外衣的惡魔 - Ricoh GX100

原文刊載於我的個人Blog - euyoung's solioguy

2006年德國兩年一度的Photokina,參展的Ricoh無預警的展示出一張只有近似GRD相機的剪影圖,引發起網路上討論著GRD是否即將發表二代的議論一直蔓延到今年三月底。

只因為那樣展示相機剪影的方式,在2004年的Photokina早以宣告將經典相機GR1v數位化,在2005/09/13發表GR Digital,一切的答案,在三月底終於揭曉,來的是更新更廣且擁有近似GRD外觀的GX100!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這部相機吧!是不是可以跟老大哥GR Digital一探高下呢?

[機身介紹篇]

外箱維持Ricoh一貫的精簡跟紮實,採用瓦楞紙箱來包裝,簡明的在盒子上印了本次主角的外觀跟名稱


這次GX100不僅是將電子VF-1觀景窗列為標準配備,同時也具備了套筒與廣角套件,0.79倍的廣角倍率,可以讓24mm起跳的GX100來到了令人稱羡的19mm


所有的配件




打開箱子,映入眼簾的是GX100特製的皮套,為了電子觀景窗的放置,這個原廠皮套也下了很多苦心,稍後在介紹配件時也會一一跟大家介紹。而公司貨是隨機附送的。


第二層放置的便是一些線材跟相機本體了


所有東西一覽圖


開完了箱子,可以進入本題來看看這次主角GX100的主要外觀了:)


跟以往RIcoh小相機不同的是,GX100配備了鏡頭蓋了,或許是因應更廣的鏡頭且需要減少邊角失光,因此加大了整體的鏡片構造,以前的沈筒式構造已經無法收納,所以才以蓋子的形式收納吧?


也因此GX100不僅配置了手腕帶,同時也有鏡頭蓋吊繩,讓你可以綁住鏡頭蓋。


將鏡頭蓋拿下後,露出的就是此次應用的Ricoh Zoom Lens了,不知道比起GRD,他又是甚麼表現?


剛剛有看到正面照片的朋友,注意到鏡頭上方一個很像單眼釋放鏡頭鈕的東西了嗎?


以往GRD要將鏡頭套筒接上時,需要的是將鏡頭邊的環轉開,有些許的不便。GX100將其改良成鏡頭釋放鈕的形式,按下後便可以旋開。或許是因為這樣類似鏡頭釋放鈕的關係,對岸的芭樂新聞網站搞了一個可以「交換鏡頭」的鳥蛋消息出來。


GX100的AF測距窗


同時也配置了對焦輔助燈,GX100的燈是綠色的,而以前GRD是發出橘紅色的光


GX100與GRD最大的不同還有一點就是「突出的軍艦部」。在鏡頭上有這著一塊近似單眼軍艦部的外觀構造。


同時,不同於以往GRD蒙皮的手感,GX100的蒙皮顯得顆粒較為細緻,包覆的範圍也與GRD不盡相同。


看完了機身前方,我們把焦點移到機頂吧!
包含了前滾輪、快門鈕、Power與選擇PSAM的轉盤,大致上都是跟GRD接近且一致的


但是仔細一看,卻可以看到轉盤了少了Hold住的的按鈕,必須先按下才可轉轉盤,避免誤轉的按鈕。

但是也把我的兩組自定義設定擺上了轉盤


我另外有注意到的,快門的表面質感也不同了


另外一側除了閃燈的控制鈕,也加入了另外一個快捷按鈕Fn


將閃燈按鈕撥開,機頂的閃燈就會彈起了


機側的AV端子與USB端子孔,以前GRD包在蒙皮裡面,容易造成蒙皮從這邊脫落。GX100也拿開了


這是GX100機背配置的全貌


大家很容易先注意到的,就是GX100變焦的功能了,提供24-72mm這樣汎用的焦段,並且兼顧廣度與小望遠,再過去,以24mm起跳的機種,印象中只有Sony R1、Kodak P880、Nikon 8400這幾台超級消費機,並不是一個可以隨身放在口袋的機器。


