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Pentax的發色比起N及C來很有特色 到底是輸在那裡?


PENTAX 其實不輸CANON 跟NIKON 啊
洨弟弟我也來發表一點淺見


雖然沒全幅,但是有645D可以買,才差十幾萬而已呢,一個月少吃幾次大餐就有啦!


雖然對焦系統殘廢,不然就黃光出包,但可手動對焦啊,練個三五年說不定還可以上街表演用嘴巴轉對焦環唷!


雖然鏡頭貴,不過P家號稱數位鏡頭最齊全地!只是就剛好買不到這些最齊全的鏡頭而已!而且大家都推三公主,FA星星,A星,誰在那邊跟你數位鏡........


承上,雖說三公主在數位上紫光閃閃,可是那個啊嚕米鏡身爽度破百,夏天可以冷卻手掌抑制出汗,錄影的時侯可幫感光原件散熱,甚至發燒還能拿來冰敷額頭,多實用啊!什麼?冬天怎麼辦,我怎知道,而且好像對拍照完全沒啥小路用。


雖然剛好機身也貴,但是走精品小眾路線,總不可能賣低價吧?簡單說,PENTAX就是這樣,用PENTAX的潛規則就是不能要求,無法理解的話請想想,你有聽過LEICA使用者要求賣便宜點嗎? 如果能夠換個想法,你買的機身未來不但不會降價還會增值,這樣就對了

PENTAX 真的很好,我現在防潮箱還有三台呢! 大推!

vash.stampede wrote:

雖然鏡頭貴,不過P家號稱數位鏡頭最齊全地!只是就剛好買不到這些最齊全的鏡頭而已!而且大家都推三公主,FA星星,A星,誰在那邊跟你數位鏡........


承上,雖說三公主在數位上紫光閃閃,可是那個啊嚕米鏡身爽度破百,夏天可以冷卻手掌抑制出汗,錄影的時侯可幫感光原件散熱,甚至發燒還能拿來冰敷額頭,多實用啊!什麼?冬天怎麼辦,我怎知道,而且好像對拍照完全沒啥小路用。

PENTAX 真的很好,我現在防潮箱還有三台呢! 大推!


紫邊真的很嚴重啊,要修掉才能交卷,唉唉
nis大說得太有趣了

哈哈
我防潮箱還剩四台
auto 110
me super
k20d
67

還差645n系列的,pentax全部片幅的機身就齊了
這是聽一個前輩說的, 他說Pentax的專業機從來都不是135片幅的相機,
而是67/645那種中片幅相機.
Pentax 對頂級135的定位, 一直以來都是「攝影師的備用機」。
當時使用135相機, 是為了機動性和速度,
例如為了速度, 不得不犧牲畫質的細膩度, 用到400度以上的底片, 留下凝結的一瞬間。
Pentax並沒有足夠的努力在這種不同領域的「專業」上.

以前的中片幅和135, 幾乎可以說是兩種專業,
一般人也沒有能力購買135的SLR專業機,
然而現在不同了, 135 DSLR的專業機和中片幅差不多價, 也是一堆人拿著到處晃,
低價的135 DSLR更是和以前的傻瓜相機差不多, 七八成的人都當傻瓜相機用,
不管拍得好或拍不好, 每個人都是「攝影師」,
攝影不再是小眾, 時空和環境早就和20年前不一樣了.

從底片到數位, 應該都是一樣, Pentax依然將135定位為攝影師的備用機,
K-5/K-7都不能算是Pentax的專業機, 只能算是135 (APS-C)的頂級機.

今天Pentax的135輸在哪?
我想大概一開始就輸在它自己常久以來食古不化的心理, 小看現代人對「快」這種專業的的需求,
但同時也輸在大眾對另一種相機專業 - 所謂的「高畫質」的要求吧.
不知道有沒有人注意到, 就算使用同一片CCD/CMOS, Pentax的調整結果, 往往較受好評.
但這又怎樣, 只要四個字"不是全幅"就夠了.
而說這種話的人, 不少還能把中片幅當"半"片幅, 是要怎麼說呢?
真的對畫質有需求的人, 不會局限於135全幅, 但畢竟是少數.

我個人並不覺得Pentax 135固守APS-C是一種問題,
反而非常appreciate它的輕巧, 讓我出門無負擔,
然而, 用到閃燈時就有點痛苦了,
一張好的相片, 光線的影響往往比鏡頭和片幅更重要,
但說到用到閃燈"製造"光線時...... ~"~
所以請給我一個可以輕鬆用, 又可靠的閃燈系統吧.

另紫邊這種問題, 不完全是鏡頭的關係,
跟那片感光元件 (CCD/CMOS)多少也有關係,
我不是想為P家鏡頭辯解, 因為就算是77也是紫光閃閃,
只是一路看下來Pentax鏡頭是千夫所指, 覺得誇張了點.

寫了這一堆, 最大的感受是, 如果Pentax乾脆一點放棄它的135系統, 專心做它的中片幅,
把我們這些用戶掃地出門, 給對畫質有較高需求的人用645D當67D的備用機 (胡扯一通 =_=)
大概也輪不到我們在這邊討論它的是非了...

Walt Yu wrote:
Pentax要有CCD才值得用
不然不如用Nikon
那這樣講起來Sony A390這最後的CCD機種應該才是你的首選不是嗎?


