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一篇炫耀文,不是開箱文,更不是盲目勸敗 GRD 3 有多棒多好,叫你衝去買的文章
這只是一篇紀錄一個新手的成長過程,也希望讓大家珍惜手上所擁有的相機,努力讓自己成長,讓按下每一次快門都有回憶的意義,文章內也許有很多觀念上的錯誤,也希望大家指教
我的第一台數位相機是四,五年前買的 Fujifilm Z2,當初買的理由僅是拍賣東西有圖比較容易賣出,正確來說我就是個光圈跟快門名詞都完全沒聽過的超級初心者
時間拉到五年後的現在,某天在書局閒晃發現了一本挺有趣的書
我想很多人都知道是哪本書,書名叫做極致的浪漫,在書局翻過一遍之後,我回家上網查查這台相機的來歷,「是怎麼樣的一台 DC,會讓作者取這麼超現實的書名?」
時間又過了一個月,中間反覆看過數十筆測試文之後,我終於還是在一天颱風的夜晚失去理智下訂,隔天收到還發現買貴了,事後想想正是相機買貴這件事情成了我進步的動力之一
------------------------------------[我是分隔線]------------------------------------
Sep, 10 觀察細微的小花模式
收到相機的第一個禮拜,由於颱風的關係,只能在家裡附近測試,隨手拍了書桌上的一些東西,才發現 GRD 3 近拍能到一公分的距離,也正是這個一公分小花模式,讓我養成了比從前銳利的觀察力

也開始會用心欣賞一些平常不會注意到的人事物(鳳梨?)
雖然短暫的開心了一下,但是拿出去夜晚還是拍的糊糊的

因為 GRD 沒有防手震的功能,所以一拿到手拍出來竟然甚至還比 DC 不如...,我相信這絕對是 GRD 92萬畫素銀幕後使用者的腦袋問題(就是我...=_=)

此時我默默發誓,一定要讓手上的 GRD 拍出應有的價值(那是啥?)。
Sep, 10 極致的浪漫
就在入手 GRD 約三天左右,桌上總算多了當初在書局翻的這本書(因為跑了很多間店都賣光了)

作者阿默在書裡面提到非常多的操作跟設定的經驗

事實上我根本就是把這本書當成 GRD 的說明書在看,也由於我根本什麼都不懂,所以也花了近半個月在讀這本書,順便摸摸相機亂按快門也好
不知道是 GRD 3 造就了極致的浪漫的熱賣,還是極致的浪漫造就了 GRD 3 的熱賣,也讓極致的浪漫也同時變成 GRD 3 的形容詞....總之阿默哥謝謝您,因為有您寫的這本書,我才有機會買下 GRD 3!
Oct, 10 光圈先決模式
終於在半個月的研讀以後,對於光圈有簡單的瞭解,也就是光圈大=亮,光圈小=暗,光圈數字則是越大,光圈也就越小,所以 GRD 3 最大有 f1.9
我也終於明白先前拍的照片為什麼常會過亮或過暗了(廢話,因為你從頭到尾都用一個光圈值拍到底...=_=)

當然理論只能嘴上說說,還是要由手指實際感覺才是真的(別想歪,我是說按快門跟設定...)

懂了光圈的調整方式後,拍照成功率總算有到兩成了

拍兩百張大約有二十張是滿意的(汗)
Oct, 10 後製的數位暗房 Lightroom
第一個禮拜出去實拍了幾次,照片竟已突破了上百張,原本我是用 iPhoto 來管理照片,但由於考慮到同時照片管理+後製,所以還是希望有更好用的替代程式,Apple 自家出的 Apertures 我的老 iMac 完全跑不動,最後只能使用 Lightroom 來管理了
後製對我而言就像女生化妝是一樣的,讓照片更好看,更有感覺,只是不知道為什麼滿多人執著在這個部份...後製要自己警示標語出來,不後製也要大聲囔囔一下...我這個新手實在無法理解(近期我又對後製產生更多新的看法,請容小弟後續再提)
很痛苦的是每次拍照一回來都是五百張起跳…我終於領悟到「拍照容易,整理難」的道理了…
Nov, 10 定焦的不足是優點
在經過前兩個月的「認識期」後,我終於還是發現 GRD 的不足之處(請注意是"不足"不是"缺點",也可以當作是優點),那就是 GRD 系列是定焦鏡這鐵一般的事實

