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Ricoh DFA* 新鏡頭, 中階機身 K-S2 及其他新產品

K K wrote:
個人認為第一台的 F...(恕刪)

每一個系統都應該有自己特色與族群,這樣在市場上才有辦法長久存活!

一個會想買PENTAX 35mm的全幅機身,很難是因為和CANON NIKON或SONY一樣方向,那樣就不需要買pentax。

而一個系統要有辦法讓自己用戶可以花大錢買自家的鏡頭群,最好是有特色鏡頭,就個人認識跨系統買pentax往往是那些稀少特別鏡頭是搶最多。


masaka wrote:
想不到是綠環的?!!...(恕刪)
diffusionless wrote:
每一個系統都應該有自...(恕刪)


同意要有明顯的差異, 才能跟 C N 的 35mm 系統做出區隔.

兩個 HD DFA 新鏡頭的規格來看, RICOH 像是要走一個"超畫質"的路線, 而有別於 C N 的多項全能

但對焦性能總不能大幅落後於人吧 ? 像 K10 那個年代, 這方面的差距實在太大了.
K K wrote:
個人認為第一台的 FF 機身不必追趕 C N 的水平, 沿用 K-3 的對焦系統就可以了 (結果可想而知, 像 A99 那樣對焦密集得變成只有一點. )

如你講, 有一半的都是老用戶, 讓他們解放舊鏡過過癮, 同時以 K-3 累積的口碑吸納部分新用戶及原有的 K MOUNT 用者.

第二台開始就要著手提升對焦系統了.

24-70 2.8 應該不用擔心, TOKINA 有新的 24-70

問題在於K-3有追趕C,N的水平嗎?沿用K-3的對焦系統跟A99就是一樣的狀況,這點在645Z上已經驗證過了,在新35mm機身上只會再驗證一次而已。

你的論述的問題是在於,把提升對焦想得太簡單了。Pentax在底片時代645 SLR就已經是靠和35mm SLR共用對焦模組去節省成本,所以645D,645Z要降價去打35mm專業機那是不可能的事,就算機身賠本賣鏡頭也不可能降(新的D FA645也肯定比FA645更貴)。645Z這種價格的產品都跟K-3共用對焦模組去省錢了,35mm一臺相較之下才多少錢而已專門為這臺開發專用的對焦模組?目前只有EOS5D MkIII/D800這個等級以上的產品才有,那話講回來,Pentax使用者願意負擔這個等級的價格嗎?
我也認為第一台FF應該是試水溫
功能要全面應該要等到第二台
至於會不會有第二台也很難說
要看賣得好不好,一切在商言商
看S的A環一付半死不活的樣子
不知道理光哪來的勇氣與信心
http://chinese.engadget.com/2015/02/10/ricoh-pentax-k-s2-dslr/
Ricoh 發佈了新增三個「首創」
1.宣稱 K-S2 是全球最小型的「防塵防滴 + 具備翻轉螢幕」的 DSLR
2.如同 DV 一般的 3 吋 92.1 萬點全翻轉式螢幕規格,也是首度在 Pentax DSLR 機型上出現
3.Wi-Fi + NFC 的無線規格




以上

Walt Yu wrote:
問題在於K-3有追趕...(恕刪)


這也很難說。畢竟現在是Ricoh當家,雖然P的相機部門已經縮減很多,但是如果K-S2上市後K-S1仍然在販售的話K接環產品線就擴充到三條;再加上如果135片幅機種真的如同預告在今年上市的話就高達四項K接環的產品,可以說是P前所未有的規模,或許P也已經做好相對應的準備了也說不定。

再說為了135片幅開發新的AF模組,然後再沿用到645片幅(或是反過來)都比讓645片幅與APSC片幅共用AF模組來得合理多了。頂多讓APSC片幅全面升級SAFOX 11或是來個更新韌體的小改款也就繼續撐下去了。不然K-S2怎麼還是用SAFOX X(K-S1甚至用更早的XI+)呢?

