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古城.客棧》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0&t=847587&last=9291707
第二季《夜色.小店》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0&t=853533&last=9290667
第三季《縱馬玉龍》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0&t=860754&last=9292181
謝謝大家鼓勵,接著發遊記。
瀘沽湖的旅程是此次麗江之行中耗時最久的一次,加上來回,用了三天時間。美景很多,經歷很多,照片也很多...所以不得不分成兩季來發。這一季的照片,是我們到達瀘沽湖的第一天。
說是第一天,其實只有半天,因為早上從麗江出發,300公里不到的路程,因為是山路的原因,要走將近七小時。
司機是個外表很酷但其實很有趣的摩梭族小夥子:納久.紮西次爾,怕我們記不住,讓我們簡稱他“榨菜”。說起自己的家鄉,榨菜的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沿途的風景談不上優美,但絕對稱得上“壯闊”——這就是必經之路:麗寧十八彎。
拉近了看,你就會知道這條山路有多長。(路上的那個小白點是輛大巴)
正在修建中的跨山大橋,建成之後將會大大縮短盤山的時間。
途徑全國著名的貧困縣:寧蒗縣。山腳下的彝族小村寨。
不敢在縣裏做停留,少數民族地方,又是那麼窮的地方,司機連帶我們在縣上吃飯的勇氣都沒有...只好在不遠處的這家農家樂吃午飯。
之後,一路無話......
在之後,風景變得漸漸宜人起來,突然,車慢慢停下了。榨菜的聲音在全車人迷迷糊糊的耳邊響起:瀘沽湖,我們到了!
當碧藍如寶石般的瀘沽湖映入眼簾,旅途中的一切勞頓,頃刻灰飛湮滅...
湖邊一角,白雲映在水面,我有一種睡過去的衝動。
這種形狀酷似豬槽的船,就是瀘沽湖遊客中津津樂道的“豬槽船”,也是瀘沽湖唯一的水上交通工具。(瀘沽湖是國家一級水質,決不允許有機械船隻污染湖水)
稍作休整,我們決定坐船到湖中央的小島一遊。來回一小時左右,每人30塊(人民幣),比較公道的價格。
船夫慢慢駛離岸邊。
高原的陽光很厲害,兩三點鐘的太陽依然照的我有點睜不開眼睛...等等,湖面上的那些白點是啥?不是沒污染麼?哪來這麼多白塑膠??
船夫叫我們拿出隨身的零食,捏碎成小塊,向空中撒去,頃刻間,那些“白塑膠袋”騰空飛離水面向我們飛來...
飛過來了...原來是來這兒過冬的紅嘴鷗。瀘沽湖是候鳥過冬的聖地,每年這個時候都有大量的候鳥飛過來,也能看出瀘沽湖的環保工作相當到位。
鳥兒越聚越多,以極快的速度在空中滑翔。
準確撲擊水中的食物。
如果拋得高,它們甚至能在空中接到食物。
這就是我們即將到達的小島。
島上的建築是活佛的廟宇,摩梭族的活佛即在此島誕生。(摩梭族信仰藏傳佛教,所以名字都與藏人一樣)
這裏的天比麗江更藍。
船到岸邊。
拾級而上,扭頭望去,波光粼粼,難描難畫。
能猜出這個有著美麗小窗的建築是什麼嗎?這是山上唯一的公廁。
活佛的廟宇矗立在滿山遍野的野花之中。
空中拉著一道道經幡。
正殿。
這不知是偏殿還是住所。
廟並不大,但很精緻。
潔白的幡布一塵不染,與藍天相應,倍感聖潔。
紅窗櫺,藍窗子,以及窗臺下的花。
從廟的側面眺望另一面的瀘沽湖,這樣安靜的地方才能孕育出活佛吧?
廟門口呼呼大睡的懶貓。
完全不顧我的鏡頭已經貼住了它的鼻子。
山裏的傍晚很短,落日總是說來就來,我們回到船上,往岸邊劃去。
落日很美,,每個人都是滿足的表情,卻不想說話。
夕陽從山尖上射進來。
山尖上也被抹了一筆金黃。
大雁排著人字形在天空飛翔。
船靠岸邊。
太陽快落下去了。
今天的最後一抹陽光灑在靜謐的湖面,一切都是那麼和諧。
繼續驅車前行二十分鐘,到達我們的落腳點:裏格村。村子很小,但客棧不少,且都相當有特色。
客棧都在瀘沽湖的岸邊。
最後看一眼,正式的瀘沽之旅明天才開始——瀘沽湖,明天見。
這是我們今天落腳的客棧,整個裏格村景觀最好的“彼岸”。(價格也相當可觀:其他客棧基本都是50一晚,這裏要260)
客棧裏,坐落在水上的小咖啡館。
這是在我房間的陽臺上看到的景觀,腳下就是湖面。物有所值啊!
入夜,滿天繁星映著湖面,月亮正從山后慢慢的升上來。我把相機放在陽臺的欄杆上,用一分鐘的曝光時間得到了這張照片。(注意到星星的運行軌跡了嗎)
清晨,走出到陽臺,正式的瀘沽湖之旅將在今天開始......
這一季幾乎可以算是整個瀘沽湖之旅的“前傳”,因為最美的瀘沽湖,神秘的女兒國,走婚的草海,摩梭族家訪,熱鬧的篝火晚會...都將在“榨菜”的帶領下讓我們在第二天一一體會!敬請期待麗江影像遊記中最多姿多彩的第五季:《放歌女兒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