GR Lens 經典的 28mm 定焦焦段(金環是後續才買的),也是因為 GRD 3 我才認識所謂的焦段
之所以會說是不足,是因為 GRD 系列不適合某些場景,例如:婚禮,尾牙,電玩展,演唱會,狗仔偷拍等等,要想拍這些情景,只能衝過去近距離按快門,如同荒木經惟所說的「用腳來變焦」跟「用快門與被攝者談戀愛」

想拍鴿子一走過去它會刻意保持距離(離我約一公尺),Masato san 說拍照前可以跟被攝者聊天溝通,這鴿子怎麼溝通呀 XD

連小黃都輕視我(此為正片負沖效果)
遇到以上的情景仍會受到限制,總不可能人家婚禮還白目地衝到新郎新娘面前狂按快門吧...演唱會時也不可能衝到台前呀(雖然還真的有人做這種事情...)
當然這世上本來就不存在完美的相機,於是我也接受了定焦這個優點
Nov, 10 添購周邊
入手 GRD 3 的第三個月,我決定只帶一台相機(加上手機跟錢包)去旅行,只去一天,只有一個人,而且要遠離北部,到一個遙遠陌生的城市,剛好年底還有一堆特修沒用完,於是請了連休先花幾天時間準備一下再出發

贈送的皮套雖然質感不錯,可是抽取不太方便
我第一個想到的要入手的是皮套跟背帶,畢竟 GRD 3 原廠贈送那條手機繩太細了,好幾次拍照時都差點飛出去,況且要到這麼遠的地方,保護措施一定要更周全,上網找了一下皮套,雖然有滿多手工特製品,但是價格竟比原廠高上許多...

最終還是選了原廠皮套

背帶選擇就滿多的,原廠的尼龍材質跟皮套不搭優先淘汰了, 後來找到日本製的 Artisan & Artist 竟有出 GRD 系列專用背帶(我承認是虛榮心作祟),即使它的價格比原廠尼龍繩高三倍我還是買了
很多人應該會覺得奇怪,GRD 3 加上這些高貴配件的價格都可以買低階單眼相機了,但是隨身 DC 的魅力就是:每天都可以帶著 GRD 3 上下班,出門每次都可以帶著相機出去,只要看到想拍的畫面就可以立刻拿出來按快門

路過光華時,看到竟然有主機板崁在牆上,立刻拿出相機按了一下(不只一下吧...)
如果單眼數位相機體積可以做到這樣,試問誰還想買 DC?Evil 跟類單眼類型的相機近幾年也不可能這麼夯了,只要能拍出相機的價值,那一切就都值得了
Dec, 10 快門補足光圈
去一趟高雄其實收穫很多,由於天氣太好的關係,即使是將光圈縮到最小,ISO 設定 64(GRD3 最低)

拍出來的照片還是一樣過曝
此時我發現快門跟光圈竟可以互補,也就是快門快=暗,快門慢=亮,快門數字則是越大,速度也就越快
這也是我第一次從白天拍到晚上,也是從室外拍到室內的經驗…

可以把半個西子岸都收進去的超廣角


這隻鹿我約莫拍了二十張左右,結果只有兩張能看...

