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真的最近幾次機車旅行還有一次環島對器材的想法有些改觀我環島時行程規劃時很苦惱要帶什麼器材結果我最後幾乎能帶的都帶上了還包含35片幅與645片幅的底片器材機車踏板載著一大咖器材裝備結果路上幾乎還是掏出手機快速紀錄才發現能快速拿出來、又能單手操作的對我來說才是機車旅行的首選器材要刻意停好車,解下一身騎車裝備再打開攝影器材包拿出M4/3拍.....全程真的沒拍幾張偶然看到Q的08鏡分享這讓我對這個系統徹底改觀這個廣角規格與體積真的很不簡單就算一機多鏡整體收納空間也不大不過可能Q系統是小眾中的小眾01上翻找半天居然蓋不起大樓來似乎賓得自家粉絲也不太賞臉?原本以為Olympus已經夠冷門的說...哪知踏進來這塊發現更冷清偶爾少少幾張分享說實在我覺得大多畫質沒很好不知是拍的問題,還是上傳壓縮但卻又有少數拍的質感很優的這讓我對Q系統的真正實力有點好奇網路上看了Flickr發現拍的質感很優的還是大有人在尤其是我很感興趣的08鏡真的太厲害了,重點是鏡頭也不貴即使是M4/3,超廣角的體積與價格也是很可觀的在這發表全幅的節骨眼我相信大家目光不會放在這但個人的感想是當初為了輕便選擇M4/3我至今只懷念20mm這顆餅鏡縱使我已經賣了它,又添購變焦PRO鏡這種大塊頭我還是很懷念20mm的輕便PRO這隻鏡,說實在出勤率爆低其他一堆轉接手動老鏡也嫌重少帶了最後最後,還是轉接C鏡出勤最高即使它存在著邊角畫質的問題不過說實在手機一樣取代了日常八成以上的照片需求連M4/3也落到只剩假日出遊有確定要特別紀錄什麼,才偶爾帶出門所以更別說全幅那種重裝,對我來說還是很有距離既然都接受手機這種規格也滿足了日常八成紀錄需求那麼好像也沒理由說Q規格不夠用吧硬要說的話,我挺重視的電子觀景窗Q上面並沒有預留配件的設計戶外取景是否吃力呢?我EPL1若沒裝電子觀景窗戶外強光下與半盲拍沒兩樣另外看到Q有人分享壓光優勢這真的說到我心坎裡了手上的M4/3,高光下爆得很慘寬容度方面可說是永遠的痛當然我用的是EPL1這種老東西已經是很舊世代的M4/3或許新的器材會改善很多吧總之Q08的存在真的讓我有為之亮眼的感覺有機會很想補台QS1配08玩玩
pentax Q 系列絕對是好物啊,另外1 台好物是掛牌機 MX-1現在手邊有 Q Q7 QS-1以15吋螢幕大小,不要1:1去檢視照片的的話,買01、02、08鏡後,大概大部分的相機都不會再出動了...從QQQ到Q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44&t=4330209#55153695我的SD系列、DP系列、x-pro 1、X-E1已經很久很久沒曬太陽了不知道今年會不會再出新機或新鏡,不然可能會轉到nikon DL 系列去了希望ricoh不要把這系列斷掉
我是從Q到Q-S1,鏡頭從01、02、06、08到現在只留02和06,相反的,把賣掉01和08的錢都投資到富士X系統上了...不得不說1/1.7在畫質上還是有所限制,不過能做到08鏡廣角真的很厲害!會留下02和06的原因,是發現錄影畫質其實不差,之前有上一些皮件製作課程,需要把老師手作步驟錄下來回家研究,拿著Q錄影沒負擔,又有防手震功能,再加上即使有時迷焦,小片幅深景深反倒是優勢啊!錄影功能唯一缺點就是稍微有點容易過熱,不過已經算是不錯了啦!而06鏡的優點就是出外遊玩偷拍完全不會有人注意到,能捕捉到很多有趣的畫面...對我來說畫質相較於02和08來說,我個人認為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