如果K135機的體積真的如同模型的話,我覺得AF感應範圍應該還是不會變大。因為比起N家最小台的D750來看,接環底部的空間還是相對小太多了。
管它是什麼超級世界霹靂無敵大狗鏡!便宜貨萬萬歲!
photographyblog

Pentax Lens Roadmaps

D-FA 大口徑ZOOM
可能有 24-70 / 28-100 / 18-36
定焦 50/2.8 Macro, 100/2.8 Macro WR
手動鏡 31/1.8(?) 35/2 43/1.9 50/1.4 (?) 77/1.8



byrianshih wrote:
photograph...(恕刪)


手動鏡在哪裡?
管它是什麼超級世界霹靂無敵大狗鏡!便宜貨萬萬歲!

masaka wrote:
這也很難說。畢竟現在是Ricoh當家,雖然P的相機部門已經縮減很多,但是如果K-S2上市後K-S1仍然在販售的話K接環產品線就擴充到三條;再加上如果135片幅機種真的如同預告在今年上市的話就高達四項K接環的產品,可以說是P前所未有的規模,或許P也已經做好相對應的準備了也說不定。

再說為了135片幅開發新的AF模組,然後再沿用到645片幅(或是反過來)都比讓645片幅與APSC片幅共用AF模組來得合理多了。頂多讓APSC片幅全面升級SAFOX 11或是來個更新韌體的小改款也就繼續撐下去了。不然K-S2怎麼還是用SAFOX X(K-S1甚至用更早的XI+)呢?

如果K135機的體積真的如同模型的話,我覺得AF感應範圍應該還是不會變大。因為比起N家最小台的D750來看,接環底部的空間還是相對小太多了。

K-S2是K-50的後繼機,這應該是很明顯的事情
DC watch的照片顯示這次CP+上Ricoh是同時展示K-50,K-S1,K-S2
再來我不認為有為了35mm開發新模組的主因是,如果有的話,這套模組應該已經用在645Z上了,645機身更新的頻率不像APS,645D和645Z以及底片時代所有AF 645機種都沒有專用的對焦模組,不是用APS的就是用35mm的,這是事實。K-S2和K-S1的對焦模組和K-3是三條線故意做區隔的,K-S1,K-S2雖然規格上與K-3的差異比過去中低階機身和高階機身的差距相比更小,但K-7開始的專業機有不少部分到了這一代還是沒有下放到K-S1,K-S2。

除非現在645 CMOS化後,更新頻率也要比照APS,否則前面的論述基本上都還是成立。
Walt Yu wrote:
K-S2是K-50的...(恕刪)


比起說「K-S2是K-50的後繼機」,我會用「K-S2填補了K-30到K-50之間的規格級距的空缺」這種說法。

「後繼機」在我的感覺上比較有C家的雙位數系列、三位數系列或是N家的百D系列這樣針對目標明確的使用者市場的產品。每一代的演進幅度都很固定,只要任何一個階層推出新機就可以大概推估其他階層新機種的大致規格。

但P的較低階這邊的產品規格升級幅度差異太大,而且不時有跟上位機種在規格上互有輸贏。更不用說P自己公布的機種家族老是令人跌破眼鏡。

這每次都會讓我想到某一篇訪談裡面P表示他們的產品雖然會做市調,但不少還是由技術人員覺得「啊,推出這種東西應該很好玩。」的另我感到噴飯的研發動機。


AF模組這回事我也覺得就結果來說共用APSC的機率比較大,畢竟645的裁切片幅都拿APS-C模組去用了,135片幅照辦煮碗自然也不成問題。但我私心希望還是能有更好的結果。而且距離645Z與K-3的發表也已經過了好些時間了。雖然這個例子有點久遠,但如果拿LX的開發時程來看,在檯面上看得到的產品之外另外組成專案小組去開發135專用模組也不無可能。
diffusionless wrote:
每一個系統都應該有自...(恕刪)
管它是什麼超級世界霹靂無敵大狗鏡!便宜貨萬萬歲!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