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長焦距的選擇

最主要的需要是拍蟲, 小動物及鳥, 其次是演唱會, 競技, 表演等.

現有的 DP-3 雖然是微距神器, 75MM 等效再 CORP 其實勉強可充當 200MM, 但 ISO 及對焦差勁, 大部指定狀況都無法應用.

SO, 將要購買長焦距鏡頭

自家 *60-250
1kg, 這個級別之中算輕及小了, 沒什麼缺點. 放大率 0.15 倍, 即 1:6.5, 不知否能應付生態拍攝 ?

SIGMA 120-400
1.6 kg, 重了 50%, 焦段更長, 非恆定光圈其實我沒所謂.

除了以上兩者, sigma 70-300 macro 及 tamron A17 都可以暫時撐著用, 畢竟我不知自己能否應付得了, K-3 再加上鏡頭就已經兩公斤多的重量.

DFA 100 也在考慮之內, 1:1 的放大率, 造工及成象都好優秀, 只是焦段不太長, 而且和 DP-3 相似.

請各位給點建議吧.
2014-01-20 16:51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焦距 選擇

我用55-300mm 放大率也是0.15x

拍生態的話大概比黑猩猩或者小朋友的臉小的東西就沒辦法充滿全畫面了
估計大概要比15cmx10cm大才拍的了全畫面

Tamron / Sigma的70-300mm Macro 1:2
就會好很多 1:2相當於拍攝5cmx3.5cm大小
(剛好有Tamron這隻且改成全MACRO.不過雖然放大率較大
但畫質就是一分錢一分貨)




我55-300, 50-135, 60-250三支也有,另外我曾擁有FA200/2.8,可稍為分享感受:

55-300:主要賣點是中央至邊位的銳度較平均,但缺點就是平均地低。故須收光圈至f/8以下才有好表現,故主要以拍風景為主(重量是最低唷)。收光圈後可作為半支微距鏡(放大率0.21x)

60-250:性質與55-300相近,也是中央至邊位表現平均,但銳度比55-300好很多。另外成色與散景也很吸引。影風景首選,其次通用性也不錯

50-135:很有牌氣的一支鏡。全開光圈中央解感度高,適合作人像鏡。收了光圈邊位銳度理想,因重量理想(6xx g)可作為風景鏡。可惜SDM馬達對焦太慢,難以作任何動態攝影(除非用手動對焦)。

FA200/2.8:全開銳利,散景很美,色彩獨特,但因上了APSC機後變了300mm,失去了200mm在拍event的機動性

三支鏡頭的對焦速度應為FA200> 60-250> 55-300> 50-135,後三者都不太理想

如果我是你,我會考慮ebay購入FA135/2.8作拍event用,其0.25x放大率也可作微距(或加外接環)拍蟲,這樣大部份用途也解決了
餘下拍鳥的部分,建議直接找FA/F/K接環的長定焦,找不到就放棄拍好了。DA*300可考慮但出勤率將會很低,你會這樣選擇嗎?

K K wrote:
最主要的需要是拍蟲, 小動物及鳥, 其次是演唱會, 競技, 表演等.


要二支鏡頭...DFA100mm,SIGMA120-400mm

需要一支單腳架,不然400mmF5.6的鏡頭拿不久

eola wrote:
我用55-300mm...(恕刪)


謝謝你的意見,雖說爛鏡再收光圈也不會對整體畫質突飛猛,但考慮到重量及放大率,副廠會納入考慮之中的。

我比較熟悉 sigma, 不知 tamron 又有什麼選擇呢?
Davmak wrote:
我55-300, 5...(恕刪)


F, FA, A 或 K 老鏡應該不行了, 對焦馬達在野外及會場有不小的影響.

60-250 拍風景比較好 ?

我沒有用 100 以上拍風景的想法.

大大能說明一下 60-250 對長距離特寫的表現如何嗎?

我知道鏡頭不是只看數字及規格, 但對 1:6.5 的放大率用於生態拍攝實在不放心.

銀★Club wrote:
要二支鏡頭...DF...(恕刪)


在 S 120-400 及 P 60-250 之間的考慮就是重量和特寫能力, 如果 60-250 足夠的話也不用考慮 SIGMA, 如選 60-250, 我有手持的覺悟
如果自己應付得了 120-400 的 1.6 kg, 就不用擔心重量了..

真是難選
FA鏡的電轉對焦其實在K-3上信任度頗高的

真的需要微距要找FA200/4 macro了,否則就百微吧

60-250除了250mm末端銳度下降外,整體表現一流,但與K-3一起用是有點累的(我已有用手把)
長焦拍風景就是用來壓景哦,可惜近來較忙難出外拍攝,少拍特寫,有望農曆年去山上露營





其我最關心的是 60-250 手持是否可行 ? 還是太勉強了 ?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