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Pentax的發色比起N及C來很有特色 到底是輸在那裡?


ssli9527 wrote:
我原文指的不適合比較,完全沒說價格,價格是你不知道從那邊想出來的。

120系統連鏡頭都不同,畫質特性更是差很多,我才說不能比,但是你似乎

堅持同樣都是拍出照片,所以可以比較,那我根據你的想法,去比較所有

拍照功能的產品,讓你能思考不能比較的重點在那裡...可惜你心中還是只

有價格。

C、N、S把APSC當做35MM的次系統這倒是第一次聽到,該不會又是以價格去

推論吧?事實上C、N、S是靠APSC規格的DSLR賺錢的,一堆人病態的推FF,但

如果他家只有能力做好一種片幅,那FF絕對是第一個被幹掉的規格。

這不就再次印證了你的比較基準點在奇怪不過了,既然不是價格,那同級同規格的為何不能比較?

C,N,S如果對APS-C的發展也有那麼用心的話,C,N就不會只有35mm的70-200f2.8,而APS的50-135(150)就都只能給副場賺了。S更是明顯,C有EF-S17-55f2.8,N有AF-S17-55f2.8DX,P有DA☆16-50f2.8,S只有浮動光圈的DT16-80f3.5-4.5ZA

這種解釋你之前沒聽過,但如果你認為不成立請敘明不成立的理由,而不是自己一下扯Phase one,一下又要扯lomo跟照相手機,然後一直說你看的出「畫質特性」的差異,別人看不出來。難道你敢說C,N,S扣掉35mm鏡頭,光比APS-C的話,C,N,S的鏡頭群跟P比起來還是C,N,S數量多嗎?

Walt Yu wrote:
這不就再次印證了你的...(恕刪)


不考慮同級同規格的比較我也順你的意比較了呀~啊就照相手機王道不是??

你一些觀點的推導及提出實在有很大的....有點小問題,也不是很符合現實

狀況,套用你的想法,很多事物會得到的答案就顯的荒謬了。

例如:台灣父母如果有很用心培養小孩的話,台灣早就是世界第一強國了,現

在台灣不是世界第一強國,所以很明顯台灣人的父母只會吃飯不會教育…

這樣的例子能否讓你知道問題在那裡?

個人與人討論只為學的到東西,如果只是邏輯上非A即B的詭辯就不奉陪了。



Walt Yu wrote:
這不就再次印證了你的...(恕刪)


不考慮價格的同級同規格比較我也順你的意比較了呀~啊就照相手機王道不是??

你一些觀點的推導及提出實在有很大的....有點小問題,也不是很符合現實

狀況,套用你的想法,很多事物會得到的答案就顯的荒謬了。

例如:台灣父母如果有很用心培養小孩的話,台灣早就是世界第一強國了,現

在台灣不是世界第一強國,所以很明顯台灣人的父母只會吃飯不會教育…

這樣的例子能否讓你知道問題在那裡?

個人與人討論只為學的到東西,如果只是邏輯上非A即B的詭辯就不奉陪了。

PENTAX連645D上的大型44×33mm感光元件都有
作135全片幅DSLR照理只是想不想做的問題

135全片幅機在全球DSLR界是一種技術性和專業性的最高度宣示
C.N.S三家都做到了
P家實在沒有忽視的理由

就算P家的業餘玩家未來沒有升級FF的打算
心中也要有一個具體存在的最高精神指標吧

其實我覺得~輸在廣告!!
pentax在日本銷量怎樣,古歌一下就知道!!
另外~
我問過店家為甚麼PENTAX你們不擺~
他說,他是個好相機,被富堃玩死了!!
因為以前富堃的保固很爛~不管怎樣都是消費者的問題~
我說:那現在呢??
店家說:以前這樣就玩死一堆店家和客人了,整個沉下去..誰要再擺它的機子..
我想也許執行長該想想怎麼去做有效的廣告和提升消費者信心!!
---------------------------------------------------------
題外話
對焦速度以我的k30來說~配上18-55的鏡頭,其實很快<跟sony a65比>
不過~是在更新韌體之後速度變很快~
我想新的K5ii應該會更好!!
白平衡跑掉..遇過一次!
鏡頭多不多~以我的需求來說~
我要的鏡頭就是要防塵防水,下雨天照樣拍,PENTAX應該是最多了!!
全幅是種指標嗎??
PANASONIC和O家不就該關門了??

ssli9527 wrote:
不考慮價格的同級同規...(恕刪)


不會有人在不同片幅系統間堅持用「相同焦段」來比較的,即使不論感光元件畫質差異也一樣。因為視角才是區分鏡頭用途最大特徵。甚至可以說鏡頭的用途區分最主要就是看視角,再來才是看工作速度(光圈大小)。

