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Pentax K10D 實拍換機?尋找''乾靜的模糊景深'' 與 ''乾淨的畫質''... 原圖見真章!

阿婚 wrote:
http://www...(恕刪)


銳利度後製大量有吧!
阿婚 wrote:
http://www...(恕刪)


原圖就代表冇銳利化嗎?你一廂情願這樣想吧,原圖都可以銳利化吧!

本人覺得。
不错的一台机子!k10d好还是d80好呀!
不小鑫 wrote:
不错的一台机子!k10d好还是d80好呀!

都很好










以我自己使用D5D/A100的經驗
如果夜晚暗處拉外閃輔助對焦
整個對焦過程會拉長到數秒之久. 不過最終合焦成功的機率還算ok
算是堪用

但與Dynax7相比
Dynax7暗處啟動對焦輔助燈. 合焦時間也僅拉長到1.5秒左右
不論是機身內建或是外閃上的輔助燈都一樣
若是5600. 其輔助燈照明範圍可以涵蓋Dynax7的九個對焦點
等新鏡頭推出後再來定論K10D
通常千萬畫素的DSLR對鏡頭的要求特別嚴格
樓主用的是DA 18~55mm的鏡頭
各位都以這顆KIT鏡來定論K10D的畫質我想這似乎不怎麼妥當吧
這棵KIT鏡一直以來都是裝在僅600萬畫素的ist*D系列及K100D上面
本來就不是設計給千萬畫素的相機使用
所以說樓主發表的測試不能說是絕對但可以接受(指K10D的性能)
只能說K10D還有待發揮的空間在
目前是因為器材上的限制而無法發揮出K10D本身的性能

再來是ISO的純淨度
P家的賣點是豐富的層次感與特有的色調
而這個賣點就是出自於大家所稱的雜點所構成的
這不是我講的是官方於訪問的時候所講的
如果不喜歡那也沒辦法因為每個人的所好不同嘛
氾不著因為ISO不純淨就就對K10D搖搖頭
講難聽點或白話點 (請P家人別動怒,不爽可以私底下PM幹我)
ISO不純淨就是P家的賣點
就因為這個的關係造就了P家獨一無二的層次感與特有的色調感
雜點是他(P家)刻意保留的
若希望他們能在高ISO下能保有純淨度我想這樣很難吧
畢竟這有點違反他們原有的設計宗旨



結論
如果說畫質可以單靠鏡頭來彌補的話
K10D其實也滿好用的
有些觀點想要點出來

使用中階機身,並沒辦法把kit鏡的效果變好,甚至表現是比搭配 K100D 差
容後解釋

用kit鏡頭,來測K10D機身的成像效果,是不是有些盲點呢?
測測跟鏡頭較無關的操作手感倒是滿有參考性

舉例來說
依我手上的器材來看,用100%放大圖來檢視
(一定要強調一下,100%放大是很嚴苛的,縮到一般觀看大小,很多問題都消失了)

6mp的 *ist DS,用 ISO200 搭上 (DS最低ISO是 200)
1. DA 16-45mm
不管怎麼調,幾乎是不會銳利的,遑論 樓主用的還是 kit 鏡
且加上 CCD 是千萬畫素,鏡頭的缺失是會被增幅的喔

2.搭上 DA21 Limited, 我都不甚滿意了. 比變焦鏡好,但細節仍有點油畫感.

3.換上 FA43 Limited, 合焦處的物體,邊緣模糊感輕微,顏色轉折的油畫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顆粒感. 畫質的純淨度與銳利感就有明顯提升

由此可以知,
即使是 6mp的機身,就算用上 DA21 Limited 都還摸不到 6mp 機身的底線
那用 千萬畫素的 K10D 搭上 kit鏡, 到底是在測鏡頭的底線,還是機身?
如果要找所謂放大100%觀看,又能有 "乾靜的模糊景深'' 與 ''乾淨的畫質
至少客觀條件要充足,光線充足,鏡頭夠好,ISO不能太高,對象不能晃動..等等
不然有非戰之罪的感覺

此外,許多張測試照中,快門速度都很慢
到底是有稍微搖晃,還是真得銳利度不夠? 不上上腳架,真的無從得知
且拍攝對象 是否保持靜止?
尤其是拍貓的,有張甚至是貓在移動中拍的
快門不夠快的情況下,根本凝不住動作,所以難以判斷是相機鏡頭問題,還是單純物體移動造成
如果要用相片內主體之外的物體來判斷銳利度也不準,因為那根本不在合焦距離

針對無關鏡頭的操作方面
P家對焦一直比不上C跟N,並不是新聞
所以 K10D 的對焦能力是要跟誰比,也是見仁見智
還是大家期待 K10D 應該要一舉進步到 與C跟N中階的機身 接近? (應該比入門機身都好吧?)
何不想想這期待的合理程度...