十字鈕也擔負起,微距、閃燈、模式、與快速回放的功能。ok鈕也兼具起始Menu的責任。


Display與刪除/自拍控制鈕


而促成Ricoh快速的操作原因就是在於這個Adj鈕了,GX100將GRD的無段滾輪修正成有段是的轉盤,使用者可以一格一格的明確感受到移動的感覺。

同時也可以注意到,原本GRD包覆整個機背右邊的狀況,GX100僅僅只有大拇指處。


機背還有一個GRD沒有的按鈕,就是切換LCD與電子觀景器的按鈕。


拿下這個保護蓋後....


出現了這個與觀景器連接的接點


觀景窗也配備了一個收納的皮套


當然,他也可以自由調整角度(最大90度)


裝載電子觀景窗在機身上面


電子觀景窗也可以調整角度,但是只要超過某個角度,就會壓到內建閃燈


配置在機身正面的垂直樣子




看到轉環釋放鈕旁的卡榫嗎?在下方還有一個,方便套筒卡入後,可以將拍攝資訊改為19mm。

只是很遺憾的,這個卡榫的牢靠度似乎不是很好,套筒裝上去後會有晃動的感覺,讓人感覺不太牢靠。


將套筒對準記號來旋入


GX100很妙的是,只有套筒有配備遮光罩,而廣角鏡沒有


在遮光罩與套筒間,也有記號方便對齊


DW-6廣角鏡。仍有給一個收納的鏡頭袋,但是保護的機制似乎比起GRD的GW-1稍微薄了一點


裝上廣角鏡的樣子。但是很遺憾的一點,我認為套筒加上廣角鏡與機身的密合度並不是很好,輕易的就感受到搖晃,並且有聲音產生。


機身部份介紹的尾聲,來看看原廠特製的皮套吧!

奇怪,一個黑黑的皮套有甚麼好介紹的?


當然有囉,你看內部有一條可調整魔鬼氈。平常沒有帶觀景窗出門就將它拉到底


裝上了觀景窗要出門就把它拉起來,就產生了一個頂部的空間


整部機器都可以放進去拉:D


接著,我們來看看GX100的選單。

[選單介紹]

由於導入了鏡頭蓋這個元素,因此GX100在開機時在你忘記取下鏡頭蓋時,會要求你先取下鏡頭蓋在進行拍攝。



若是你遲疑了一下還沒有取下蓋子,當你取下蓋子時並不能直接進行拍攝,而是要在按下「撥放鈕」


開機後,便會顯示基本的拍攝資訊


先從攝影設定開始看吧!
首先是設定畫質以及相片尺寸的選單


提供了許多尺寸以及比例可供選擇




最令我感興趣的自然是這個1:1模式了,不知道可以有怎麼樣的拍攝樂趣?


它的1:1的確不是原生的,也是經由裁切,或許GRD也有機會經由韌體更新進行改善?比起大家熱衷的16:9,我更想試試看方正的構圖,有種即可拍的感覺。


對焦模式等同GRD或者其他Ricoh的相機一樣,擁有自動多點對焦、單點對焦、手動對焦、SNAP與無限遠。

Snap以前在GRD還有R6便介紹過,他是利用泛焦的原理,將焦點放在2.5公尺上,如此自約2.5公尺到無限遠都會在景深內,詳細狀況要查一下景深表。


測光維持相同,多區域、中央重點、點測


連拍的設定:除了一般連拍以外,還有S連拍跟M連拍。S連拍與M連拍的差異在於一個是「只」連拍「16張」一個是取「最後」連拍的「16張」。


色調的方面,仍然繼承多樣化的設定。


同樣具備兩組的自定義設定。


對比、鮮明度(銳利)、色彩濃度(飽和)都可以五段調整


拍攝選單的第二頁


包圍曝光也可以1/3、1/2格還有白平衡包圍曝光。


間隔攝影最低設定為每5秒拍攝一次


扣除一些快捷鈕可以設定的基本拍攝以外,GX100也有了防手振的功能


相機設定選單的第一頁


比較重要的功能有以下兩個:

