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急欲入主P家!! K20D及K7疑問

F.SPB wrote:
那時勉強用25K賣掉公司貨還真是無言
真的不符合*的稱號
除了中央解像力好跟大光圈實用焦段之外,對焦也沒特別快
防滴這功能我還捨不得用*去試
SMC有多強?還不是被誇張的色散吃了無言

SMC有多強?你如果用過Minolta你就會知道為什麼我會提SMC了

對焦有超音波馬達只是「減少一個讓整體效能無法發揮到最好的因素」而已

曾經有同好問我,為何Sony 70-200G SSM在A700上對焦那麼慢,因為他另外有用D80及D300搭配小黑四,一比之下發現Sony慢不少.....

幾年前年他用70-200在Dynax7上面覺得快,幾年後用在A700上卻覺得慢,撇開A700對焦比Dynax7還差一點之外
從Minolta Dynax7到Sony A700,這些年來C,N的機身進步了多少?

同樣地,你將SDM用在K100D super,K20D,K-7上結果都不一樣,說明了並不是只要有SDM對焦表現就都會一樣,機身的運算同樣佔了相當大的影響,C,N對焦迅速可靠,就是因為他們除了普及的超音波馬達以外,機身也持續在進步,尤其是高階機種......所以當你沒用到最好的機身之時,你體驗到的也不是鏡頭最佳的對焦表現。

綠邊紫邊是色像差,真正的色散不是表現在這種現象上,要真正無色散,那要做到APO,標準變焦視角變化太大,根本不可能做到APO......至於色像差修正不好....不好就是不好,但除了P/T之外其他家不是17mm就是18mm起跳,你做24-70難度本來就會比28-70更高,為了這一項缺點就看不到其它的優點,個人是覺得有點因小失大啦。至於色像差可以吃掉SMC,那就說得有點太誇張啦。

至於DA*,很明顯他不會每一顆都按照FA*那樣的高表準去做,因為FA*有幾顆都是因為追求畫質的極致,在光學設計佳用料又不惜血本的情況下,造成成本太高,售價更高因此叫好不叫座,DA*不能在重蹈這個覆轍,這點Pentax官網當然不會講,但如果你是Pentax fans的話那更應該要瞭解這個事實。
Walt Yu wrote:
SMC有多強?你如果用過Minolta你就會知道為什麼我會提SMC了

對焦有超音波馬達只是「減少一個讓整體效能無法發揮到最好的因素」而已

曾經有同好問我,為何Sony 70-200G SSM在A700上對焦那麼慢,因為他另外有用D80及D300搭配小黑四,一比之下發現Sony慢不少.....

幾年前年他用70-200在Dynax7上面覺得快,幾年後用在A700上卻覺得慢,撇開A700對焦比Dynax7還差一點之外
從Minolta Dynax7到Sony A700,這些年來C,N的機身進步了多少?

同樣地,你將SDM用在K100D super,K20D,K-7上結果都不一樣,說明了並不是只要有SDM對焦表現就都會一樣,機身的運算同樣佔了相當大的影響,C,N對焦迅速可靠,就是因為他們除了普及的超音波馬達以外,機身也持續在進步,尤其是高階機種......所以當你沒用到最好的機身之時,你體驗到的也不是鏡頭最佳的對焦表現。

綠邊紫邊是色像差,真正的色散不是表現在這種現象上,要真正無色散,那要做到APO,標準變焦視角變化太大,根本不可能做到APO......至於色像差修正不好....不好就是不好,但除了P/T之外其他家不是17mm就是18mm起跳,你做24-70難度本來就會比28-70更高,為了這一項缺點就看不到其它的優點,個人是覺得有點因小失大啦。至於色像差可以吃掉SMC,那就說得有點太誇張啦。

至於DA*,很明顯他不會每一顆都按照FA*那樣的高表準去做,因為FA*有幾顆都是因為追求畫質的極致,在光學設計佳用料又不惜血本的情況下,造成成本太高,售價更高因此叫好不叫座,DA*不能在重蹈這個覆轍,這點Pentax官網當然不會講,但如果你是Pentax fans的話那更應該要瞭解這個事實。


SMC的優點我也知道,我用過M的18-70而已,所以不能說很通盤的了解
N跟C的高級鏡頭也用過,只能說各有千秋啦,當然SMC有它強的地方,只是...色像差(感謝指正)不好這點實在是
連DA*55都不好了(最近看到銀星大的圖,有張摩天輪白色的支架蒙上一層紫色的光,看起來沒紫邊但是顏色變了)
沒說清楚...應該是色像差的缺點吃掉SMC的優點

