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aka wrote:我是買DA 18-135,不過我沒比較過其他類似焦段副廠鏡的畫質所以無法提供這方面的意見(卻反而去比較了他廠類似焦段)。會買它主要是看上了他的防滴設計,希望任何時候接能放心拍照而已。但說真的我有些後悔,想說為何不再多存點直上DA★ 16-50/2.8。 如果要的是畫質&便利性(常用焦段+大光圈)的平衡的話DA* 16-50的確是不錯的選擇不過DA 18-135的便利性(焦段廣+輕便)還有可靠度(DC鏡頭馬達對焦快, SDM問題還是多了點)都比DA* 16-50來的好一點其實都是本家不錯的鏡頭都入手 沒有衝突啦~
tane1027 wrote:謝謝前輩的指導 我...(恕刪) 第一張有開閃燈嗎?因為看起來完全沒有陰影,後面又有些比較亮的綠色,所以我以為是在陰影內;第二張花蕊&花瓣後方有陰影就是順光,不管他是閃燈還是啥光。「三朵花都是同一朵」?你想說的是都在同一個地方吧?不管是人造光還是自然光都會有方向性跟質感兩種重要的性質,多去看看那方面的文章或是書籍會比較容易知道要如何拍出有「立體感」的照片。dc為何可以簡單做出壓光技巧,簡單的說dc並沒有實體的快門,他們沒有機械性能的限制,所以不需要特殊閃燈即可壓光。
masaka wrote:第一張有開閃燈嗎?因...(恕刪) 不知道耶~~大概那天天氣太差了 加上沒有好看的花 讓我拍得很沒信心看來DC拍照還是很有好處的耶~~ 而且怎麼拍就怎麼漂亮而且都很有立體感耶~~相對至下單眼景深虛化的程度需要很多時間練習才能拍出有立體感的照片..感覺上~哈這張最有立體感了在練習多重曝光的照片~~
我有一個小問題到底是星鏡比較好還是Limited鏡比較好例如說拿這兩顆比的話呢?FA 43mm F1.9 Limited 和 DA* 55MM F1.4今天拿了一下DA*這顆真的跟KIT鏡 有天荒地老的差別說!!可是沒用過L鏡 所以不知道感覺如何另外是不是L鏡只有出定焦而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