一個是保留自己的設定,使的你可以直接再轉盤上選擇。比方說你在P模式設定「鮮艷」「1:1」,選擇保留到第一組設定,轉盤上的My 1就會是P模式的1:1拍攝。同理可證,A與M模式也行的通。


另外一個則是可以選擇定點變焦。讓你可以24、28、35、50、72直接定位的選擇,而不是無段的選擇。對於習慣視角的拍攝很有幫助。


GX100除了Auto ISO(80-200)以外,還可以使用Auto High ISO(80到你設定的上限),只要是Auto ISO,它都是以「自動」跳的方式,並非固定以80、100、200、400等一格一格曝光量的方式產生。




記得我提到的ADJ鈕嗎?這邊你可以自訂你想要的快速鍵,Anything you want!






而此次新增的Fn鈕,自然也可以自定義,大部份都與ADJ重複,但是多了AE Lock與AF/MF直接切換鈕




拍攝RAW檔時,你可以選擇拍攝索引圖精細的程度(大圖或者是小圖)


ADJ的設定畫面:ISO


WB白平衡




可以自定義一組白平衡


Marco拍攝時可以自訂對焦點


簡短的看過一次GX100的選單介紹,下一部份來回應一下標題「穿著GR外衣的惡魔」,GX100是不是除了具備近似GR外觀之外,也導入了GR的精神?

[GR Spirit!]

很多人說,GX100不過是GRD的變焦新版。但是實際使用上的結果,不僅是外觀構造有著細微的差異,在選單上、畫質表現上也有不同的變化。

扣除稍後會講的選單與畫質表現,我們先看看外觀上的差異。
是不是GX100就如同大眾所認為的一樣,就是GRD的變焦翻版?




先看看GX100的機背。
多了VF/LCD鈕,也將Ricoh商標移到左上角,但基本的配置可以跟下一張的GRD比較,差異幾乎沒有。


GRD的機背。
其實除了按鈕配置,眼尖如你一定也可以發現,疑?怎麼塗裝的質感跟蒙皮包覆的地方也不同?


GX100的Adj鈕也作了改良。


GRD的Adj是無段式,有人覺得無段式容易滑過頭,也有人認為GX100的有段式一段一段的太慢了。


GX100新增了一點模式在轉盤上,但也拿掉了誤轉轉盤的裝置。


GRD的轉盤。注意到了嗎?不僅塗裝不一樣,GRD的轉盤質感是磨砂的,GX100改成不太有質感的亮面


GX100的蒙皮包覆也比較不一樣


GRD的包覆範圍雖然較大,但是卻容易造成脫落


GX100的電池艙,終於有了卡榫了,不會一打開電池蓋,就手忙腳亂撿電池。


GRD的電池艙。配上被我摧殘過的底部標籤,顯得有點淒涼。


上方是GX100、下方是GRD。兩者比較,GRD窄一點,薄一點點,也輕一點點。


右方GX100、左方GRD。GX100突出的鏡頭與軍艦部,著實感覺厚了不少


右方GRD、左方GX100,截然不同的機身頂部


上方是GX100、下方是GRD。握把的形狀也有些許差異。


右上方是GX100、左下方是GRD。不只是單純的外觀,閃燈的支援也不盡相同,GX100只有支援單點閃燈,GRD有支援Sigma TTL(雖然這TTL有跟沒有一樣,誰會去買Sigam DG-500這隻大閃燈配小小的GRD阿?)


