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想先來談談構圖。
構圖,簡單的說就是安排畫面中被攝體的分部位置,在平面設計上跟所謂的排版其實是同一個道理。排版是為了讓讀者看起來舒服,迎合文章的主題與感覺所做的編排,於是我們在不同類型的雜誌上會看到不同的排版。而構圖就是為了讓看照片的人容易感受到拍攝者想表達的主題內容所做的編排。於是,構圖的好與壞就會左右觀看者的思考。
知道了構圖的目的之後,我想來說說構圖的方法。
黃金分割法、三分法、對角線構圖法等等我想大家也都聽到不想聽了,所以我要換個方式講。為何會有這些所謂的基本構圖法則的出現,其實他是源自於繪畫。從古流傳自今的名畫裡大多遵循著這些法則,但是法則是人定的,沒人定義就沒有所謂的法則。這些法則是如何被定義出來的呢?其實就是人的感受。最初使用黃金分割法的人一定不知道自己用的方法居然在自己死後被後人定義為美,他只知道這是他覺得好看的方法。
也就是說,其實這些法則就是大部分的人會覺得有美感的規律而已,而定義這些法則的人就只是從前人的作品中找出規律而已。因此我們只要運用這個方法大部分的人就會覺得好看,順眼。
回到最根本,其實我們根本不需要太在意所謂的法則,每個人對美的定義多少有點不同你該做的就是思考什麼方法拍下這個畫面對你而言是美的,協調的,可以突顯主體的。而不是拿起相機看著LCD或者觀景窗開始思考我該用黃金分割法還是三分法。有太多人因為知道了這些法則而被束縛,跳脫不開反而影響了創作(當然這裡並不包括所謂純紀錄性質的生活照)
以小弟為例子來說好了。小弟喜歡拍攝的題材當中以紀實性質的街拍佔的比例最大,捕捉自然的規律對比和決定性的瞬間可以為我帶來很大的樂趣,為此我常以盲拍的方式進行紀錄(盲拍的好處是眼睛不會只注意取景器內的人事物,有利於觀察)但是盲拍並不是盲目地拍,而是需要仔細觀察的。有過盲拍經驗的朋友們我想都體驗過盲拍所帶來的樂趣與驚喜。但成功的盲拍並不是運氣先決,而是需要多練習來提高成功率(這也是小弟一直在努力的)在不看取景器的情況下要觀察四周的環境並拍下想要的畫面可說是很有挑戰性的,因為決定性的瞬間總是稍縱即逝。
面對突如其來的快門機會構圖該怎麼辦?
這時候我們會運用到大家常說的預視。
預視要如何練習?沒有別的方法,就是多拍。這可不是無腦式的瘋狂按快門,必須要透過眼睛多觀察。從觀察中預測決定性瞬間出現的時機。(很多時後都是看著好的快門時機而來不急拿相機)
以小弟這張照片為例子(雖然不是什麼好作品)

這是我在某一天回家的電車上拍下的(這時候盲拍就很好用)當時大叔旁還坐著一名女乘客,中間這位大叔的霸道的行徑引起了我的興趣,於是拿出相機準備。到站後,女乘客起身下車,大叔左右兩旁的位子空了,於是他把雙手一插腳一翹自故自的睡了起來,完全不考慮如果有人要坐的話是否因為他而不敢去坐。此時的大叔跟空位兩旁好好坐著的男士成了明顯的對比。而我認為這是一個符合我期待的快門機會,所以就按下快門得到這張照片。而就在下一站到站後隔壁的男士也起身下車了。
如果沒有預先準備好相機的話,我可能會因為時間不夠而來不急拍下這一幕,所以喜歡街拍的朋友們不訪多練習預視與觀察生活週遭的小事情,會有很多不一樣的驚喜。

On a rainy day

I'm ready

all originals
夢遊
一張照片的內容與故事性就像是一棟建築物的鋼筋骨架而構圖也就是裝潢層面的問題了,有時候憑著感覺走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以上是小弟的個人感想,有不同意見的朋友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一起討論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