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Q-7 正式發表


Aspire喵 wrote:
Q7還是塑膠Housing
加上目前看起來一些Review
在影像表現方式似乎跟一些1/1.7的機種比起來還"普通"一點
跟Pentax Q當時跟一般的1/2.3的機種那種氣勢
還是差了一些

說不定這個Pentax Q的Housing
不久後還會出一款Q70個加強版阿!!



我認為Q系列不會再出鋁鎂合金的機身了。 (成本考量)


用過Q之後 用塑膠外觀的Q7

個人感覺鋁鎂合金並沒有佔多大的優勢 (個人虛榮感?)


撇開Q7可以客製化顏色 組成跟別人與眾不同的相機外

從2.3變成1.7畫質上的進步是蠻多的(Q的夜拍蠻不堪的...)


至於跟一般1.7的機種比起來還普通 這點

我手邊也沒有其他1.7的機種無從比較 也不能客觀評論

但Q系列的快速切換濾鏡快捷跟濾鏡效果一直都是讓我願意繼續支持的優點之一

加上可以隨心所欲的搭配自己喜歡的個性化顏色更是錦上添花


如果還有再推出Q系列的新機種 我還是願意支持他的!!



joke826 wrote:
我認為Q系列不會再出...(恕刪)


Q的冰涼感還是有些差異
而Metal Housing
一直也是各家機種中有加分作用的特點之一
不用的話真是有點可惜
這點當然是見仁見智就是

對Q7的期待
就是日前Pentax推出的MX-1
不論AWB的缺點 (當然也有優點)
在影像品質很優秀的表現是蠻肯定的
雖然前後者產品定位有差
但是使用者應該還是希望產品調校上Q7應該有更好的水準

當然也跟您講的一樣
Q系列的產品就是可玩性很高
這點小的100%支持
身為Pentax的User
也希望Pentax Q7有另外一批風潮出現阿 ^O^
Leica/Fujifilm/Pentax/Ricoh/Sony/Contax/Rollei
Aspire喵 wrote:
Q的冰涼感還是有些差異
而Metal Housing
一直也是各家機種中有加分作用的特點之一
不用的話真是有點可惜
這點當然是見仁見智就是


如果能做鋁鎂合金當然是最好
能做有錢人誰想當乞丐
但Q10 直到Q7
我想塑料外殼是必然的趨勢了
除非出個全球限量XXX台的limit機才有可能辦到...



對Q7的期待
就是日前Pentax推出的MX-1
不論AWB的缺點 (當然也有優點)
在影像品質很優秀的表現是蠻肯定的
雖然前後者產品定位有差
但是使用者應該還是希望產品調校上Q7應該有更好的水準



MX-1所面對的族群跟Q系列有重疊但也有不同的階層
不過我較傾向當初其實不該推出Q10 而從Q直接改成1.7"的Q7
多了這Q10更會讓人感覺Q系列的進步有點緩慢...


當然也跟您講的一樣
Q系列的產品就是可玩性很高
這點小的100%支持
身為Pentax的User
也希望Pentax Q7有另外一批風潮出現阿 ^O^



其實很感動台灣這邊
還是有一小部份的人是關注pentax這個品牌(或者說是"產品線"?)
第一台單眼pentax kx 雖然當初是預算考量選擇pentax
但用過之後是真心喜歡這個品牌

台灣的pentax廣告能見度真的很低
不知道是總公司的行銷策略較不重視台灣市場
或者早已先入為主觀念認為canon nikon sony等家廝殺激烈
實不需投入太多的廣告行銷,默默的推出產品即可

為什麼pentax q在日本還有一定水準的銷售量?
商品的能見度曝光也很重要
前陣子富堃終於肯花錢打廣告
在台北車站國光客運站前放了一個大型的看板
Q10的多種顏色版本
每次經過我都會跟女友說:終於肯打廣告了!(而且把亮點給呈現出來)


越多人願意嘗試 就越會知道產品的優缺點
有時候盡信書不如無書 看在多評測跟討論
不及使用者玩家自行體驗過 詳細使用
順從自己內心的初衷 試著去接受瞭解 會得到更多樂趣的。

如果是怕拿出去會被攝影同好投以異樣眼光
認為這是名不經傳的相機
那我還是建議那些剛入門的朋友
直接去買目前電視廣告打的火熱的其他家相機...

感覺Q系列一直沒有發揮我想像中小片幅的優勢..
現在升級到1/1.7"了,如果可以把MX1的鏡頭移植到Q系列上,吸引力會大很多
以前還是1/2.3"時我還幻想它會有等效24-120F2之類的鏡頭咧...現在覺得能做到上面這樣就很好了

Aspire喵 wrote:
Q7還是塑膠Hous...(恕刪)


相信自 Q 的經驗 PENTAX 注意到 Q 不能訂的太貴, 所以無論如何 Q SYSTEM 後續都不能再使用合金機身.

看 Q7 水貨用戶的評價, Q7 比起 Q 及 Q10 各方面性能有飛躍的提升, 我也有想敗一台的念頭

joke826 wrote:
台灣的pentax廣告能見度真的很低
不知道是總公司的行銷策略較不重視台灣市場
或者早已先入為主觀念認為canon nikon sony等家廝殺激烈
實不需投入太多的廣告行銷,默默的推出產品即可

為什麼pentax q在日本還有一定水準的銷售量?
商品的能見度曝光也很重要
前陣子富堃終於肯花錢打廣告
在台北車站國光客運站前放了一個大型的看板
Q10的多種顏色版本
每次經過我都會跟女友說:終於肯打廣告了!(而且把亮點給呈現出來)

Pentax在臺灣是代理商,不是分公司。原廠不會幫代理商出錢打廣告
在臺灣其實小眾品牌要做起來都很難,Konica合併Minolta後,臺灣也換代理,那時把漢博區的旗子和招牌換了大半,結果沒什麼用,後來Olympus好像是E-3的時候也這樣做了一次,下場也是相同。

唯一不同的是Sony購買KM相機部門後,挾原本自有的品牌優勢和強力行銷能力,但至今也沒改變C,N兩強吃掉大部分市場的情況。

當然富堃在行銷上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這是肯定的。







說起廣告, 香港的 pentax 代理捷成公司算的確有在電視打廣告.

1993 年還找來當時人氣的張衛健拍攝 ZOOM 70 WR 廣告, 那時我還不過十歲
香港上市了

會不會表示有繁體中文的Q7出現呢?

中文Q7
台灣也快要發表了喔!
官方定價14800....

http://www.fever38.com/promotion?promoid=79992
[大老婆:SUBARU FORESTER XTP] [小老婆:SUZUKI GSX-R1000] [女僕:SUZUKI 鐵拳 125]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