很多照片也因為光線快門不夠的關係,都還是有點手震跟偏暗
由於快門先決模式相機僅能手動調整快門跟 ISO,實際拍出來比光圈先決模式失敗率還高,所以使用的次數一直都非常低

我終於在此時決定由光圈先決模式升級到手動模式

這個景我也按了至少兩百次快門,繞了一圈還不夠,上上下下還用不同的遠近拍拍看,警衛大概以為我是大陸客吧
由於時間有限的關係(一天),所以一個景點停留的時間總是比預期的還要久,最後回家還用跑的到高鐵差點沒搭到車...
Dec, 10 升級手動模式
從高雄回來之後反覆測試,發現比較簡單的操作方法就是:
1. 先把快門設定成安全快門(如果要拍動態可再提高速度)

2. 接著光圈先依環境光來決定,大概就可以應付約七成的環境了
3. ISO 我較喜歡依照時間點來設定,晚上的話才提高 ISO(盡量不超過 400,如果我擁有 X100 ISO 開個12800 絕對沒問題 XD)
4. 若是還是偏暗就用快門補償或是光圈補償,把光線拉回來

由於天氣陰,所以先把光圈開最大,接著用 GRD 光圈補償(>相機判斷光線過亮,故提高快門到 1/1050s),
回家後傳到電腦感覺偏暗,EV 值手動提高 +1.0,就變成上面這張照片了

至此拍照的成功率大概已經提高到七成了(應該已經有人發現文章發展至今開始有很多設定名詞陸續出現了...也越來越看不懂了XD)

回家整理照片也不太後製了
目前都是直接剪裁輸出 JPG,主要是調整 EV 來讓畫面比較協調一點,我想這是一種心境跟喜好上的轉換,但我仍不覺得後製=技術差
Jan, 11 表達更多情感的黑白模式
高反差黑白模式其實在我入手 GRD 一個月左右就更新了,但我一直抱著不屑使用的態度,原因也很蠢,因為我總覺得彩色可以轉成黑白,但是黑白沒這麼容易可以轉回彩色,直到有一天跑去拍飛機

不小心轉到黑白模式,拍下了這張照片,此時才驚覺原來顆粒不代表畫質差,原來沒有顏色的情感,竟會比彩色表達的更多

從此我就愛上了黑白模式,後來還特地跑去書局買了森山大道的書來觀摩
Jan, 11 謝謝你的超大光圈
由於年初入手了一張便宜花博入場劵,於是找了天假日衝去排夢想館

由於夢想館內實在太暗了,於是我只能把光圈調到最大,其他設定就視環境調整 (ISO 至少要200)

此時衷心謝天我買的是 GRD 3,感謝你的超大光圈( GRD 3 是 f1.9)

每次看到這張照片就想到,放完煙火之後的那句:「哇~~~好幸福唷~」

其實花博室內燈光也是偏暗,大多還是依照光圈來調整

拍散景也可以用到的大光圈,配合小花模式,只能說是近拍無敵組合

拍這張照片的時候,後面有個阿伯笑說:「你貼這麼近拍不到東西啦!」,但是當我用 LCD 銀幕檢查的時候也笑出來了,你真的好棒!

謝謝你抓住這麼多美麗的瞬間,一切都值得了

後來又再找時間跑了兩趟花博把沒看完的夜景跟室內花朵也一一補完

其實花博之旅並沒有練到任何技巧,但是就是深深感覺到紀錄下當下的感動原來這麼重要
Feb, 11 觀景窗, 1:1與構圖
當初會入手原廠皮套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想裝觀景器很久了,即使它的 CP 值低到不能再低

GRD 3 裝上觀景窗充滿了復古感
在大太陽底下也不用再辛苦看 LCD 拍照了,於是領了年終還是咬牙買下去,雖然跟想像中不太一樣(本來是想說賣這麼貴是不是有特殊功能...但是我錯了,真的就是一個光學的小鏡子...)
觀景器雖然只是個小鏡子,不過還是有它的小宇宙存在,因為中間有1:1格線,所以及使用一般尺寸拍出來還是可再事後裁切1:1,以下兩張都是事後裁切的

關於構圖的學問其實已經可以寫成一本書了

事實上我從一開始就喜歡自己拍自己喜歡的畫面

所以完全沒有花時間在鑽研...