DA*16-50我是搭配K20D

至於DA*的定位,由於我只是PENTAX的使用者
並不是fans,所以我只能用一個消費者/使用者的角度去看頂級鏡頭的表現,沒辦法去袒護它
誰叫它要掛上*

當然也有可能是個人眼殘看不出所謂的喈調/層次
...
目前是被F 50/2.8留在P家,這支實在是捨不得放
Walt Yu wrote:
SMC有多強?你如果...(恕刪)


今天總算是實際看到K-7.K-M這些實機了= =
唯獨就是每家店都缺K20D...

話說回來
小弟也有大致問店家一些鏡頭的特性還有價格
聽完時在是覺得自己在這方面知識還是少之又少= =

現在看大大們在討論鏡頭還是會看的一頭霧水= =
也都沒接觸過...
不過一直爬文完還是覺得這種事情非得自己拍過才會了解...
現在一張照片要我判斷他是怎樣等級的鏡頭我一定說不出來
真的一個新手用星鏡拍出來的跟一個專業的用KIT鏡拍出來我也可能會說KIT鏡拍出來比較好看吧= =
這真是有夠深奧了!
amuckRD wrote:
今天總算是實際看到K...(恕刪)


先別煩惱鏡頭囉~

PENTAX 的 KIT 是很棒的!XD

至於K20D實機長得跟K10D一模一樣,可以參考參考K10D。

F.SPB wrote:
SMC的優點我也知道,我用過M的18-70而已,所以不能說很通盤的了解
N跟C的高級鏡頭也用過,只能說各有千秋啦,當然SMC有它強的地方,只是...色像差(感謝指正)不好這點實在是
連DA*55都不好了(最近看到銀星大的圖,有張摩天輪白色的支架蒙上一層紫色的光,看起來沒紫邊但是顏色變了)
沒說清楚...應該是色像差的缺點吃掉SMC的優點歹勢

DA*16-50我是搭配K20D歹勢

至於DA*的定位,由於我只是PENTAX的使用者
並不是fans,所以我只能用一個消費者/使用者的角度去看頂級鏡頭的表現,沒辦法去袒護它
誰叫它要掛上*冒汗

當然也有可能是個人眼殘看不出所謂的喈調/層次
...
目前是被F 50/2.8留在P家,這支實在是捨不得放

不知道F.SPB兄有沒有研究過FA*85f1.4是不是沒有色像差?

坦白講要求要完全沒有色像差以日系鏡頭的成本跟光學而言恐怕是有點像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

Minolta HS AF APO 200mmf2.8G及300mmf4G這兩支Minolta掛APO的,我從觀景窗裡面就可以看到色像差
只是放到DSLR上會變的比SLR更明顯而已

所以問題是說新設計的數位專用鏡能不能做到比底片鏡頭用於DSLR更輕微,做到跟底片鏡頭在底片上同樣的水準或者更好,個人認為這才是比較合理的比較基準。我早年也以為在底片上是沒有色像差的,但隨著經驗的累積後來自己也可以直接在觀景窗上看得出來,所以要求日鏡要完全無色像差恐怕不可能(差別只在於DSLR有沒有在運算的時候把它算掉,或是算成別的顏色讓你看起來比較不礙眼),這樣說您能瞭解嗎?

星星本來就跟G,L一樣都是一種行銷手法,我也有聽過有人講某幾款L鏡沒有L鏡的素質,你會這麼不滿的原因恐怕是因為價錢吧,我也沒主張一定要買公司貨,也沒主張一定要買國內水貨,有辦法的話國外有更便宜當然也可以買,若是用你能找到的比較低的價錢,跟Tokina去比的話,樣算起來SMC+防塵防潑水+SDM+雙驅動系,看起來反而是Tokina賣的比較貴,當然希望DA*整體表現更好也是正常的,但今天整體就是這樣,如何截長補短,徹底發揮出他的威力,應該是更值得去下功夫的。

階調/層次基本上要有夠高檔的螢幕,不然用很普通的LCD來談階調層次那沒什麼意義,因為相機能記錄的有很大的一部份你的LCD還沒辦法顯現出來.......
kyo4890x115 wrote:
先別煩惱鏡頭囉~PE...(恕刪)


現在覺得P家鏡頭真的挺超值的
燦X18-55mm也才3千多
據說也是最便宜的...
K10D當然也有看阿
3台手感都不錯說
K-7更是有質感哈哈
不過有點小就是
Walt Yu wrote:
不知道F.SPB兄有沒有研究過FA*85f1.4是不是沒有色像差?

