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D7000出來了,K5會降價嗎?

s846129 wrote:
我所謂的定位是指價格,上面價格一目了然,在日本的確是價格的確是定位在差不多的等級。
但是台灣呢?????
性能當然是 K-5 比較好,但是在日本價格差不多的兩台,台灣感覺卻差了一個等級,可能還不到一個個等級啦
但是價格至少差距5000元台幣是真的。 日幣定價只差 1800 元,台灣差至少 5000 元,合理嗎???
還是最近日圓狂升,所以這差價合理???
還是台灣是用機身性能來決定價格帶???
因為K-5比D7000強,所以理所當然比他貴這些價格??? 那日本的價格是什麼???

我回一下 Walt Yu 大大,我很喜歡 Pentax 的發色,所以我也不考慮別家,
所以就如你所言,我非常有可能會買現在我覺得很划算的 K7
但是國外差不多價格的兩台,在台灣有這樣的差距,你還會覺得合理,我覺得真奇怪
難道你希望 Pentax 的東西都賣的貴貴的,然後塑造成所謂的有錢人品牌嗎???
說真的用過 Pentax 的人,其實大都會很喜歡 Pentax 的相機,由其是他的發色讓人很喜歡
但是為和台灣不想辦法降低人買的門檻呢???

價格只是一個參考,那是不是如果K-5上市價比K-7還低的話你也會認為K-5跟D90同級,D7000還比K-5高一級?

台灣跟日本差多少錢何不合理,坦白講你看不到代理商的進貨成本價,也不知道他們利潤多少,日本定價可以參考,
但並不等於原廠會考量各國的物價差異去調整給代理商的成本,讓代理商也能賣到跟日本一樣的價位,就像Nikon版也是一票人在罵D7000公司貨太貴,這不是一樣的道理嗎?

還是那句老話,對公司貨的價格不滿意的話還有水貨可以選擇,如果總代理是大家網路上罵一罵就會變成你所期望的那樣,那他們早就變了吧。

我可沒說只有公司貨才能買,水貨就不能買,價錢的事情如果你之前就有看PFC,就可以看到FA31跟FA77漲價前三天兩頭人在嫌貴,結果等漲價後發現FA35漲得幅度更多卻反而心甘情願地花更多錢去買FA31了,這不是很奇怪?之前便宜的時候老嫌貴,要等漲價了才買的下手,這不就說明了很多人對價格的要求縱使不合理他們也不覺得,東西漲價了他們才意識到原來他們的要求太超過,現在在不買以後搞不好更貴,於是終於出手了,你說這要怎麼解釋?

之前K-7難道不就是因為賣得「不夠貴」,所以老是被拿去跟D90和50D比,現在K-5賣的「有夠貴」,就沒人不當它是旗艦機了,某種程度上來講消費者水準還要靠漲價才會有所提升,如果FA31不漲價,那是不是還有一票人繼續忍著不買然後經常在網路上嫌貴,漲了價會買的就都買了,如果你是原廠,你會不漲價嗎?

至於你講的門檻的問題,說穿了代理商不分品牌只要消費者不滿意,過多少年在看還是一直都是這樣,你如果有興趣,不仿主動跟代理商反應,如果富堃定價是大家這樣講一講就會定成讓大家都滿意的話他們早就讓大家都滿意了吧。

Walt Yu wrote:

價格只是一個參考,...(恕刪)


我想你離主題了,
我的主題是想討論在日本售價差不多的兩台機器,為何來到台灣會變成這樣,
而且如果以日本售價來看,今天D7000價格出來了,是否 K-5 有可能跟進???
我只是想討論而已,我是不知道你為什麼要替公司捍衛價格?

你水貨的建議,我想我要是想買 K-5 現階段是絕對會買水貨了^^
至於你說的反應的問題,我昨天已經去過富堃總公司反映了。


s846129 wrote:
我想你離主題了,
我的主題是想討論在日本售價差不多的兩台機器,為何來到台灣會變成這樣,
而且如果以日本售價來看,今天D7000價格出來了,是否 K-5 有可能跟進???
我只是想討論而已,我是不知道你為什麼要替公司捍衛價格?

你水貨的建議,我想我要是想買 K-5 現階段是絕對會買水貨了^^
至於你說的反應的問題,我昨天已經去過富堃總公司反映了。

我沒有替公司捍衛價格
說穿了很簡單,為什麼會差這樣,只有富堃才知道
富堃又沒有派駐業務在網路上負責回文
你說誰會知道呢

至於K-5跟進,你可以多研究一下各品牌的機種價格跟進對手的有多少,就知道了。
每個國家的代理商銷售策略本來就不一樣
如果都是同一家代理的
你說他為什麼跟日本價差那麼大那還有道理
可是代理商就不一樣啊...
不過nikon出新的pantax就要降價這不是很奇怪的理論
那iphone出新的其他品牌也要降價打她嗎?
pantax市佔已經不高了怎麼打低價戰

