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短暫地玩了一週借來的645D後,一直無法忘懷中片幅的魅力,不過其價格實在不是自己能力
所能負擔,後來為了解解饞,跑去買了645的底片機來使用,一卷15張總是拍得小心翼翼,
但中片幅的立體感實在是無價。
這次有機會借到了才剛出不久PENTAX 645Z,來陸續跟大家分享一些拍攝的心得與照片,
至於更專業的評測,我想很多外國網站都有許多更具公信力的文章可以供大家參考。
可參考 以下連結
首先就畫質來說,老實說...當初645D的畫質就已經太令我驚艷,隔了幾年後推出的645Z
將CCD換成了CMOS,其品質對我而言真的已經不容易看出差異,自己沒兩台機器可以測試,
於是到imaging-resource.com選擇了這兩台相機來比較,
自己稍微將兩台機器比較了一下,畫質的確有很明顯的提昇。

除了畫質之外,因為感光元件的特性不同,645Z的高ISO能力則遠優異於645D ,過去645D的
高ISO一到800以上,就有挺明顯的雜訊,645Z的高ISO則已經能令人挺放心的使用到1600甚至
3200以上甚至更高,不亞於現今NIKON的全片幅機皇(畢竟都是用SONY的COMS),雖然這種
機器的主要訴求並不是以高ISO為主,但更高的ISO可用度再加上快門震動比起之前小非常多,
實在是為了這台機器更增添了更高的機動性,大大地降低了腳架的需求。
接著是電子性能與手感的部份,若是PENTAX的USER一拿到這台機器,相信會有極高的親切感,若
要比較的話...645D比較像是在用K10D,645Z則根本就是K-3的中片幅版本,連按鍵配置都十分類似。
之前645D的許多缺點,在656Z都完全地獲得了改善,尤其是電子系統與存檔速度的緩慢,對習慣了
新式相機的人來說拍起來實在非常綁手綁腳。
許多我常在使用的功能...例如pentaxt特有的顏色風格設定 ,拍起來的顏色感覺其實跟K-3非常的
相近;快速的Liveview對焦,搭配了可翻轉感光元件更令人覺得如虎添翼(讓用K-3的自己好生羨慕),
若想搭配手動鏡來使用對焦也容易了許多 ;暫存RAW檔的編修,電子水平儀,HDR拍攝,更為精準的
對焦與測光,也大大的提升了拍攝的成功機率,當然把K-3的對焦系統搬過來中片幅,對焦點一樣是
擠在畫面中間(除非用LV的對比式對焦...)還好平常自己就習慣只用中央點對焦,畢竟這種機器也
不是設計用來追焦用。總之他從選單介面到手感控制與電子性能和顏色色調等等細節,用起來真的
就是台中片幅的K-3...可謂是集目前P家的技術於一身。
https://www.flickr.com/photos/kyo4890x115/14964113276/sizes/o/
一個比一個大的外包裝

開箱

PENTAX 645Z & DFA55mm F2.8 & HD D FA645 MACRO 90mmF2.8ED

以下為一些試拍的分享,點擊原圖連結可以看到原尺寸大圖。
台南七娘境老巷

原圖連結
安平街貓

原圖連結

原圖連結

原圖連結

原圖連結
安平港邊夕陽

原圖連結
台南北門路邊一景

原圖連結
北門雙春海水浴場

原圖連結

原圖連結
台南大天后宮旁老巷

原圖連結
台南新美街抽籤巷

原圖連結
台南開基武廟

原圖連結
台南大天后宮

原圖連結
台南黃金海岸

原圖連結

原圖連結
台南鶯料亭

原圖連結
台東市太平溪畔的水牛,這張現場的反差非常大,拍RAW後再將暗部給拉上來,寬容度非常優異。

原圖連結
台東加路蘭海岸

原圖連結
台東森林公園

原圖連結
用餐地點的現場光線非常昏暗,所以下面這張用到ISO6400來拍攝

原圖連結
這張則為ISO3200,跟之前用645D總是怕ISO開太高相比,真是方便許多。

原圖連結
台東琵琶湖

原圖連結
平常沒有外拍人像的機會,請女友來充當一下MD,雖然645Z的片幅較傳統
的120底片還小上一些,但這空間感紮紮實實就是120的味道阿!

台東鹿野高台

原圖連結
台東鹿野高台飛行傘

原圖連結

原圖連結

原圖連結

原圖連結
台東池上伯朗大道

原圖連結

原圖連結

原圖連結
台東六十石山

原圖連結

原圖連結

原圖連結

原圖連結

原圖連結

原圖連結

原圖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