裝套筒的環,GX100也改用釋放鈕。


GRD要用轉的,不過GRD那個環的材質可是金屬,GX100只是塑膠。


沒有了嗎?
當然還有鏡頭伸出的模樣,右方GX100、左方GRD。
GX100在廣角端比GRD稍微伸長了一點點。


GX100反而在最望遠端最短。


除了機身本體,那麼外接的套件呢?

右方GX100、左方GRD,這是沒有裝上廣角鏡的時候。
以前我也使用過GX8,GRD套筒的遮光罩跟GX8一模一樣,都異常的醜....相較之下,GX100的花型遮光照就帥氣多了。

再者,GX100套筒的口徑是43mm,而GRD/GX8都是37mm,以配件取得方便程度來講,GRD好一點,畢竟很多DV的濾鏡轉階鏡頭都是37mm。


下面這兩張圖,可以看出DW-6(GX100專用廣角鏡)與GW-1(GRD專用廣角鏡)大小上的差異,左方的是DW-6


後鏡片的大小也差不少


同時,在鏡頭套這個部份,我也必須坦承我認為DW-6感覺比較薄,保護性似乎不如GRD專用的GW-1


不過兩組著裝以後,GRD廣角鏡有了帥氣的花型遮光罩,而GX100便沒有可以使用遮光罩的地方了。我推測也有可能是因為加上廣角鏡變成17mm加上遮光罩容易產生暗角。

不過遇到陽光強烈的地方,或許就要靠手遮光了。


稍微遠點看的角度


套筒與廣角鏡裝載的狀態


看完了「排排坐吃果果」,下面接著是一些軟體的部份。

大部份的功能,GX100都有提供GRD已經有的部份,但是仔細一看,經過多次韌體更新的GRD事實上功能卻是比小老弟GX100來得多樣化。

比方說這個調整自訂色調的對比、鮮明度(銳利)、色彩濃度(飽和)GX100跟GRD都可以五段調整


但是!值得注意的一點,GRD可以微調黑白與棕色模式,但是GX100並沒有這樣的功能。(以下三張圖是GRD)







包圍曝光的部份:
GX100包圍曝光也可以1/3、1/2格還有白平衡包圍曝光,這是兩者共通的部份。


相對比起GX100,老大哥GRD還多了「顏色包圍曝光」


使用自定義兩組拍攝設定的儲存方式是一樣的,但是使用起來卻不相同:
GRD得自訂快速鈕到ADJ裡面,而GX100則是透過轉盤。


GRD也可以設定喜愛的轉盤方向,而GX100不行


同步顯示選項,也是因為GRD使用光學觀景窗因應而生的「關閉拍攝 LCD」的選項


顏色的包圍曝光,因為GRD可以使用,也多了一個設定是否需要棕色色調的選項


由於GRD也無須變焦,因此數位變焦鈕也可以當作一組快速鈕


GX100則是多了一個Fn鈕來彌補變焦鈕無法作它用的缺憾


自定義的白平衡兩者都有


但是GRD多了一個可以自行調整的色溫條




差點忘記提這一點:那就是LCD的差異性。

這三天使用以來,我認為GX100的LCD相當漂亮,顏色相當飽和鮮艷,亮度也很令人滿意,在大太陽底下比起GRD也相當的清晰,下面這張圖我們可以看到同樣是開到最亮,GRD仍然比較暗,實際觀看亮度會相差更多。


同時可視角度也大幅改善很多。

以前GRD只要直拍或者是觀看角度一大,就會變成反白


但是GX100仍然是可以看的清楚的


但是在光鮮亮麗的外觀下,使用GX100的LCD拍攝也隱藏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色偏」。雖然GRD的LCD不如GX100亮度足夠也顯得有點灰暗,但是對於顏色方面表現得很正確,但是GX100卻會偏黃偏綠,下面兩張照片可以很清楚的表現出來(上方是GX100,兩台相機都採用相同的白平衡設定:鎢絲燈)


