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作APSC片幅專用鏡啦!
FA是只指之前底片還活著時代開發出來的鏡頭,這些鏡頭由於針對135底片開發,所以
應該能用在全幅上,但實際上可能還是有差別啦,FA鏡影像有些會有紫邊不知導是不是
因為FA鏡不是針對數位機身開發的關係。
DAL的L就是最低階的鏡頭啦~~~你看KIT鏡就叫DAL 18-55mm,那他跟DA 18-55mm
有甚麼差別呢?基本上來說,應該都一樣,只是為了壓低售價,把金屬接環或是其他不
影響成像的東西拿掉而已。而FAJ的J是啥,我就真的不知囉!看四樓的銀大知不知道囉!
ED和AL是鏡頭裡面的特殊鏡片,ED是超低色散鏡片,AL是非球面鏡片,有什麼用呢?
不知道,反正拍出來自己滿意就好囉!
目前FAJ 75-300mm 應該也不是新鏡了,萬一二手的品像不好,那甚麼也拍不到囉!
我建議拿DAL 55-300mm比較好,這是數位專用鏡,市面上有全新的鏡頭流通,如果
沒有的話,就找DA 55-300mm,不過兩倍價格,然後鏡頭構造一樣,多個綠環而已。
K K wrote:
sigma 有好幾枝...(恕刪)
我認為這要看樓主是不是原廠控了。
Sigma目前有300/2.8、500/4.5兩支定焦與50-500/4.5-6.3、120-400/4.5-5.6與150-500/5-6.3三支變焦超望遠鏡頭(在台灣官網都有PK接環的型號,應該代表可以選購)。S的鏡頭一直以來在銳利度上都有很棒的表現,這個我想拍攝飛羽是個不錯的優勢,對荷包也比較友善些。
而且不管怎麼說,剛好補足P的產品線。
或許有人會說「要買副廠不如不要買P」,不過那種事情完全不重要——對於業餘玩家來說。能拍到東西比較重要,而且是用自己喜歡的相機。
管它是什麼超級世界霹靂無敵大狗鏡!便宜貨萬萬歲!
peterg wrote:
DA是指數位機身用鏡頭,目前測試只有部分DA鏡能用在全幅機上,所以就把DA鏡
當作APSC片幅專用鏡啦!
FA是只指之前底片還活著時代開發出來的鏡頭,這些鏡頭由於針對135底片開發,所以
應該能用在全幅上,但實際上可能還是有差別啦,FA鏡影像有些會有紫邊不知導是不是
因為FA鏡不是針對數位機身開發的關係。
DAL的L就是最低階的鏡頭啦~~~你看KIT鏡就叫DAL 18-55mm,那他跟DA 18-55mm
有甚麼差別呢?基本上來說,應該都一樣,只是為了壓低售價,把金屬接環或是其他不
影響成像的東西拿掉而已。而FAJ的J是啥,我就真的不知囉!看四樓的銀大知不知道囉!
ED和AL是鏡頭裡面的特殊鏡片,ED是超低色散鏡片,AL是非球面鏡片,有什麼用呢?
不知道,反正拍出來自己滿意就好囉!
目前FAJ 75-300mm 應該也不是新鏡了,萬一二手的品像不好,那甚麼也拍不到囉!
我建議拿DAL 55-300mm比較好,這是數位專用鏡,市面上有全新的鏡頭流通,如果
沒有的話,就找DA 55-300mm,不過兩倍價格,然後鏡頭構造一樣,多個綠環而已。
FA是35mm底片鏡頭,DA是APS-C專用鏡,D FA才是35mm數位適用鏡頭
把DA鏡放在底片機上看超出APS成像區域有沒有成像圈,藉此判斷是否是35mm可用,是不科學的論調
Nikon,Sony的35mm DSLR都設計成若使用DX,DT鏡頭會「自動轉換為APS裁切模式」,原因無他,鏡頭是按照「視角」去設計,一般講35mm焦段只是因為實際上的視角角度不好記憶,這就像35mm的FA*24視角是84度,DA*16-50的16mm視角也是84度,但不能因講焦段比較方便就忘了焦段只是「代稱視角」
N,S的35mm DSLR轉裁切模式的原因是這樣鏡頭才能「維持原本的設計視角使用」。Canon則是故意設計成EF-S鏡頭不能裝在35mm DSLR上。
如果未來Pentax推出35mm DSLR,DA鏡頭裝上去一樣會轉裁切模式,所以去意淫哪支DA鏡頭是35mm鏡頭是沒什麼意義的舉動,因為屆時勢必要推出新的D FA鏡頭搭配
DA鏡不是「當作」APS-C專用鏡,而是「就是」APS-C專用鏡,日本原廠官網上寫DA鏡頭是針對23.5mm x 15.7mm設計寫得一清二楚,只有兩岸三地的中國人才會刻意忽略事實,只接受自己的主觀投射。
只有Q系統的鏡頭是設計時就有保留使用更大感光元件的成像圈,因此才以數字命名不標實體焦長,DA鏡頭不是用01,02這些數字命名的,用Pentax的人就這麼一點,卻連這些正確的基礎知識都不能廣為人知,真是令人遺憾。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