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覺得這樣貴的鏡頭, 還是買公司貨好, 有甚麼問題的話起碼有個十天購物保證.
怎知問了好幾間店都沒有, 終於有一間在賣銀色的, 個人喜歡低調樸素, 所有 LE 鏡都指定要黑色, 搶眼的銀色實在不能接受. 走了好久, 最後找到唯一一個黑色, 店家獅子開大口出價 40K 台幣, 而且是起碼 4-5 年前的舊 PENTAX 包裝. 我對店員報以苦笑, 擺這麼久還不知發霉了沒有.

算了, 拿出手機滑了幾下, B&H 三日後把鏡頭後送到上門(還有帳單.....

說起價格, 十幾年來日系廠商所推出的鏡頭之中, FA-31mm Limited可能是最誇張的一個. 她又沒有防水防塵, 也有什麼超聲波線性馬達之類的, 連全時手動 quick focus 都沒有, 就算是同系列的 FA-43 及 FA-77, 她都硬是要貴個 40-50%. 恐怕現今也沒有別的日系廠商會推出一個什麼科技賣點都沒有的鏡頭, 定個 1000 美元的價格去賣. 就像 LEICA 那樣.
1)

L2790253 by cosmos.man, on Flickr
外盒. 仍然是RICOH 統一的銀灰色.
PENTAX FA 時期的灰底紅字包裝實在太過單調, DA 時期的黑底綠字有種科幻的意味, 但又跟 Limited 的古典設計格格不入, 再者, 當時的 PENTAX 也沒什麼科技上的突破.
![[開箱] smc PENTAX-FA 31mm F1.8 AL Limited](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612/mobile01-259c0b71a577b52a2cc55b84b5b9fea3.jpg)
個人覺得 RICOH 風格的包裝看得舒服多了, 實而不華, 簡單而又中肯.

2)

L2790255 by cosmos.man, on Flickr
FA-31 是現時全數 9 個 Limited 鏡之中, 唯一一個在專用皮套上用金色刻上焦段及光圈的.
可見她的地位是如此與別不同.

3)

SDIM0513 by cosmos.man, on Flickr
仿德鏡的刻度計, 近來 OLYMPUS 的 25mm F1.2 PRO 也有類似的設計, 但比較簡單. Limited 系列的刻度計則全都是由外鏡筒和鏡身組合而成, 字體是雕刻上去, 仔細精緻得多.
![[開箱] smc PENTAX-FA 31mm F1.8 AL Limited](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609/mobile01-59c9dd3661a4a311f74ab8fbeabf3711.jpg)
從第一個 Limited 的 FA-43mm 開始, PENTAX 就一直堅持這個工藝.
4)

SDIM0518 by cosmos.man, on Flickr
FA Limited 系列的專用鏡頭蓋都植有深綠色的絨布, DA Limited 則是黑色.
本鏡的庶光罩比較特別, 跟鏡筒一體化的設計, 不知是否同一件金屬材料鑄造而成 ?
鏡頭蓋跟庶光罩非常吻哈, 裝上及拆除的時候都很花力氣, 過程中沒有感到有任何搖晃, 不得不佩服 PENTAX 的造鏡工藝.
4.1)

SDIM0530 by cosmos.man, on Flickr
4.2)

IMGP1467 by cosmos.man, on Flickr
值得留意的, 當然是翡翠色的七寶燒 Finger Point, 而且是有層次的, 光澤會隨著光源及角度變化.
Pentax 有三個鏡頭使用七寶燒作為裝飾的, 分別是 A-50mm f1.2 special, 本鏡及 FA-77mm Limited. (FA-43mm Limited 是沒有的.)
5)

L2790267 by cosmos.man, on Flickr
6)

L2790261 by cosmos.man, on Flickr
7)

L2790271 by cosmos.man, on Flickr
8)

L2790272 by cosmos.man, on Flickr
9)

L2790273 by cosmos.man, on Flickr
跟系列最新成員 HD DA20-40 Limited 泊在一起.
由 Pentax 經過 Hoya 收購再到 Ricoh 接手, FA跟 HD DA相隔了兩個世代. 不論外觀細節改變多少, 精緻小巧的工藝, 與別不同的視角(段焦), 獨特的攝影觸覺, Limited 系列始終如一.
10)

L2790276 by cosmos.man, on Flickr
最後來個疊疊樂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