當然參考別人的作品是必然的

但我覺得與其花時間鑽研構圖

好像不如把時間花在出外按快門好像比較實際
Feb, 11 值回票價的 GR Party(FREE!)
時間到了二月底,突然有天在 FB 跟 01看到 GR Party @ 台灣的消息,這是真的嗎?

海外第一場竟然是在台灣
另外最吸引人的就是限量金環,讓 GRD 不再只是一塊黑黑的磚塊(金環好像也是某單眼品牌的高階鏡頭環顏色),我又再次慶幸當初是買貴的公司貨,因為關機畫面更新跟金環都是 Only for 公司貨呀

透早提早一個小時到了誠品
沒想到前面竟然已經有一排人在電扶梯排隊了,等到電扶梯一開大家蜂擁而入,這也太熱情了吧!原來有這麼多人跟我一樣被洗腦了呀(笑)!

這趟攝影會的目的除了順利取得金環之外

原廠也請了日本跟台灣共三位攝影大師分享 GRD 拍照心得
大師不愧是大師,聽完之後產生了許多的構圖跟想法,在現場站了一整天也覺得值回票價
當然現場看到這麼多的粉絲,竟然覺得自己不是孤單的,否則出門拍照都是爆冷門款的,人家問你相機哪牌的,Ricoh 講出來沒一個人知道...
Mar, 11 錯誤的顏色

在一次整理照片時發現,原來 RAW 可調整的白平衡選項較多
總算瞭解為何大家總說要後製就要拍 RAW 檔,以前的我其實完全不會想鳥白平衡,因為白平衡不管怎樣都滿有 fu,但是現在發現原來也是需要手動調整,因為 GRD 3 的白平衡還是有偏差的

一調整白平衡之後,照片看起來竟然比原本自然許多

原本愛用鮮艷模式的我,回頭看看數個月前拍的照片,竟開始厭惡起爆掉的發色..

此時才又發現到,原來平淡的顏色也是一種自然美呀
Apr, 11 兩萬次快門的感動
雖然這個量化的數字不代表任何的意義,但是我知道我已經達成一開始的初衷,可以隨心所欲地拍出自己想要跟喜歡的畫面
我一直不希望沉淪在器材的黑洞內,但是最近竟也開始看起了 GXR 的文章

可以換鏡頭的 GXR,開始覺得定焦鏡不太夠用...
主要 A12 的 ASP-C 感光跟 DC 等級的 GRD 3 還是有差距,也希望能擁有 P10 的變焦補足 GRD 3 不能勝任的場合,另外兼有更換鏡頭的優勢,但是價位仍不是我能接受的範圍...也許只能等到降價或 M 模組上市後再觀望看看了
------------------------------------[我是分隔線]------------------------------------
這篇文章似乎只是故事的開始,我也不敢說我有多懂拍照這件事(更別提攝影了),不過因為 GRD 3 讓我更喜歡找景點出去玩,也更喜歡美的事物(不再只有正妹...=_=),更懂得欣賞周遭細微的事物
常看到很多網友說要拍照就要買單眼,我想說我真的不是靠這個吃飯的,我只是休閒消遣性地按按快門而已,而且真的不是買了單眼就會變成拍照達人
希望我認識的跟不認識的朋友,如果你手中已經有相機了,無論你手中的是單眼,類單眼,隨身機,底片機還是樂摸機,千萬不要埋怨你手中的相機不夠好,也許你只是不懂它而已
花更多時間跟它相處,用心瞭解它的個性(就像 GRD 3 的個性:白平衡夠不準,鮮艷模式天氣太好會讓顏色爆掉,安全快門不夠防手震,定焦廣角等等),也許它比你想的還要厲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