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開箱] HD DA 20-40mm F2.8-4ED Limited DC WR

(話說, pentax 的鏡頭命名還真是複雜. HD ED LIMITED DC WR 一堆代號)

有留意 ricoh 及 pentax 的過去一年對這個鏡頭應該都不陌生.

不只焦段並不尋常, 而且是 pentax 獨有的 limited 鏡頭系列最新一員, 更是系列中首個變焦鏡頭, 亦是首次加入 dc 馬達及 pentax 值得信賴的 WR 耐侯設計. 可說是十分具話題性.

單價接近 1000 美元, 並不是很親民, 立即買入的人沒有很多. 所以, 雖然一直都有不少相關討論, 但能提供使用及操作心得的實在不多.

最近不論公司貨及水貨都有因應 ricoh 價格調整而減價, 我本人非常有興趣. 最後選擇了在美國 B&H 購買, 連帶 55mm B+W MRC NANO CPL 及運費, 還要比本地公司貨還要便宜一點. 美國 RICOH 有為所有貨品提供國際保用, 其實沒有差別的.


包裝盒外觀, 依然是銀灰色的風格. 最注目是代表 HD 鍍膜的紅圈.



跟別的 LIMITED 鏡比較, 20-40 的包裝盒大了兩倍.



打開. 20-40 本體比較大, 塞得好緊, 打開還得花點力氣.
這不是保用証, 辦理國際保用需要自己聯絡美國 RICOH.



專用皮套. 比大光圈的 FA31 還要大, 令 20-40 一躍成為 LIMITED 家族中最巨大的一員.



本體. 前面的是對焦環及景深刻度, 也是沿用 limited 系列的風格



40mm 對焦在無限遠, 鏡頭會縮到最短.
後面的變焦環是多邊形的設計, 可以讓鏡頭橫向的"停泊"著, 頗特別的.



20mm 最近對焦距離, 鏡頭會伸到最長.
據說多邊形的變焦環是復克以前 takumar 時期的風格.



取下鏡頭蓋. 鏡頭蓋沒有任何螺旋紋, 是直接套在庶光罩上面的. 我個人是有點懷疑, 這樣套的穩嗎 ??



專用庶光罩.
CPL 的使用方法跟 DA40 一樣, 先裝上濾鏡, 再裝上庶光罩.
實際試用了一會, 發覺鏡頭本身的旋紋太淺了, 反向轉多幾圈的話, 有可能會連帶庶光罩一起脫落的.



跟 15 及 35 排在一起, 顯得特別巨大.
其實比 18-135 還要小, 只是 LIMITED 鏡真的好小巧. 283g 亦談不上重, 只是全金屬的沉甸手感, 很有質感.



疊疊樂



以上由 DA-35mm macro Limited 拍攝.

以下由 sigma DP-3 Merrill 拍攝









因為時間關係, 只用家中的 ALISA BOSCONOVITCH 測試
焦距分別是 40mm 及 34mm. 無剪裁, 無濾鏡, K-3機身色彩為預設, 供各參考.






至於感想, 除了先前提及CPL有脫落的可能性, 比較在意的是 DC 馬達.

20-40 的 DC 馬達沒有 18-135 的寧靜, 起初懷疑是自己的鏡頭有問題, 上 YOUTUBE 看 PENTAX FORUM 的片段, 也聽到他們的 20-40 對焦時有明顯的聲響. 雖說是聽的到, 其實仍然比機身馬達來的安靜.

因為是外變焦的關係, 對焦速度沒有 18-135 那麼快 (也說明18-135 實在是非常好用), 這點可以理解.

實際操作的感覺, 其實仍然是好輕巧的, 只是以往的 LIMITED 實在太過小巧了.

變焦環好緊, 相信是防止鏡頭垂頭自己滑出. 畢竟這是當家的 LIMITED, 出現垂頭就難看了.


其他心得慢慢補上, 謝謝觀看.
2014-12-29 0:3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20 40
鏡頭蓋沒有螺紋不意外啊,你也有的DA 35 Macro不也是一樣嗎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真羨慕大爺!小的手上還沒有任何一顆Limited鏡頭勒!

