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fic wrote:別忘了後面還有一個HD(恕刪) 老實說我不提錄影的原因也是因為16-50 PLM沒有一同推出的原因,和KP一樣錄影時的AF系統僅支援PLM鏡頭,而PLM僅55300一管而已,少了1650PLM無法完整展現K33對於錄影方面進步的地方,最多就多一個錄影時可以透過觸碰螢幕重新AF而已,沒有搭載K70的設計讓DC與SDM通通都能自動AF起來實在可惜.
pzman3d wrote:老實說我不提錄影的原因也是因為16-50 PLM沒有一同推出的原因,和KP一樣錄影時的AF系統僅支援PLM鏡頭 抱歉我對Pentax認識不足,請教這個支援是指[能不能]AF,還是[有沒有機械聲音]、[利不利落]等品質效果的問題?若是前者,老P到現在錄影才[即將能夠]AF豈不太慘了另外,K3III的CMOS有埋相位點了嗎?若有表示配上PLM鏡就類似D780囉?
jenhoxen wrote:抱歉我對Pentax(恕刪) 這部分我必須老實說PENTAX真的是相當落後.直到K70(2016)之前並無錄影時自動AF的能力.而後期出的KP錄影時自動AF的功能更只縮限於PLM馬達的55-300PLM這顆鏡頭才能執行.沒想到K33也和KP一樣...不過比起KP和K70之前的對焦演算法,K33在LV 錄影時AF上面還是進步許多,可看看日本的第一時間測試.但是目前PLM鏡頭僅一顆而已,而且還是APS-C用的55-300mm這個焦段...(這是要拍生態還是?)而K70好歹還能支援到DC馬達,雖然雜音大但至少可用鏡頭比較多一點,我原本是期待K33也能跟K70一樣的相當可惜.最讓我生氣的是PENTAX最新的對焦馬達RING SMD也不支援錄影時AF,我必須誠實的說這嚷我非常火大.關於錄影時的機械音問題 :PLM就是目前SONY用最多的線性馬達啦~數位驅動對焦式非機械式所以PLM在錄影時相當安靜,至於其他的DC和SDM還有老螺絲刀~這種古老的機械結構就不用我多說那個在別家一樣吵,不會到了PENTAX就有改善這回事.至於K33因為換了全新的相機OS還多了幾項能力(使用PLM的鏡頭的前提下):1.臉部優先偵測 僅"臉"無"眼".(開箱不錯用)2.即時追蹤AFC (有加入找回能力但掉拍感別指望能比富士好更別說SONY與CANON級數)3.自動重新AF(正常開箱需求反應比KP和K70更為迅速了)4.錄影時點選畫面AF焦點切換1.進入連續追蹤AF5.錄影時點選畫面AF焦點切換2.AF切換後停止追蹤(前後兩人談話類型的畫面很好用)6.錄影時拖移滑動AF*其中的5點選畫面位置切換AF支援所有自動對焦鏡頭至少這點可以.當然回歸現實即便新增了這些功能~現在一根55-300PLM是能幹嘛?這種焦段只能戶外用還是要等到16-50II PLM出來才算是能夠踏入一般正常開箱的用途.所以本篇以一個廣告後期的從業人員來說,我是直接放棄寫錄影層面的東西,那個東西對我來說即便有了4K還不值得一提,畢竟連一個基本的單兵拍開箱基本門檻都麻煩對吧? 而且除了近代追求高性能的DFA*鏡外大部分的PENTAX老鏡頭都是小巧設計,其光學設計上用於錄影方面切換焦點呼吸效應巨大,我不會在於這個需求上給予過多的期待.
pzman3d wrote:至於其他的DC和SDM還有老螺絲刀~這種古老的機械結構就不用我多說那個在別家一樣吵,不會到了PENTAX就有改善這回事. 對不拍影片的我來說先前用到K30時反而比較喜歡鏡頭沒馬達用到老螺絲刀不愛用較先進的有馬達鏡頭很喜歡感受對焦時的嗶右聲與急衝停爆發力感覺上K30 機身馬達還比NIKON D800E的還有POWER
最後小弟還是買下去了... 剛好MOMO有銀機特飾版@@今天下午才剛收到初步心得:對焦以及連拍速度真的大幅提升目前使用下來拍動態成功率比K-1 or K-1 II高出不少 (尤其開連拍真的爽度十足)持續摸索、測試!!現在頭痛的是出門要帶哪台相機XDD(GRIII、K-1、K-1 II、K-3III,K5-IIs光榮退役)
接招接接接 wrote:最後小弟還是買下去了(恕刪) 那個老實說隨身帶會是K33...GR3我有有待他是快在無限遠的SNAPSHOT...和K33的辨物爽度差距有點大,尤其走出來隨時看到有鳥飛過去都可以隨便打一下這是過去用PENTAX的玩家很少有的體驗...
pzman3d wrote:隨身帶會是K33.............這是過去用PENTAX的玩家很少有的體驗(恕刪) 同樣的對焦系統也上GR系列時,情況應該會不同。畢竟K33對焦進步太多,多少壓過自家其他產品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