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賓 wrote:志安兄:「至於鏡頭先...(恕刪) 那就ks-2富坤在出清了1萬四有找,再找個da12-24中古1萬出頭,沒馬達所以中古沒差,在買個DA55-300plm一萬七有找這樣五萬塊內吧焦段齊了
法賓 wrote:志安兄:「至於鏡頭...這顆鏡頭應該又大又重吧?700克,比機身還重。汗因為兩台舊機身都有狀況,恐怕還是得買新機...如果現在一機一鏡控制在一公斤多,應該還可以負擔。...(恕刪) 只是上面有網友推薦這顆鏡頭,又看您已有那麼多P牌機身,才拿來討論,如果舊機身已有問題,那換購 C/N 也是剛好而已。台灣高山環境現在和以前比,許多路線多了山屋,可先從較為安全的路線開始暖身,再由一機一鏡慢慢到背負一機多鏡。
經過這幾天的思考與天人交戰,決定放棄內建GPS的機種,目前暫訂方向如下:光學觀景窗的單眼:新購機身Pentax KP,鏡頭:12-24或16-85。沿用43或50當人像鏡,90微距沿用,還缺一顆望遠變焦或望遠定焦。無反APS-C:富士;鏡頭:不知。M43:Olympus;鏡頭:不知。如果採用後兩種選擇,鏡頭上的花費應該會比較多。如果要換C或N,我在第一次買數位單眼的時候就會選擇兩者之一,到了現在應該也不會考慮。如果Sony相機改回叫做Minolta,我會考慮看看,Konica Minolta也可以。如果panasonic能把Leica併購下來,旗下所有的Leica鏡頭都在德國製造,那應該會考慮,不過屆時我也買不起。(謎之音:Minilux不就是假徠卡?)其實我知道以上第四個「如果」是無謂的牢騷罷了,近幾十年,Contax的機身、蔡司的鏡頭在德國生產的又有幾何?我手頭上有一個舊的蔡司10*25望遠鏡,倒是真的德國製。
法賓 wrote:經過這幾天的思考與天人交戰,決定放棄內建GPS的機種,目前暫訂方向如下:光學觀景窗的單眼:新購機身Pentax KP,鏡頭:12-24或16-85。沿用43或50當人像鏡,90微距沿用,還缺一顆望遠變焦或望遠定焦。無反APS-C:富士;鏡頭:不知。M43:Olympus;鏡頭:不知。如果採用後兩種選擇,鏡頭上的花費應該會比較多。 16-85 488g,質素不容置疑,唯一不足是重心靠前, 我用K3 都會感到機器有向前傾斜。18-135 408g,恐怕又有人掘 photozone 的評測來戰,我配 K3 K5 覺得就是邊角失光比較差,發色及成象其實沒什麼問題,機身修正就輕鬆解決。 408 g 比 Fuji 的 XF 18-135(490g) 還要輕便。以輕便為前題下,個人是大推 18-135 的,有空我會再 po 些舊作,可以參考一下。望遠 ZOOM 就 55-300PLM RE,442g。我也有用過,其實就是可收納的 55-300 kit,對焦很快,散景還是入門的級別。個人覺得配 18-50 RE 才算最輕便,但 18-50 RE 是膠接口,我不能接受。版大如果不急著買,可以再看看 pentax 100 周年會否更新旗艦 APSC 機身。(但我覺得還有的等....)
都是些舊圖, 傷眼勿見怪 1. K-5 + DA18-135IMGP5212 by cosmos.man, on Flickr2. K-5 + DA18-135IMGP4938 by cosmos.man, on Flickr3. K-5 + DA18-135IMGP0866 by cosmos.man, on Flickr4. K-3 + DA16-85IMGP6585 by cosmos.man, on Flickr5. K-3 + DA16-85IMGP6875 by cosmos.man, on Flickr6. K-3 + DA16-85猫と衆神の黃昏 by cosmos.man, on Flickr7. K-3 + DA16-85IMGP6284 by cosmos.man, on Flickr8. K-3 + DA16-85IMGP6415 by cosmos.man, on Flickr9. K-1 + DA55-300 RE PLMIMGP2121 by cosmos.man, on Flickr10. K-1 + DA55-300 RE PLMIMGP1874 by cosmos.man, on Flickr11. K-1 + DA55-300 RE PLM (超解像模式)IMGP1663 by cosmos.man, on Flic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