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水平与“摄影”二字沾不上边,也就算个爱拍照片爱玩儿的,这些照片算是我丽江八天的一个回顾和整理,给自己留个纪念,也希望能博诸位一笑。
.
.
丽江给我的最大感觉就是两个字:温暖。从古城的格局,到早晨的阳光,客栈里的小细节,老板娘热心的态度,都让人感到一种平静的温暖。
一到丽江,就有客栈老板派来的车从机场接到古城的客栈山上,因为我们的客栈在山腰,所以还要下车步行一百米山路才能到达。
这就是我们的客栈,在半山腰的“茶云间”。木头小门,进门要记得赶紧插上,不然两条调皮的狗就会溜出去。
客栈是两层的木结构建筑,下午的阳光斜斜射在走廊上,在这儿,最好的娱乐就是发呆。
客栈一楼的院子,可以在临窗的走廊上喝茶看书,远眺古城群山。你能感觉到这是初冬的季节?
院子里的摇椅很舒服,很舒服...很舒...很...ZZZZZZ
摇椅旁边用猪槽改制的茶几,玻璃下面铺着干花——多美的猪槽啊!
躺在床上,看着阳光从门缝里溜进来...
两条调皮狗之一:瘦瘦,阳光照的它睁不开眼睛,所以才会这么安静。
另外一条狗,胖胖,刚生了三个胖小子。
胖胖的儿子之一
灯绳,也是风铃。
玻璃瓦搭成的小天窗。
我的房间门把手。
早上走出房门,就可以鸟瞰整个古城远山。
即将醒来的古城。
太阳出来了。
你有多少年没有见过炊烟了?
朝阳初升照在刚刚开门的商铺。
古城广场上的类似同心锁一类的东西,很多年轻情人把这儿挂的滴里嘟噜的。
广场上游人已经很多了,大多数都是从这儿出发去别的景点的,泸沽湖,虎跳,香格里拉,去哪儿的人都有。
一面是朝阳,一面是月亮,这儿的月亮放肆的很,十点多十一点依然没有一点落下去的意思。
这就是广场上有名的“大水车”,大多数人都把这儿当成一个见面碰头地点而不是景点来看。
丽江古城的入口,修得壮丽辉煌,但我很不喜欢。谁会给小镇安一个像宫殿一样的大门?
被踩得溜光水滑的石板路。
漫步小城,拾级而上,这样的小路比比皆是。
窄窄的小街上,客栈一家挨着一家。
偶尔一抬头,久违的蓝天绿树就在眼前,这个时候,我能做的只有叹气。
这家的玄关很有些味道,而且还要走过那么长的一道走廊。
窗外阳光下盛开的花,窗内的人恐怕还在做梦吧。
一片烂叶子上的小蝴蝶,我都凑得那么近了,还不知道躲...
瓦古客栈
望古楼青年客栈(注意:不是万古楼,山寨版...)
正宗万古楼,是个景点,要掏80块的古城维护费,没舍得去。
阳光实在太好,经常过曝...
这家不仅名字起得有意思,门脸也很不错。
这样的风景...算进步还是和谐?
丽江的菜市场!好多根本没见过的蔬菜瓜果,纳西族的阿姨大婶背着篓子去赶集。
纳西族老奶奶,忘情的在和老板娘摆起龙门阵。(注意老奶奶脚的姿势)
正在搭建中的一座客栈,纯木质结构。丽江市政府规定古城的建筑结构必须是木质,以免砖瓦破坏环境。
这好像是个什么牌楼...挺大的院子,很静,几乎能听见阳光照在地上的声音。
益笃忠贞
余家花园
不管在哪儿,抬头就能看见蓝的让人想哭的天。
这种草泥墙真有些年头没见过了。
木林客栈
相比而言,我还是更喜欢这种被走的烂咋咋的石头台阶...不过这家客栈真够破的。
这是白天的酒吧街,小河静静的流过去,一片安宁祥和...到了晚上,这里将变成丽江美丽脚丫上的一块鸡眼。
蓝天,绿树,白墙,红灯笼,在淌过小镇的河面上,变成了一幅油画。(一定比旁边那个写生的辫子大叔画得好得多)
模特和作者合影。
东巴纸坊已经彻底沦为旅游景点。
纸坊内的神龛。
木板上的东巴文字。
从半山远眺丽江新城,老城基本已经完全变成一个旅游景点被隔离起来了,远处的,是玉龙雪山。
当夜幕降临,古城开始喧闹,小商店的黄金时刻到来了,琳琅满目的货品,灯火通明的小镇。敬请期待第二季:《夜色.小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