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入射的光學影像相當於向量圖,而數位感光是用點陣去取樣,取樣不斷提高後最後只會趨近於飽和,不會有變差的問題。
當然你要說原本24MP上只有8px長的紫邊在46MP上變成12px長,代表缺點被放大?這也被接受。
就像謎片從480P進化到4K,女優臉上的雀斑只是更明顯,不會變痔瘡。
但是「數位」感光有個很大的問題在於像素開口、斜射光還有像場。
而且不管是RF鏡還是SLR鏡都有這個問題存在...
5Ds/R跟NEX-7的問題也在這邊。
中央還沒什麼問題,色衰、飽和...可以靠軟體補足。
但是周邊到邊緣的斜射跟像場彎曲+像素開口過小,講直白一點其實是“感光元件撐不住”。
很多舊鏡改版也是因為數位感光技術還沒辦法短時間內解決下,不如讓鏡頭針對數位感光元件去重新設計。
不是他爛...只是沒人能發揮。
而且很神奇的,就算是同樣片幅、同樣畫素、同樣鏡頭,但是不同的感光元件。
測試出來的表現也有不同的...
我遇過最奇怪的還有原本失真低到看不出來的鏡頭,換台機身後同樣片幅同樣畫素但是卻出現可見失真。
兩者皆無任何數位修正,也都拍RAW。
不過後者雖然出現失真,但解像力卻較優。
也有同顆RF鏡裝在M43上只吃正中央1/4近乎直射光,表現卻比135片幅M9還差的。
(當然...12MP的43 CMOS跟18MP的135 CMOS根本不能比 XD)
所以現在會有a7RII那片135的BLS CMOS。
遇上G16別說RED SHIFT,連畫質都能得到提升。
真的是比在M9上那昏天暗地的鬼片好太多了。
但要說PENTAX的135機身會用這片BLS CMOS?我覺得可能性不大...
別忘了SONY的新制度,a7RII上市半年後+1~2年的研發期,才有可能出現在別家。
(後來算了一下時間,那個時期我應該是拿NEX-5N)
不過如果在NEX-5N上表現都還不差,那解放到36MP的135片幅的公主們也不會爛到哪去。
更何況現在針對斜射光與像場彎曲問題有更多解決辦法。
但別老是在乎邊角,有誰會常常把主體放在邊角拍?
我拍商攝的人都不在乎邊角了,中央+周圍才是重點吧?
風景映像。 https://yushenghs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