暗處對焦,記得找有反差的地方對,就算光線明亮,如果對焦點放在沒有反差的位置也對不到焦的
若注意這點,並沒有你說的那麼離譜才對
除非K10D對焦比我的 *ist DS 還糟? 不可能吧

無從說 K10D 是否讓人失望
但不符合您的期待是確定的

只是從你判斷的方式裡,多少有些非戰之罪的疑慮
Who needs a lifestyle-statement SUV?
阿婚 wrote:
http://www...(恕刪)


測試的這兩顆分別是

Pentax FA 31mm F1.8 Limited 與 Pentax FA 43mm F1.9 Limited

前者是以
高層次感 (黑白底片更可易見, DSLR上就...比較不這麼明顯...)

在P家鏡頭群中位於幾近無敵的抗耀光性能 為特色

P家的 SMC 與 鏡頭構造 讓很多Pentax鏡頭有很良好的抗耀光, 31LE 更是其中的經典

但是如果在DSLR上以銳利度來比較, 靠近同焦段的 Pentax FA 35mm F2 AL 更勝一籌
更重要的是一顆新品公司貨萬元有找 (前陣子萬元還能再加個B+W MRC UV ~^^)

後者是以
豐富且鮮艷的色彩 與 世界最大光圈的135片幅AF小巧餅乾鏡為賣點

但是相同的, 如果只單看全面的銳利度, 在DSLR上也有Pentax DA 40mm F2.8 Limited 更勝一籌

價格跟FA35 F2一樣, 也是萬元有找的鏡頭, 還加上世界上DSLR中最輕最小的AF交換鏡頭

可能定焦鏡對於Pentax是個很重要的特色
所以也有蠻多可供選擇的
同(類似)焦段可以依不同的使用情況or喜愛, 來選擇自己需要的鏡頭

如果只論50這個焦段,Pentax光有自動對焦的就有
F系列 50mm F1.4/50mm F1.7 與 FA系列 50mm F1.4/50mmF1.7/43mm F1.9
同規格但不同系列的鏡頭就有其特色, 所以...其實如果都玩的話Pentax也是很敗的系統阿..

以上資訊給各位朋友可以參考一下~
看了大大們的經驗分享,小弟想在這裡提出一個看法,讓大家想一下。
小弟目前使用的是D80,正好是此篇文章中的對手機種,鏡頭則是搭sigma 17-70,我想很多D80的使用者,除了這隻鏡頭外,另一個選擇就是原廠的D70S kit鏡,因為看到上面的討論說K10D的畫質不好有部分原因需要歸於kit鏡,想問問大家是,同樣是kit鏡,nikon 18-70mm AF-S在D70S or D50(6百萬)以及在D200/D80(千萬畫素)上的差異會有如此大的表現嗎??
Sigma 17-70在不同畫素的機身上表現也會有差異嗎?
關於對焦速度這一項,大家都會把新機種拿來跟舊機種比,甚至不同廠牌互比,以及低階vs.中階比較,君不見之前有一堆討論是Canon 400D vs. nikon D80,Canon 400D vs. canon 20D/30D,nikon D80 vs. nikon D200..etc之類的,畢竟K10D定位於中階機種,我想大家都把它的對手鎖定在canon 30D/nikon D200,這也無可厚非啊!既然這樣,那大家會非常考慮K10D對焦速度也是很合理的。
小弟初入DSLR,只是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中階機種就該有中階機種的表現,會買中階機種的朋友,考慮的也會比我這種沒經驗的多很多,最後,感謝開版大的K10D心得分享。
原發文者所提到的畫質渙散我怎麼想都是鏡頭的問題,因為焦外成像是屬於鏡頭成像的責任。CCD是不會影響散景的形狀的,不然每支鏡頭裝載DSLR上面都能有STF的效果了。

測光方面我無法得知拍攝現場狀況是如何,不過我想說「測光並不是把每個畫面弄到實物18%反射率的亮度就叫做測光穩定」。測光系統演進到現在還必須考慮是否能還原現場光源的氛圍。

nishida124,並不是叫做「kit鏡」就能拿來一起比,而是找近似規格的產品來比較。像是Nikon 18-55/3.5-5.6或Canon 18-55/3.5-5.6。

D80、Alpha100也都已經推出一段時間了,M01上面也有不少時拍照片。大家應該多看看,互相比較而不要圍繞著原發文者的照片來討論。不然我覺得也不會出現什麼結果。
管它是什麼超級世界霹靂無敵大狗鏡!便宜貨萬萬歲!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