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火蟲特性
1.交配期約兩個星期,北部這幾年都很固定約4/10-4/25,越往南時間越往前,因為天氣熱
2.一年四季都有螢火蟲,阿里山八月都還有,大屯山也看過六月底不會閃的螢火蟲
3.白光不見得對螢火蟲有影響,除非是直接對著螢火蟲,紅光是讓人眼快速適應黑暗環境
4.蟲是生長在草邊,水邊也有,但很少,那是水生螢火蟲,一般是陸生
5.北部的蟲種也有分大小,三峽的就比坪林基隆大很多
6.月光對螢火蟲有影響是最大的繆論,如果上述的4/10-4/25剛好碰到月圓是不是蟲就不會飛? (兩三年會碰到一次) 正確的說是月光影響我們拍攝時的地景曝光值,而一般螢火蟲多在陰暗的草邊飛行,在空曠的田野間飛行的很少,所以根本沒影響
7.平溪往坪林很多田間小路蟲都很多,只是沒人知道,最好也不要有人知道
拍攝的一些技巧
1.地景要拍適當的亮度,當然難免會過曝,拍的像白天一樣
2.蟲點都希望拍的又圓又亮,這是靠iso跟光圈大小還有焦距準焦與否決定,跟曝光時間無關
3.Pentax依然是拍螢火蟲使用間隔拍攝方法的第一品牌,不僅功能設定多,拍出來張張是Raw檔,雖然聽說Olympus有改善
4.到了觀光景點人多的拍攝點,不要自以為拍照的最大,人家沒燈光跌倒怎麼辦
4/15 永達礦場 K33 ISO1600 DA11-18@11mm 180"X10

4/20 闊賴吊橋 RICOH GRIII ISO800 F2.8 30"X20

4/20 闊賴吊橋 RICOH GRIII ISO800 F2.8 30"X20

4/19 復興坑 RICOH GRIII ISO1600 F2.8 30"X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