而亮度也成為觀看照片的落差,可能會使得判斷曝光不太準確,回家才知道爆光光。





看完了外觀和內在的差異,我來講一點簡短的感想:
實際上我認為GX100並不是的GRD的翻版,GX100比較像是GX8導入了GRD的部份邏輯,實際上它的走向比較大眾、比較數位(變焦、電子的觀景窗、外觀與塗裝比較前衛且數位)。

兩者所附加的功能,帶給的攝影趣味也大異其趣(GX100有正方形構圖;GRD在色調和手感的微調則比較好)

GX100是電子的、數位的,GRD相較起來比較傳統,不僅在外觀如此,在畫質表現也有這樣的感覺。

終於,把GX100機身&與GR的外觀差異性講了一遍,下一個部份我們可以來看看GX100的定向測試了!

[定向測試]

看完機身介紹、選單介紹、還有跟GR得差異性,也該是時候來看看這顆Ricoh Zoom Lens得表現了。是不是能夠跟GR Lens可以相提並論?

我們先來看看變形程度,在28mm這個焦段,我也找了入門單眼(K100D+18-55mm)跟中高階單眼(E-1+14-54mm)跟GRD還有GX100來比較。

說真的我一拍完變形度,說真的我還真被GX100嚇壞了,稍早看台灣其他測試者得測試,誤以為GX100在最廣角端變形相當嚴重,可能跟GX8相同。但是實際上嘗試以後,看以下的圖,可以發現仍有少部份的枕狀還有筒狀變形,整個畫面有些許的擴張感,但是請考量到一點,他是24mm的視角,如此的變形程度已是相當良好。

GX100 @ 24mm。



在28mm,同時也是各家單眼標準變焦起始的焦段,再這個焦段我們可以看看GX100表現的如何。

GX100 @ 28mm。可以見到的,筒狀跟枕狀變形仍然存在,但已經算是不錯的水準。


但真的要說到讓我目瞪口呆,是GRD的變形抑制,用了它一年多,只知道它變形控制相當好,但是不知道可以到這樣的程度,幾乎是沒有任何變形。
GRD @ 28mm


常常有人跟我說,GRD/GX100都可以買一台入門單眼了,我為甚麼還要買它們?
這張圖或許可以證明一部份的原因。

DA 18-55的邊角失光、變形程度、還有週邊畫質的衰退,都比GRD/GX100兩台機器要來得差。入門單眼如果搭配kit 一機一鏡,除了高ISO佔到些許優勢,我不太了解哪裡有優勢(體積又大上許多)。當然考慮到可以更換鏡頭,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K100Dwith 18-55 @等效28mm


E-1的變形控制也很不錯。


額外來看一個,GRD有21mm的時候,變形變成怎樣?其實還是相當的優異。


從35mm開始,雖然仍有些許變形,但隨著焦距的增加,變形抑制的情況也越來越好,到72mm已經幾近沒有變形了。

GX100 @ 35mm


GX100 @ 50mm


GX100 @ 72mm


測試完了變形程度,接下來看看GX100它的色散表現,我採用高光底下拍攝金屬反射物品還有大光圈逆光拍攝的方式。

採用這個場景然後裁切。


24mm原圖裁切,可看出其實不太有色散紫光的發生


在72mm望遠端,一般相機常出現的狀況GX100也產生了,但是仍只有泛出淡淡的藍光,色散抑制仍是相當不錯


大光圈拍攝逆光樹葉,一樣也是幾乎看不見色散。老實講我覺得色散表現,GX100比GRD好不少。



在ISO的部份,最近看台灣不少使用者對於GX100抱怨很多,包含「ISO表現甚至比LX1/LX2差」這樣的言論也有看到,但是我個人相當的不認同。

我也曾長期使用LX2這部機器,我認為LX2越往高ISO所處理的演算方式並不佳,出現油畫的狀況(色塊明顯,並且細節喪失相當快速),但是GX100所表現出來的卻是十分乾淨,色塊也不明顯,當然比起GRD不刻意抑制以保留細節為優先的顆粒感,GX100顯得少了一點東西,但是卻很乾淨。

底下我作了各個ISO值的合成圖。

最低的ISO值GX100@80 ;GRD@64



ISO 100。用很嚴苛的標準看,GRD在ISO 100已經出現雜點


ISO 200。GX100仍保持夠乾淨的水準,而我的GRD越看越難過...