就好比沒有人會拿藍寶堅尼設計給耕耘機用的引擎,然後再找一顆同樣是藍寶堅尼製,且和那顆耕耘機用引擎同CC數的跑車引擎來比較作性能評比。

視角(用途)才是比較的基礎,所謂「廣角鏡」、「標準鏡」、「望遠鏡」並非因為焦距是那個數字而成為廣角或是其他鏡頭。而只因為APS-C大多都被設計為與舊有的135系統相同接環就直接拿同焦距規格來比就太便宜行事了。不然就拿Pentax 645跟67來比,67的鏡頭透過原廠轉接環到645機身去用甚至可以光圈連動測光。但即使評比主題設定為兩系統的廣角鏡頭也不會去拿645的45mm/2.8去跟67的45mm/4各自裝上各自的原始機身來比較,然後說:「嗯,這邊這個銳利度比較高。」之類的。
管它是什麼超級世界霹靂無敵大狗鏡!便宜貨萬萬歲!
另外,以前某個日本部落客有某篇文章蠻有趣。

大意是說筆者認為Pentax大多精力都是放在讓人用更實惠的價格就可以簡單享受拍照的樂趣(雖然也推過K2、LX那樣的相機),所以看那時候的一家之主是拿Pentax還是像Nikon之類的相機就知道那位爸爸是性能派還是輕鬆派(順帶一提,我老爸是選Pentax ME)
管它是什麼超級世界霹靂無敵大狗鏡!便宜貨萬萬歲!
我一直在使用PENTAX,收集了很多鏡頭,現在,他們換了老闆 RICOH, 希望能改善.
很久沒有在這邊灌水了......見到各路大哥熱烈討論
不妨搭訕一下

大家似乎有點離題了.. 題目已經說明

"Pentax的發色比起N及C來很有特色" 所以對於P家的長處 我相信不用多言

至於 輸在那裏 我想應該是在問 "銷量"吧

關於 銷量 方面 我想分開兩方面講

1. 固有客戶

2. 潛在客戶


固有客戶,本身對PENTAX 的長處一定有相當了解,老實說器材不是用來賺錢的用戶,又或者不是出勤率
激高的用戶,一般都不會轉會(也不會購置新產品),因為他們對器材及配套的需求性實在有限!!

所以要在固有客戶方面提升銷量,策略有二

1. 吸引死忠無求派購置新器材
2. 提升行動派的裝備支援

但在實行以上策略時有個先置條件 (資源有限)

主觀認為 PENTAX要做好單鏡一路 必先放棄無反、換鏡DC及DC 3個範疇
要走精品路線就走到底 資源分了幾路 卻沒一路能在市場上高居前列 又不可像三星般殺價取勝 那不如不做

回歸策略部份
貴的東西小人買 這是不變的定律 如果可以像LECIA般小眾也能生存 我想倒沒有人會有意見
問題是大家都怕PENTAX再不爭朝夕 繼HOYA RICOH之後..可能是被EPSON,HP買了....最後可能變成BENQ..(太殘酷)了
那麼PENTAX的鏡頭貴在那裏? 是否單純因為貴就不買了?
身在香港的我普遍看到的現像是 實用焦段的DA星鏡 再貴都有人買 但如果相同焦段的 大家都寧願買FA FA* 甚至紅字F... 原因不單單在於便宜,,,在於那個朝不保值的SDM...當大家都習慣了P家那種無差別的單點速度對焦時 用上SDM真的快了很多嗎? 換來的反倒是鏡頭壽命的快速縮短...沒有鏡身防震的負擔卻沒有帶來比他家更輕便的優越感,保養過期後的高昂維修費...還有等過半死的(過多月維修時間)....無論對出勸率高或者閒時出征的攝友都做成極大的困擾。

