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在台的冷門PENTAX K-70 極簡陋開箱


Peniz Chang wrote:
恭喜入手冷門單眼,...(恕刪)


其實更早之前是在看LYTRO ILLUM光場相機,好像更冷.......
我的第一部DLSR也是PENTAX
K100D
還躺在防潮箱中
期間變心一下下
跑到C家
後來還是乖乖回來P家了
K100D-K7-40D-XE2-K3
現在是XE2&K3
頭很少
最近入手一管二手的18-135WR
丈母娘的M42 1.8/50
前陣子撿到便宜的紅標70-210
快8年的S17-70
沒了!!
定焦的毒能不碰就別碰
我是很後悔賣掉FA35的~~~
恭喜入手新機,我之前用過一陣子K-S2,基本上18-55RE那顆的表現確實不佳,可能是PENTAX自己也知道,所以目前K70都是配18-55或18-135。

基本上K70就是把K3II的感光元件下放,所以表現自然不差,且就防塵防滴方面,P家的表現一向沒讓人失望過,國外媒體試機都是整台拿去水裡沖,所以日常使用是絕對沒問題的~
daftbear wrote:
恭喜入手新機,我之前用過一陣子K-S2,基本上18-55RE那顆的表現確實不佳,可能是PENTAX自己也知道,所以目前K70都是配18-55或18-135。



18-50 RE 不論 DA 或 HD 版本, 他們的光學構成 跟18-55 WR 及 DAL 18-55 WR 是完全一樣的, 理論上他們的成象表現也是完全一樣.

只有 HD 18-50 RE 因為 HD 鍍膜在發色及抗耀光的表現有點不一樣.




daftbear wrote:
恭喜入手新機,我之前用過一陣子K-S2,基本上18-55RE那顆的表現確實不佳,可能是PENTAX自己也知道,所以目前K70都是配18-55或18-135。
基本上K70就是把K3II的感光元件下放,所以表現自然不差,且就防塵防滴方面,P家的表現一向沒讓人失望過,國外媒體試機都是整台拿去水裡沖,所以日常使用是絕對沒問題的~


http://www.ricoh-imaging.co.jp/english/products/k-70/

日本是賣單機身和DA18-135配套鏡頭,看起來你說的搭配法是台灣代理商自己搭配的吧?簡單說會配DAL18-55只是因為成本和銷售考量,DA18-50WRRE畢竟比較貴,搭起來賣的價格只會比現在貴。而且DAL18-55WR有可能庫存太多,就像台灣代理商還有搭售DA40XS,搭起來一起賣順便銷庫存。

至於兩顆鏡頭的光學設計來說,鏡片看起來應該是一樣的,只是18-50濾鏡口徑較大(購買濾鏡可能貴一點),而且廣角端光圈縮減,望遠端視角縮減,近拍距離增加5cm導致最大放大倍率變小,而它用HD鍍膜取代舊的smc鍍膜,鏡頭不用時可以縮短體積,內建DC馬達。除了攜帶性和鍍膜或許比較好以外自動對焦比較安靜,其他像是價格較貴、光圈和變焦範圍縮減以及放大倍率縮小都反而較差。
抱歉,我的回應可能太武斷了,造成困擾請見諒。

我個人的K-S2是搭配18-55RE的公司貨,當初會購買就是衝著K-S2 + 18-50RE的小巧體積、良好畫質、防塵防滴,但不知為何,我那顆18-50RE接在K5跟K-S2都彷彿有層霧在照片上,在晴天時尤其明顯.....

當時購買也是想說鏡片結構都一樣,既然我18-55WR覺得還不錯,那18-50RE應該也是不會差到那去,後來是想收18-135WR來搭配K-S2機身,但後來朋友說想玩,就出給他了.....


daftbear wrote:
抱歉,我的回應可能...(恕刪)


我有把玩過RE鏡頭,但總覺得哪裡怪,應該是我的手指短又粗,總之就是手矬,剛好DAL18-55WR我比較順手,就順勢習慣它吧~!!

Tony懶得動 wrote:
http://www...(恕刪)


買之前有先上過日本RICOH網站看,
的確只有看到DA18-135mm的組合,

而配DAL18-55mm的組合,只看到台灣,香港,大陸才有在賣,原因不知為何?
因為DA18-135的套組價格比DA18-55高,如果只進DA18-135的套組的話大概賣不了幾臺。
銀色塑膠感好重...不知黑色的會不會好一點...
台中不知哪有實機可以操作看看...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