ISO 400。GX100的細節開始下降,但還是滿乾淨的。而我的GRD....Kitty已經變成大花臉了


ISO 800。我的標準實在很低,我覺得GX100的800還很可以用。


ISO 1600。甚至在GX100的1600,我認為用來應急都還相當不錯。為甚麼ISO 800跟1600我都沒有提GRD?我已經不想講了 囧


ISO測試過後,來看看GX100/GRD兩者的預設色調比較,我在室內測試,測試環境為鎢絲燈、相機皆採用自定義白平衡,ISO100。顏色表現不同我也覺得有些納悶。

一般色彩,可以見到預設對比跟飽和已經較GRD稍高了


鮮明色彩,GX100顏色更濃了。


平淡色彩。


棕色復古模式,我個人比較偏愛GRD達成的效果,GX100感覺太數位的感覺,畫面太乾淨了。


黑白模式,同樣的,我也是偏愛GRD的黑白效果。


這是我在GRD常用的色彩模式,用來拍攝重口味的照片。但相同的設定套用在GX100上,顏色卻顯得鮮艷到很假了。


大致上定向測試測到這邊已經差不多了,最後就是剩下實際拍攝感想還有心得了。

[實際拍攝]

在使用GX100時,我都依照過去使用GRD的習慣去作曝光補償,但是仍然發現一點:GX100的測光預設是多一點ev的,會稍微多0.3 - 0.7ev,在陽光充足的室外,相當容易拍出過曝一點點的照片,會使得照片帶有一點白霧的狀況。因此搭配亮度分佈圖作適當的補償,應該是比較好的選擇。

測光的表現以外,對於色彩我也必須針對網路上對於GX100顏色「平實」、「不討喜」這樣的說法再次提出Defense,這一代的Smooth Imaage Engine II針對色彩方面調配已經相當的朝像大眾口味演進,拍出來也不再像以前Ricoh的調調那樣呈現比較硬、冷的色調。我認為GX100的色彩表現已經稱的上相當漂亮。

但可能也因為測光稍微over加上預設色彩較飽和,如果遇到紅黃等鮮艷的顏色,比較容易導致顏色爆開,如果你不稍稍降低曝光值的話。

至於高ISO部份,這幾天的使用習慣也認為,至少比起以往Ricoh的機器好上不少,增加不少拍攝的彈性。

整體來講,我個人判斷,測光、顏色、高ISO這三點的使用感受或許是Smooth Imaage Engine II跟以往表現的不同造成的,因為同樣採用Smooth Imaage Engine II的R6也有類似的情況產生。

動態範圍方面,我同時也認為比起入門的單眼表現好。

除此之外,1:1的拍攝模式也增加許多有趣的觀點,真希望也期待GRD在韌體更新也加入這個功能

下面就是一些試拍的照片,大家參考看看,絕大部份採用P自動模式拍攝,夜景部份採用M模式。









































1:1的部份















[結語]

這次的測試,雖然僅使用了短短的三天,但對於GX100留下相當好的印象。

比起GRD,GX100帶給我們的是更方便的焦段、更好的電子性能。雖然在某些地方必須犧牲取得平衡,但整體比起GRD來說則是各有優缺點。

如果你已經有了數位單眼,或許就可以優先選擇GRD當作隨身機,焦段跟功用方面也不至於重複。
但若是你在高階的手動小相機跟入門數位單眼來決定的話,我個人是認為GX100比起入門單眼更具備體積跟便利還有畫質的優勢(如果你的所謂畫質不「只有」包含散景跟高ISO的話),當然你要選擇GRD也是可以的,畢竟它有更好的變形抑制,更便宜的價錢。