HD DA 20-40mm F2.8-4ED Limited DC WR是個真讚的鏡頭,哈哈哈!


K K wrote:
(話說, penta...(恕刪)

Horology wrote:
鏡頭蓋沒有螺紋不意外...(恕刪)


不好意思忘了, 的確有幾個 limited 的 hood 用直接套上的, 包括 35 及 31

只是我原本期望 20-40 像 15 那樣
真是羨慕~~~實在有衝動想衝一顆!
但手頭上有HD DA35mm...感覺焦段太接近了,怕會衝突到
恭喜入手好鏡~

kevinchychen wrote:
真羨慕大爺!小的手上還沒有任何一顆Limited鏡頭勒!


LIMITED 始終是 PENTAX 獨有的產品, 不買白不買.

建議從 21 或 40 開始入手吧, 他們都是 LIMITED 家族中比較便宜的兩個.
使用四個月, 跟進一點心得:

1) 操作
值得一提的是變焦環, 設計得十分之緊, 又因為鏡身的設計, 一般情況下是不可能自己滑出來變焦的.
換句話說, 20-40 是一枝可以變焦的定焦鏡, 你不用做任何操作, 只需要把它設定在你想要的焦段, 就可以一直走動, 隨時用你設定好的焦段拍攝. 不必擔心會像一般 ZOOM 鏡那樣會有垂頭的可能.



庶光罩是一大缺點, 當要使用 CPL 時就發覺十分之不便.

因為旋牙實在太淺, 轉兩三圈就會脫落. 我經常擔心不小心轉得太快而連鏡片帶庶光罩摔掉.



外對焦的設計也使得追焦不快, 這方面倒還好, 是可接受的水平.
裝上 K-3 追拍行進中的小牛仍然是可以的.



2) 焦段及光圈
30.5-61.5mm 的 35mm 等效. 由小廣角到標準的視角, 不太尋常的焦段是讓人卻步的最大原因. 反過來看, 這其實比較接近人類的單眼及雙眼視野.



可以說 20-40 是為輕鬆優閒而設的焦段, 讓你看到什麼拍什麼, 而又為你提供變焦的便利性. 2.8-4.0 是另一受人質疑的地方, 但老實說最大光圈已經是可用光圈, 除了輕微的邊角失光, 整體表現以變焦鏡來看仍然是相當優秀. 在 WR 及全金屬的加持下, 把重量壓在 283g, 只要你不拘泥於追求規格及沉迷巨炮主義, 20-40 能讓你享受邊走邊拍攝的樂趣.



3) 成像表現
散景漂亮而主體非常突出就是我對這鏡的最深刻印象.



階調非常豐富, 低光的表現也不馬虎.



總結來說, 表現超越初中階的變焦鏡.



個別領域或許不及自家的 21 LE, 35 LE 及 40 LE, 但 20-40 的色彩的確有自己獨特的一面.

HD 鍍膜的抗耀光亦相當強, 大大領先於副廠.




得一再強調, 20-40 給我的感覺的確是原廠所宣傳的那樣 ---- 可變焦的定焦鏡, 不論機械或光鏡表現上, PENTAX 實在是說到做到.

至於他能否取代 21 35 及 40, 則要視乎個人的拍攝習慣, 已持有什麼鏡頭, 用什麼相機包, 平時怎樣運用相機.

很難一概而論, 畢竟售價不低.

我自己在購入 20-40 後開始把 40 收藏在防潮箱, 18-135 也愈來愈少出場. 大部場合 15 配 20-40 加 RX-100, 輕鬆勝任.

供大家參考
鏡頭新的變焦就緊,用久了內部的摩擦布磨損,變焦就鬆,但那是可以更換的。

Walt Yu wrote:
鏡頭新的變焦就緊,用久了內部的摩擦布磨損,變焦就鬆,但那是可以更換的。


WALT 兄務必親手試試實物, 20-40 的變焦環並不是一般的緊.

就如官方所說那樣, 扭力是經過細心設計, 為使用者提供特別的操作體驗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