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y wrote:
馬克兄
12-24跟18-55你真得分不出色彩嗎? 這樣我會沒有敗12-24的慾望阿
maveicrk兄上次的瑞士遊我可以感覺到這兩支發色不太相同,第一次看完12-24再看18-55會發現色彩怎麼變差了,但多看幾次會覺得差不多
啊...買鏡頭應該不是只看色彩吧,如果不看焦段......那12-24不就和50-200一樣了...
我想12-24重要的是他的焦段,廣角的東西,差2mm,那個視角看起來就不一樣啊!
這也是為什麼我感覺12-24有他的價值,因為(好啦,我知道maverick你聽過了),先去除畫質和光圈,他等於是有5顆定焦鏡的焦段啊!
12mm ( 換算後是18mm )--->可帶大景,拍建築好用,人像方面也可拍很有空間感的作品喔!
14mm ( 換算後是21mm )-->可拍人帶景,拍建築變形比較不嚴重,拍風景也可很有氣勢
16mm ( 換算後是24mm )-->拍人帶景最佳的焦段喔!室內拍照也好用
18mm ( 換算後是27mm )-->街頭抓拍或是小廣角拍人抓區部特寫的焦段
24mm ( 換算後是36mm )-->人像特寫或是街頭重點抓拍的好焦段
廣角的張力,不是你多走幾步就可"走"出來的,12mm感覺有多少,就是有多少,而且超廣角鏡頭本來就難做,說實在也很難叫他便宜到那.所以...他還是有他的價值啦!
但如果你用不到那麼廣,真的買這種鏡頭也沒用啦........我是這樣感覺啦,我還感覺16-45的視角變化上比12-24多呢,因為12-24即使到24段,還是有小小廣角的感覺,不是完全的平面,如果你把16-45拆開分析,你就會了解.
16mm ( 換算後是24mm )-->拍人帶景最佳的焦段喔!室內拍照也好用
18mm ( 換算後是27mm )-->街頭抓拍或是小廣角拍人抓區部特寫的焦段
24mm ( 換算後是36mm )-->人像特寫或是街頭重點抓拍的好焦段
28mm ( 換算後是42mm )-->42mm才是135系統的標準鏡焦段,拍人街頭抓拍好用.
35mm ( 換算後是52.5mm )-->可當50mm標頭來用
45mm ( 換算後是67.5mm )-->半身散景或是景物特寫的焦段
16-45可是含著從擁在廣角張力的24mm到可拍散景特寫的45mm,視角變化可就多了,當然你也可把18-55拿來分析啦,不過就我個人而言,多那小廣角對我比較有用囉!
我想變焦鏡在分析時,色彩雖然重要,但如果沒有像DA和FA有那麼大的差別時,其實焦段的分析用法還是比去看他色彩來得重要一些,別忘了,變焦鏡中間的焦段也可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