哈~ 大大說得太嚴重囉~
我只不過比較 Pentax k100d/k10D 與 k-x 後, 發色真得淡了很多~~
但過去 Pentax k100D/K10D 在追焦上真得差很多, 就連拍得人像都被嫌太慢了..
雖然 k-x 以後進步很多, 但我上層引述文章裡寫到, 就算 Pentax 機身馬達再強..
如果沒有好的鏡頭馬達的配合, 對焦速度仍然是不足的...
所以在 P 友流行一句話:重要場所不用 Pentax

所以在 k-x 後, 還是想升級 Body, 之前摸了 K10D, 所以 k-x 還是無法滿足我,
但升級到 k7,k-r,k-5 是不是我想要的... 這個令我陷入長考中,
雖然我自動鏡頭包袱不重(之前出了一次), 但是我那八顆 Pentax M42 鏡頭卻是我最大的包袱..
大家都知道 Pentax 好鏡不好找, 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 如果我在 P 升級,
還是會為了自動鏡頭而煩惱, 但如果升級到 c, n 家時,就不需要為了這個而煩惱
,其實我一直以來就很想升級到 N 家, 可惜就是 Body 無法支援 M42 鏡頭~
不然那個對焦屏真得又大又亮~ 找鏡頭又不麻煩~~ 終於在 D7000 找到解決~
搭配 M42 鏡頭一樣可以玩嚇嚇叫~

少了 Pentax 單眼, 目前手頭上 Pentax W80 DC 是 CCD, 發色佳又防水防塵,
又可以在 -10度下工作.. 自然成為我爬山的好器具...

我喜歡 CCD 的發色, 但不代表我非 CCD 機種不用, 而是在一樣的 CMOS 下~
Pentax 在市場上,還有什麼贏過人家~ 顏色比較多嗎? 但就連 Pentax 公司都說..
黑色款是賣得最好的.. 我想這個問題應該是留給 Pentax 公司來想吧?

至於那個 Sony... 本來有想 A55, 但熱當跟那個對焦屏.. 還是算了吧.. ^ ^
D7000 接 M42鏡應該近視眼很嚴重吧, 要動刀切鏡頭屁屁才能解決 ~~~
其實 除了N 家DSLR外, 其餘廠牌轉接老鏡都不是問題...

回歸主題, 其實綜觀相機光學史, 大概每個時期
都會有幾家廠特別吃香, 其他廠牌只能韜光養晦, 等待再起
Pentax 算不錯了, 還跟得到數位潮流溜...
其他歐美大廠才慘, 只能和人合作,
製造一些鏡頭, 或者專心轉作其他專業領域
例如Zeiss, Schneider等...

不過這行只要撐得久, 抓住變革時機
也許下個世代換它作主流呢...

人家企業都認命了, 消費者何必再意誰輸誰嬴..
用自己喜歡的就好了...
洨弟弟你PH值很低喔
以為我看不出來?
vash.stampede wrote:
PENTAX 其實不...(恕刪)

twfriday wrote:
D7000 接 M42鏡應該近視眼很嚴重吧, 要動刀切鏡頭屁屁才能解決 ~~~
其實 除了N 家DSLR外, 其餘廠牌轉接老鏡都不是問題...


現在不用了啦.. XD 只要裝有矯正片轉接環即可~~ ^ ^
現在矯正片有出多層模, 畫質下降的程度跟以前比起來已經好很多了..
而對焦指示也很準...

不過我的 8 顆 M42 鏡頭也被我賣掉了 4 顆了.. = ="
太晚知道可以這樣接..


twfriday wrote:
回歸主題, 其實綜觀相機光學史, 大概每個時期
都會有幾家廠特別吃香, 其他廠牌只能韜光養晦, 等待再起
Pentax 算不錯鏡了, 還跟得到數位潮流溜...
其他歐美大廠才慘, 只能和人合作,
製造一些鏡頭, 或者專心轉作其他專業領域
例如Zeiss, Schneider等...

不過這行只要撐得久, 抓住變革時機
也許下個世代換它作主流呢...

人家企業都認命了, 消費者何必再意誰輸誰嬴..
用自己喜歡的就好了...


是啊~ 選擇自己所需就對了~ ^ ^
矯正鏡片最大的問題不在鍍膜(原鏡鍍膜就夠了)
所謂的近視校正, 就是要帶有曲度的凹透鏡
雖然近年品質有稍好些,問題在於矯正鏡片的精度及材質,
跟不上原鏡的光學等級..

以致拍出來的照片,無法發揮原鏡的特質
這時,倒不如用現代AF鏡還方便快活些

Nikon要用老鏡, 普遍來說,
一是沿用自家老手動鏡
二是動刀切屁屁改口
三是用DKL/Retina 系列鏡頭


打哈欠..好無聊~~~
pentax只不過輸給是大眾品牌而已~~人人都追著大眾品牌而已~~沒什麼好討論~~~
每個牌子都有缺點~~不是只有pentax缺點~~
c也是有缺~~n也是有缺~~等等~~
還酸什麼~~
重要是自己買自己喜歡的牌子就好~~拍照是很快樂~~
我不認為pentac輸給任何牌子了~~~~
lin5a4072 wrote:
打哈欠..好無聊~~...(恕刪)


有抱怨才有進步
換個角度想
會來討論 會來酸的
對P家都還有點感情跟期望
愛之深責之切
真的失望的早就走了
也不會回來關心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