若是考慮購買,我也建議購買公司貨,不僅是獲得三年保固,也可以拿到專用皮套(水貨則是沒有附贈的),而水貨價位也偏高得很離譜。GX100公司貨定價是22900;水貨要到20900(當初GRD上市,公司貨:23900、水貨:19200)

下面是我對GX100所作的短評。

我喜歡GX100的有:
1.標準配備具有電子觀景窗,在大太陽底下仍能看到拍攝資訊
2.顏色預設漂亮
3.高 iso已經滿可用
4.24mm-72mm的實用焦段
5.變形抑制還有色散控制的很好
6.維持Ricoh一貫良好的操作感
7.反應快速(寫入、瀏覽照片、開機、對焦)
8.1:1的照片比例
9.高視角的LCD
10.改良的握把蒙皮

我認為GX100有待改進的是:
1.組裝、組裝、組裝!組裝仍然是Ricoh需要克服的問題
2.對焦聲音稍大
3.測光預設偏亮
4.LCD具有色偏
5.照片少了一點味道(個人感受)
6.除了單點熱靴之外,若是有PC閃燈同步接點就好了。
7.軍艦部的Caplio字樣實在很醜,已經很多日本人拿溶劑抹掉了
8.望遠端對焦稍慢,尤其是Marco方面
9.價格目前偏高
10.電子觀景窗精細度不足(僅20萬畫素),且無法調整屈光度

大家輕鬆一下,看個疊疊樂


同時歡迎大家對Ricoh相機有興趣的,可以來GR Fan Club討論


最後的最後,這是我此次測試有點遺憾的部份,在週日拍攝時,拍攝廟會時並沒有注意的情況下,GX100的皮套、廣角鏡、套筒還有一台Natura Classica(序號101x4x1)這些東西都失竊了,如果有看到此篇測試的朋友,在二手拍賣有見到這些物品的話,請聯絡我
2007-05-02 19:12 發佈
介紹之詳細 圖之多

令人懾服阿!!!

就是這樣 才有看開箱文的力量阿
超詳盡超完整超用心的測試好文章,加分先!

GX100的雜訊原來比GRD好這麼多啊!
或是,原來GRD的雜訊這麼...

外型上都不錯,但我覺得,GX100加上套筒和遮光罩,好醜...
http://tabrisphoto.blogspot.com/ 繁華與落寞的邊境
請問目前GX100 最新的韌體版本是?
很棒的資訊分享~
辛苦了...
公司貨有說什麼時候上市嗎?
太太太....太詳細了吧
我好不容易爬了出來
你又一把把我推下去

不過看到最後的那幾句話
真為你感到遺憾..

寫得真是細心,讓人敗家指數直線上升

不過這裡好像有個錯字:

GX100有待改進的是:
7.軍艦部的Caplio字樣實在很醜,已經很日本人拿溶劑抹掉了

是"有"日本人拿溶劑抹掉了嗎?
cybercat wrote:
原文刊載於我的個人B...(恕刪)


這麼詳盡的解說
怎能不加分

解答了我對GX100不少的疑問
感謝!
Leica M240,21/1.4,28/1.4,35/1.4,50/0.95,90AA
不好意思耶~

想請問大大~HA-2還有DW-6是哪裡買的阿?

我都找不到哪裡有賣...好想買喔~
leslielin wrote:
寫得真是細心,讓人敗家指數直線上升高興

不過這裡好像有個錯字:

GX100有待改進的是:
7.軍艦部的Caplio字樣實在很醜,已經很日本人拿溶劑抹掉了

是"有"日本人拿溶劑抹掉了嗎?


感謝除錯,我已經修改了。
euyoung's soliloquy - http://euyoung.blogspot.com/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