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建構二號系統 ─ Pentax K-5

感謝各位的熱心回覆,雖然早上有把握一小點時間試拍了一下
無奈隨後就殺到高雄上了半天課,回來後又第一次摸PDCU很不上手
明天再一併送上照片和回覆,現在得先去睡了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先來回覆一下關於DA 21/3.2的爭議

在實際使用之前,我對於這顆鏡頭的初步概念只能從各大網站的評測和其他網友的貼圖得知
以一顆68度視角(接近FF 32mm),而最大光圈f/3.2的鏡頭來說,這鏡頭有幾個光學上問題
1. 週邊解像力較弱 這部份是否有受到像場彎曲的影響會需要實際測試才比較清楚
2. 變形抑制稍差 只能說DA 15/4的變形抑制太好了,但跟我以往用的FF 35mm來比是沒明顯差別
3. 彗星像差太強 以f/3.2來講實在是明顯了點,大部分的鏡頭縮到這光圈應該都不明顯了
4. 像散(astigmatism)太強 根據Lenstip的測試MTF有超過20%的差距,印象中超過10%的已經很少

我以往常用的是ZF 35/2跟35/1.4,相近的視角免不了會跟它們比較
當然如果我只看到這些缺點我就不會買這顆鏡頭
以非常輕便的體積重量能夠提供中央畫質很不錯的小廣角視野,這就足夠讓我掏錢了
(話說回來,K接環在這視角的選擇也不多)

至於遮光罩的部份是我太武斷了,我會把前言收回
如果實際使用我發現這顆鏡頭的抗光性不符我預期,也許我會弄片43mm的保護鏡來把遮光罩裝上
不過我也認同如果設計成DA 15/4的伸縮式會更方便一點

以下先貼一些試拍照,全都是基本設定PEF轉JPG,NR/鏡頭修正全關
使用感想後續再補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Horology wrote:
先來回覆一下關於DA...(恕刪)


這顆鏡頭拍出來照片的立體感真的很傑出
續貼~ (為什麼在機身上都已設定NR全關,進了PDCU還是會出現"抑制偽色彩訊號"被啟用?)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續貼,帶出門吃早餐 15151515151515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第一階段的試用主要是窩在家裡雜拍,對象以貓為主
1. 對焦速度不差,但光線不夠的時候啟動會較慢
2. 對焦準度大致不錯,但逆光的時候有幾次對焦失敗的情形
3. K-5的觀景窗對眼鏡族很不友善,可惜了100%的視野率
4. TAv模式是不錯的概念,除了大太陽下可能會爆掉外還滿適合初學者使用
5. 高ISO以目前的水準來說仍然不錯,我已經是NR全關,有幾張還是曝光不足硬拉回來
雜訊仍在可接受的範圍;當然最好還是控制在ISO 3200以內
6. 自然模式的色調平實耐看,鮮明模式則較討喜卻又不至於過火
我想以後大多會先套用鮮明模式為主,再視情況調整
7. LV對焦速度比我想像中好,雖然沒有翻轉螢幕,但還是提昇了一些拍攝彈性
8. 雖然先前有提到DA21的測試數據並不是非常漂亮,但大多情況並不會讓人覺得解像力不足

第二階段是出門探視家人,情況倒有很明顯的不同,下回待續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K5最近價格降了不少,看來不少人都再次
注意到這台不算新的機子!
接下來的測試照都有開啟變形修正並改套用鮮明色調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關於LE系列鏡頭的數據,原廠的說法是:
LE鏡頭並不以修正像差為首要目標,而是追求「表現」、「味道」的鏡頭,所以會有若干較明顯的像差。
管它是什麼超級世界霹靂無敵大狗鏡!便宜貨萬萬歲!
masaka wrote:
關於LE系列鏡頭的數...(恕刪)


一些所謂的「特色」、「味道」的確是不完美的光學表現來的
而還有一些我自己覺得是虛無縹渺的「XX感」就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我個人是可以接受為了縮小體積重量而在性能上有些許妥協
況且測試的數據差異並不見得會完全顯現在影像表現上
更別說測試方法本身就有限制在,而有些特質也不容易量化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