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兩個價差不大 該選 k5 還是 k30

zihfu wrote:
K-30的價位跟功能讓我實在太想衝了~~


我是K-5的使用者,這個月去日本出差時有摸到k-30的展示機
只能說K-5用慣了,不太能習慣K-30那種輕飄飄的感覺...
還有,以前K-10跟K-20機背那些豐富按鈕+轉盤到哪去了?!
機背按鈕大量簡化的結果,感覺上機身等級跟我的上一台單眼(ist Ds)差不了多少...

不過防水很讚,顏色在同一種色系裡也有金屬光澤&消光兩種可以選
但非標準色的話是要等客訂才行

最後,如果價格相近又要我選的話,我還是會選K-5練臂力




謎之音:請問一下我的K-5可以送回原廠烤成消光白嗎?
K-5的重量比K20D還要輕,談不上練臂力吧

Pentax使用者應該不會說體力都比C,N,O,S來的差才是,但卻經常看到有嫌DA55-300、DA18-135「重」的
DA*60-250的體積重量也只不過跟C家小小白差不多而已......很多人經常嫌重,卻總是想要35mm DSLR.....

neko_shi wrote:
我是K-5的使用者,...(恕刪)


豐富的按鈕?轉盤?我實在不確定這是不是在說K10/20D。

K10/20D的操作介面基本上就是延續*istDs之後的設計:用Fn鍵來做各項設定而已,更不用說連*istDs上面有的獨立過片、閃燈模式按鍵,或是K-5上面的獨立ISO鍵這些在K10/20D上面都沒有。
管它是什麼超級世界霹靂無敵大狗鏡!便宜貨萬萬歲!
masaka wrote:
豐富的按鈕?轉盤?我實在不確定這是不是在說K10/20D。

K10/20D的操作介面基本上就是延續*istDs之後的設計:用Fn鍵來做各項設定而已,更不用說連*istDs上面有的獨立過片、閃燈模式按鍵,或是K-5上面的獨立ISO鍵這些在K10/20D上面都沒有。


哇塞,我Ds用了8年多還不知道Ds有過片、閃燈模式按鍵這些獨立按鈕...
那些都是要進Fn選單選的啦~~
至於K5的Iso...那是在機頂

至於背面轉盤&按鈕的消長,讓我們看圖比較快
這是K30D



這是K20D



你有沒有覺得K30D的背後就是有閃過那麼一絲絲的寂寞呢?

尤其是我很喜歡的那個很像大轉盤的對焦模式選擇鈕沒了
防手震開關取消也是讓人很傷心,因為我覺得那個要進選單選就很麻煩
雖然是為了防水跟降低成本,不得不拿掉很多比較不重要的開關(這些都是錢啊!!)

我想大家都同意K30D的外型真的漂亮...
但拿掉那些按鈕,就比較沒有給人"這是一台中階機"的感覺
觀念不同吧!!!

高階,按鈕也沒很多...



要不是這二台太貴,我才不會買按鈕太多的機子;看以前的底片機哪有那麼多按鈕!!!

銀★Club wrote:
觀念不同吧!!!
高階,按鈕也沒很多...


這兩個高階過頭啦~~~
拿這個比會不會太殘忍....?!

neko_shi wrote:
這兩個高階過頭啦~~...(恕刪)


唉呀,打錯,我要說的是元祖的*istD才對,真是…
管它是什麼超級世界霹靂無敵大狗鏡!便宜貨萬萬歲!
是說,都把ISO鍵獨立出來了,做在上面還是後面是問題嗎?問題是位置好不好吧?

至於說到寂寞,把「機背」的獨立包圍曝光鈕拿掉真的是讓人感到寂寞了些,想當年*istD把包圍曝光跟重複曝光做在一起整個超好用還是一整個懷念。

對焦模式轉盤我也認為大的比較好操作(比起K-5),但實際上是幾乎不會去用;撥動轉盤回到中央單點並不會比最多按兩下方向鍵快多少,更不用提那個實在是有些雞肋的相機自選模式。

防手振開關……好吧,我想我是老了、也懶了,所以就一直開著了,會想關掉的時候也就只有上腳架時,不過這時只要選兩秒自拍相機就會自動關掉SR外加反光鏡預鎖,倒也不會不便啦,我覺得。
管它是什麼超級世界霹靂無敵大狗鏡!便宜貨萬萬歲!

neko_shi wrote:
你有沒有覺得K30D的背後就是有閃過那麼一絲絲的寂寞呢?

尤其是我很喜歡的那個很像大轉盤的對焦模式選擇鈕沒了
防手震開關取消也是讓人很傷心,因為我覺得那個要進選單選就很麻煩
雖然是為了防水跟降低成本,不得不拿掉很多比較不重要的開關(這些都是錢啊!!)

我想大家都同意K30D的外型真的漂亮...
但拿掉那些按鈕,就比較沒有給人"這是一台中階機"的感覺

要比不能跳著比,K-7就已經取消了K20D上獨立的SR開關,K-30當然不會有

甚至K-7也取消了K20D上的肩部螢幕照明燈按鈕,你只能在選單裡選總是開著或者總是關閉,K-5也只是多了可以調亮度而已,說穿了還是沒有獨立照明按鈕可按好用,可是你有的選擇嗎?

而K-30終究等級比K-5低,因此對焦點選擇模式轉盤取消是合理的。不過通常AE-L和AF鈕在中階以上的機身會獨立成兩顆按鈕,K-30只有一顆,這通常是入門機的設計。K-30其實整體上是一部分用K20D這個等級的設計,一部分用K-r的設計,畢竟過去簡化成K-5與K-r,現在變成K-5,K-30,K-01,如果不做些區隔會影響專業機的銷售,因此如果有人覺得K-30的操縱性不夠好,那說穿了就表示你需要的是K-5。

Walt Yu wrote:
K-5的重量比K20...(恕刪)


就是因為體積與重量~ 俺根本不會去買是否出FF機身! APS機身真的有重量與體積的優勢。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