坦白講要求要完全沒有色像差以日系鏡頭的成本跟光學而言恐怕是有點像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

Minolta HS AF APO 200mmf2.8G及300mmf4G這兩支Minolta掛APO的,我從觀景窗裡面就可以看到色像差
只是放到DSLR上會變的比SLR更明顯而已

所以問題是說新設計的數位專用鏡能不能做到比底片鏡頭用於DSLR更輕微,做到跟底片鏡頭在底片上同樣的水準或者更好,個人認為這才是比較合理的比較基準。我早年也以為在底片上是沒有色像差的,但隨著經驗的累積後來自己也可以直接在觀景窗上看得出來,所以要求日鏡要完全無色像差恐怕不可能(差別只在於DSLR有沒有在運算的時候把它算掉,或是算成別的顏色讓你看起來比較不礙眼),這樣說您能瞭解嗎?

星星本來就跟G,L一樣都是一種行銷手法,我也有聽過有人講某幾款L鏡沒有L鏡的素質,你會這麼不滿的原因恐怕是因為價錢吧,我也沒主張一定要買公司貨,也沒主張一定要買國內水貨,有辦法的話國外有更便宜當然也可以買,若是用你能找到的比較低的價錢,跟Tokina去比的話,樣算起來SMC+防塵防潑水+SDM+雙驅動系,看起來反而是Tokina賣的比較貴,當然希望DA*整體表現更好也是正常的,但今天整體就是這樣,如何截長補短,徹底發揮出他的威力,應該是更值得去下功夫的。

階調/層次基本上要有夠高檔的螢幕,不然用很普通的LCD來談階調層次那沒什麼意義,因為相機能記錄的有很大的一部份你的LCD還沒辦法顯現出來.......


說實在的...這樣的要求並沒有很過分吧
因為T跟S做的都不算太差
"原廠"鏡頭不如副廠,這實在說不過去

85*沒機會玩過
您說的那幾隻M家的我也沒玩過

並不是說要完全沒色像差
只是這種誇張的程度實在是

當然我是參考PHOTOZONE的測試
加上一些個人使用心得
也許有失客觀,但是原廠不能做的比副廠差這點我還蠻介意的就是了
amuckRD wrote:
現在覺得P家鏡頭真的挺超值的
燦X18-55mm也才3千多
據說也是最便宜的...
K10D當然也有看阿
3台手感都不錯說
K-7更是有質感哈哈
不過有點小就是

kit鏡千萬請買二手的就好,1.6K附近很常看到
表現還算不錯,星芒難看了點
甚至不用買保護鏡,直接露出SMC最好啦

對焦速度算不錯了,應該是行程短+鏡片輕的緣故

買二手的來操,也不會傷心難過提心吊膽
而且很多時候根本看不出來是廉價鏡頭拍的

天生的限制就是這樣,你不能要求它在50MM的時候跟50/1.4有一樣的散景
當然啦,你要像某家喜歡用的手法來說景深淺(就是靠很近拍然後很得意的說景深好淺,這個手機也可以)也是可以啦
反正買來練習很好用

如果有看到DA16-45在6500以下的價錢也算是可以
SIGMA17-70在7000的價格可以考慮, 個人很推薦這支


重點是...鏡頭最好買二手的
個人幾乎都是這樣,老鏡也是這樣
還沒遇到壞掉的
嗚!把sigma 17-70賣了真的有後悔…
記得剛買到2手的k200d配17-70拍出來就比我同事拿400d配17-55 is還要利了
可惜當時對戰的照片沒留下來,分享一下應該會讓更多用三萬多元買這顆鏡頭(17-55 f2.8)的c家人吐血吧!
記得當時我同事在辦公室中幹聲連連…我還很不好意思帶著相機離開
之前我買p家相機,他還很不屑問我:你頭殼壞掉喔?
現在想想還真有趣
sniper1203 wrote:
嗚!把sigma 1...(恕刪)


我借用50D+17-55IS的感覺是...C的APS鏡皇果然厲害
17-70也不差啦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