PK鏡一直長於以機械結構為主,電子結構相對地被C,N家小,沒有跨代機身兼容問題(君不聞C家ERROR99長響長有),因為潮濕及溫度做成電子接觸不良的問題也較小,所以在自動對焦鏡頭中堪稱最耐用鏡頭,但明顯地P家不但沒有把自家的長處延身發展,反視為一種障礙,以為因舊鏡的存在而阻礙用戶購入新鏡的原動力,所以往往在新鏡的設計上與舊鏡的長處都背道而馳,參考N家的通用性無不與鏡頭群有關,同一個焦段 如80-200MM 及 85MM ,原廠的產品已經有3-4款可以覆蓋高中低價3個範疇,如果把副廠的也算進去,同一個焦段就可能已經有7-8階不同價錢的產品選擇,但P家的呢? 如果我不買DA*16-50,有沒有別的選擇,我可以不要SDM的...也不用那麼大光圈的,反正用來影風景也不用那麼多時間要淺景深....最近似的只有DA16-45,有人會罵16-45貴嗎? 有人會罵它CP值低嗎? 但只有這個焦段我們可以在原廠中現行產品作出選擇,但其它呢? 17-70? 50-135? 50? 60-250? 明明DA系列已經換成膠MOUNT 膠身 膠鏡片,為什麼一堆高質系列卻不能降低成本,觀乎新鏡DA35 F2.4 DA40XS 及DA551.8的質素及價格還有銷情,誰敢說這3枝CP值不高? 問題就在這了,固有用戶大多追求的並不是超合金的迷思也不是SDM的電光獨龍鑽式威勢,固有用戶要求的是光圈開盡的依然銳利,誇代機身也不用擔心的恆久性,還有不用擔心的鏡身摩打會勞損,總然一班死忠於超合金的都折服於此類鏡頭高度的性格比及輕量化設計,明顯地 PENTAX在鏡頭上發展的取向並不應沉淪於超合金高轉速的高規格類鏡頭,或者說PENTAX的高規格並不應著眼於對焦速度!! 而是在於輕量化,光圈全開質素以及"全時手動"!! 拿一顆DA40XS來做列子,連一個國中生省吃兼用一個月就能買得起的鏡頭又怎會想覬覦著2手市場的好心人,一位已退休的PENTAX老用戶隨便賣一顆M42手動定焦鏡就能換來相同質素甚至更高的DA40XS,可樂而不買?
其實我想PENTAX並不是不知道這個現實,問題是實行上的果斷性及執行智慧,不能大刀闊斧以及無謂的事先宣揚往往對產品在市場上做成極大影響,什麼叫大刀閣斧呢,如果把DA*系列的SDM撤去換上膠MOUNT就能當一路中價生產線,而成本跟開發時間根本就不傷大雅就應該勇往正前(現在PENTAX的新產品由發佈見街到行銷在香港大約要3-5個月時間 相對於C,N,S家一個月內發佈及行銷差太遠了),增取市佔率!! 本身已經老舊市佔率低的產品就算停產或將停產也沒必要宣揚,一來市面上必然還有存貨供應,二來舊款鏡多求諸於2手市場,可必還要把停產消息宣揚,抬高產品市場價格(加了格賺到的也不是生產商本身)而減小流通量簡接也影響了品牌效應

寫了這麼多字,只寫了有關針對固有客戶(閒客)的產品策略(有點累) 其它方面未及詳談 點列如下

1. 沒能力生產配備產品(如閃燈) 不如開放規格 甚至派員到對方公司做技術顧問 甚至合作研發

2. 如生產重裝配備成本效益低,也可考慮其它細微設備, 如 "裂像對焦屏" "高效鋰電" "單腳"
這些都是買回來貼過品牌就能賣錢的東西,加強管理監控方面人手就能達成生產銷焦卻一直未有人做
反倒是劍走偏峰的扭蛋只增加了品派效應卻沒有加強配套性銷售 "可悲"

3. 設計雖前位,但老是買不到...由KX開始就已經行多色路線,但在市場上實際能買到又有多小種顏色?
這點是PENTAX要跟各地代理溝通好,既然有不同色在賣就應該全部都要有賣,不然就變成假承諾!!沒有新客戶能容忍找3間店之後也找不到心水顏色BODY還會找第4間 機身如是 鏡頭也如是

4. 如果生產線根本配合不來就不應該玩這種客製化顏色選擇,倒不如開發外縠可拆卸塗裝的產品!!
讓相機也DIY起來!! DC做到為什麼DSLR做不了?如果DSLR外殼可以自已塗裝 就可以同時出品專門塗裝的
高質油筆.噴漆 又或者讓代理相引進機提供烤漆服務 每次收錢

5. NO HOPE NO GAIN, PENTAX 對FF 的生產之說 似有若無,只會說暫時未有,卻不肯定將來沒有,表
面看來可以拖著一班死忠,這種拖延政策是相對的,當市場上他家出現用戶期望的產品,還換了幾代的開始廉價化的時候,這種拖字訣反變成趕客,預期拖拖拉拉大家痛苦,不如撇撇脫脫分開? 難道OLYMPUS跟PANASONIC會跟大家說我將來造做FF 又者說我們還會造4/3的而不是M4/3!! 讓用戶及潛在客戶長期處於觀望態度對於銷情絕對傷害,好多老用客對DA鏡卻步無不是此因! DA鏡好賣的無不是被証實了能覆蓋135的像場為多

SongLin4756 wrote:
雖然很想換K-R 但...(恕刪)


品牌形象 & 國人品牌迷思吧 !!

就像大部分人覺得 雙B 才是高級轎車

但很多車其實跟 雙B 有得拼

在台售價卻硬是低了一截

雙B 則是貴到靠悲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