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在網路上發現這個網站單純從大小來看感覺沒有很大的優勢通常evil機不就是為了讓機身更小嗎雖然可續用k鏡是很棒但感覺沒必要換 還是等真的上市後再說其實還蠻喜歡它的設計風格的只是和kx差不多大一整個就點點點
landscape0001 wrote:意外在網路上發現這個...(恕刪) 本來大部分事情都是這樣,大都是一體兩面,難以兼得,就看自己怎麼看!您要像消費型DC那樣體積小,那自然會限制感光元件尺寸與原本鏡頭群共用性。您要畫質好,不是鏡頭體積或設計成本就是要提高。持握手感要不錯,那外型設計成本和體積會有些取捨。...K01是為了可以通用原本鏡頭群與較彈性光元件使用,而保持原有卡口距,這裡優點是把原本反光鏡室空間作為短鏡後距的新鏡頭的彈性空間,使得整體體積還是不會太大。銷售上,舊使用用戶可以直接拿原本鏡頭群使用,新用戶可以就現有相當鏡群使用。甚至,下一代直接換FF感光元件也是較不費力,不用增加五陵鏡與反光鏡等各方面成本,在價位上與鏡群支配上彈性空間相當大。
landscape0001 wrote:意外在網路上發現這個網站單純從大小來看感覺沒有很大的優勢...(恕刪) 感覺PENTAX盤算的不一樣是把K5-KR的路線多一級,變K5-KR-K01三個等級,外加一個645DK01要打的市場是DSLR的,而不是M43或微單.要賺鏡頭錢.所以以100%沿用鏡頭為設計考量點.隨便一隻LE鏡價錢就不便宜了.
目前對無反相機市場的態度CANON 跟PENTAX都是用自己的思維在做.不是打對方市場.而是固本+吸引新人.CANON則是不想打到自己的DSLR金雞母.PENTAX則是不敢把養金雞母的棺材本拿來燒.用微單的想法來看CANON G1X或PENTAX K-01都不恰當.但都可以防堵自家人跳他廠微單的保險做法,PENTAX把K-5砍頭變K-01的做法,也許可以刺激到CANON/NIKON的想法.也許CANON也可以將最低階的1000D砍頭,變成無反相機來的.
akihindo wrote:其實只要讓DSLR有個"鎖死反光鏡全時LV"的功能就可以了特別作一台法蘭距跟DSLR一樣長的EVIL有點難理解... 不會難理解阿可換鏡頭數位相機的概念類似底片的連動測距相機(RF)如果是RF的話通常不會帶太多鏡頭出門,可換鏡頭數位相機追求輕便,照理講也是一樣但是多數人還是要去套用單眼的概念,要鏡頭多,要龐大的鏡頭群甚至M4/3及NEX還有1都拿可以轉接4/3,α,F接環的鏡頭群做賣點Sony甚至出了內含相位差對焦模組的「轉接環」,要價12,000既然一個輕便的系統最後還是要拿原本的鏡頭群來做賣點的話,沿用原本的接環跟「鏡後距離」直接相容原本的鏡頭群,特別是DA LE都是小型輕量化的鏡頭,這樣就不會因為出了APS-C的可換鏡頭數位相機,就把原本APS-C數位單眼的市場挖走,重蹈Olympus在4/3被M4/3挖走的覆轍而且看Ricoh最新的A16 24-85就知道了,F3.5-5.5,無反光鏡架構,只是APS-C片幅就要這樣的體積,當初有人希望最好是恆定F2.8,要做到同樣體積更大光圈,那除了縮小片幅之外沒有其他方法Pentax的DSLR,坦白講K-r並不適合配比DA55-300更大型的鏡頭,這樣就會平衡感不好,因為K-r已經是DSLR中小型輕量化的極致,K-r去配DA☆300,DA☆60-250,DA☆16-50的平衡感就已經不好了,K-01如果更小,那就有可能連搭配DA55-300,DA17-70的平衡感都不好,那共用K接環的意義就不大,如果覺得K-01體積還是太大,Pentax也有真正極致小巧的Q可以選擇若要機身跟Q一樣小巧,鏡頭卻想共用K接環,這樣體積極端不協調的搭配沒什麼意義像NEX-3/5系列雖然那麼小,但連配最小的E16都是鏡頭直徑比機身大,這就是為什麼NEX-7的售價高昂卻非常暢銷,因為體積還是要至少那個尺寸才比較適合,而且NEX系統鏡後距離超短,可是其E18-200卻沒比單眼的DT18-200小多少,這就可以證明光靠縮短鏡後距離不是縮小尺寸的萬靈丹,片幅也要一起縮小才能達到真正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