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

pentax Q (蓋一棟屬於Q的大樓)

葵花寶典的第一頁註明「欲練神功,引刀自宮。」意思是修練前必須先自宮,否則會立即慾火如焚,登時走火入魔,僵癱而死。

東方不敗曾曰:「我初當教主,那可意氣風發了,說什麼文成武德,中興聖教,當真是不要臉的胡吹法螺。直到後來修習《葵花寶典》,才慢慢悟到了人生妙諦。其後勤修內功,數年之後,終於明白了天人化生、萬物滋長的要道。」

轉貼維基百科裡的葵花寶典做舖陳,
其實是想表達內心的決心與期待.....
為了貼切的感受1/2.4吋感應元件崁進1200萬畫素的威力,
所以在入手1/1.7"的QS-1後不到三個月,又入手初代Q,
(現在網路拍賣網價錢全新過保單機不含鏡頭不到4千....)

初試的結果完全不失望!!
而不失望的原因是因為讚嘆現今做小鏡頭的科技與實力撐腰,讓這顆小感應元件能精準的去發揮它的每一畫素的威力!!
就如東方不所說的
「真的是在自宮之後,
才能明白天人化生、萬物滋長的要道。」

但,講真的還是不可能跟全幅機相比,

雖然如此,
但卻在未來燃起了對小感應元件可換鏡頭相機的無限期待.....



https://c1.staticflickr.com/5/4715/27941740509_879b8df6b6_o.jpg

如果愛Q系列的話,建議一定要入手Q7,自己覺得這系列中的最高傑作

QS1的動態範圍不如Q7,出色比不上Q,Q7有Q的優點,而且畫質更上一步

入手試過就知道了,用了會捨不得放手的

自己是 Q → QS1 → Q7

Q用的很滿意,所以買QS1,用了有點失望,然後比較Q7,入手Q7用了後,又買1台當備機,本來準備看Pchome雙鏡組會不會降價,但前先日子看,已經賣完.....殘念

雖然有入手LX10,但用了幾個月,還是把Q7再拿出來
Q系列其實很好玩,
它是兩款不同尺寸感應元件的承接,
像初代Q是1/2.4吋,
第二代Q7則是1/1.7吋
第三代Q10是1/2.4吋
到了第四代QS-1則是1/1.7吋,

感覺上就是隔一代在做銜接,
或許,也有可能是1/1.24跟1/1.7的演算方式就不同

從我手上初代Q跟QS-1去比較原圖,
發現兩台的畫素演譯確實不太一樣.....

會想再入手初代Q,
原因是初代Q當初的開賣樣張很大膽的使用了人像照,
那張樣張除了毛玻璃景深很鳥外,
其他倒是真的蠻可圈可點的......

且初代通常因售價高,
比較不會Cost Down而偷料

另一個原因是為了省鏡頭錢,

雖然1/1.7"的手動鏡頭隨便挑全組焦段(5支鏡)「只有全幅機一個普通光圈值自動標準鏡不到的價格」

但「大光圈的手動人像至遠距的旅行變焦鏡卻已經停產」很難入手,

反觀1/2.4吋卻很好入手,
「且價格只有1/1.7"的6-7成價」
在動不動F1.1~1.6的雞頭(小鏡頭)世界,
常常會忘卻F2.0以上的傳統光圈值的拍照SOP,

雖然景深很鳥,
但輕便為首要的我除了接單拍場子不得不出全幅外,

其實,我還蠻享受自宮(超小感應元件)攝影的世界的~

Q 系列的各代順序

好像是 Q → Q10 → Q7 → QS-1
耶!?
好像真的是這樣子捏,
原來我真的搞錯了~








  • 8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