不用想了,上K-7吧~ 除非你很在乎高iso表現~ 不然我覺得差異不大,特別是你用RAW檔拍時。

如你所說3萬元對上5萬.....這2萬的價差你可以買一支17-70 or 準備要出的18-135,何樂而不為。

永遠經典的話,早買早享受,晚買有拆扣。不用想太多。


另外~ 小弟近期也升k-7了,因為便宜多了,而且我也覺得夠用。連續玩了3台的pentax入門機,真的不愛五面鏡的觀景窗,看久我的眼睛會痠啊~ 所以換又大又亮的五菱鏡才是小弟主要升級的目的之一。
jameschang0228 wrote:
所以換又大又亮的五菱鏡才是小弟主要升級的目的之一...(恕刪)

越專業的攝影師越瞭解100%觀景窗視野率的重要性
K7那個非常接近真實100%視野率的五菱鏡觀景窗是我覺得P家非常誠懇的地方
經過國外相機雜誌實測,K7的觀景窗有99.x%視野率(實際上非常接近99.9%)
而其他多家也標榜具100%觀景窗視野率的機身實測結果都低於標示規格甚多
大多只有97.x~98.x%,這其中不乏與K7同級甚或更高級的機種
那些廠牌裡只有機皇級機身才真正具有K7觀景窗視野率的規格水準

要達到真正接近100%觀景窗視野率牽涉到相當高的光學技術精密度
而光學技術精密度卻是影響整台相機成本極高的一部份
這也是為什麼高檔鏡頭都要那麼貴的原因
或許這是拜HOYA的光學技術背景加持所賜

sam198162 wrote:
越專業的攝影師越瞭解...(恕刪)

現在的人有LCD
誰還在乎這個呢?!
我是爬很久以前的文才發現
以前的人買SLR
視野率是第一個分辨高中低階機身的因素
只能說
時代變囉
您看看站上在比較機身的時候
有幾個人提到這點?
就算提到這點也不知道這有啥好

100%觀景窗視野率只是噱頭吧
沒100%拍不出好照片嗎?當然不會
富堃定價太高才是重點吧
銷量沒預期好自然會降價的
大家等吧
cetranet wrote:
現在的人有LCD 誰還在乎這個呢?!...(恕刪)

tony16 wrote:
100%觀景窗視野率只是噱頭吧...(恕刪)

我前面強調的是100%視野率的五菱鏡觀景器是很費成本的
100%是極限,不能超過,超過就意味著失敗
就像在長桌上玩推啤酒杯遊戲,推越遠分數越高
但是如果力道過猛推過頭,啤酒杯從桌緣末端掉落就是零分
100%視野率的五菱鏡觀景器製造難度就在這裡
P家卻能在K7這種價位的機身上展現這個能力與誠意是相當不簡單的
K7也有LV,那又何必弄個真正非常接近100%視野率的五菱鏡觀景器?
不在乎的人當然有,但是在乎的人相信也不會很少
不然高階相機也不會繼續花成本在OVF上(好的OVF成本遠高於EVF)
你不在乎,其他家的使用者可是有許多人在乎得很: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44&t=1387744&last=22127626

另外我整理一些網友關於EVF或LV與OVF比較的過往討論:
EVF或Live View很致命的缺點之一就是顯示反應慢
簡單的說:
EVF: 光 -> 鏡頭 -> 感光元件 -> 數據處理 -> EVF -> 眼
OVF: 光 -> 鏡頭 -> 反光鏡&菱鏡 -> 眼
當處理器沒這麼快時,EVF或LV顯像會有時差,這在手動對焦及追焦時會有嚴重問題
轉動對焦環對焦,準焦時影像還在處理中,等到顯示到EVF,這時對焦環已經轉過頭
EVF或LV長時間使用CCD/CMOS會過熱,過熱的副作用"噪點"當然也就少不了,另外電池也耗得快
EVF或LV在持續更新影像的能力也不能和OVF相比,常會影響到拍攝者的判斷
高光一片死白、夜拍一片黑外加雜訊,是目前EVF或LV的通病。

解析度..92萬/144萬畫素LCD解析度已經很高了,即使Epson已發表236萬畫素的EVF元件,跟你要拍的18M/2xM照片相比像素還是太少
更新率..60FPS已經算了不起,但跟光速同步的OVF相比天差地遠
而且前面說過LCD解析度越高,影像處理速度越慢越吃力
數位訊號的處理速度目前是否進步到肉眼完全感覺不出來就不知道了

純光學產生的影像
其色彩和空間感以及反應速度不是電子化的影像所能取代
至少目前的科技還無法完全做到
照片再怎麼逼真,錄影再怎麼高畫質,電視再怎麼高傳真
始終無法完全呈現現場肉眼所見(純自然光學)視覺效果
EVF/LV和OVF的差異就很類似上述的例子

EVF/LV的視覺效果也許日後可以逼近OVF,但不可能超越,運用功能的擴充倒是很值得肯定
例如EVF/LV可以顯示的資訊比較多,然後在拍照之前就能預覽白平衡,也便於特殊角度觀景都是便利之處
但EVF/LV還是有相當多的問題有待克服,
所以我大多時候會選擇把觀景構圖這個動作留給最單純,沒有解析度和反應速度不足加上色偏以及暗處雜訊滿天飛問題的OVF
抱歉...我還是習慣用觀景窗!
不習慣用LV...
感覺用觀景窗拍時,
拿起來會比較穩!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