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區常說的"後面那顆頭比較重要"..,但是從G1我看到使用相機可以是更Easy的樂趣.....
原本不被看好的G1,在奶油大Po文後有了轉變....而接下來陸續的測評文章中,獨特,驚訝等
形容詞讓人覺得G1在進階攝影與易於使用間做了更大程度的嘗試.....最近發表的DLSR,似
乎已激不起使用者更多的興趣,反而是思考手中的機子究竟發揮了多少價值,再換新機有必
要嗎等問題.....對4/3用戶而言E-30算是性能到位的機子了,但討論串裡似乎嗅不到熱絡的
氣息,價格反而成了最重要的考量.....
imaging resource G1測評
原本G1的討論多集中在外型及行銷,結果就不多說了....,但從imaging resource測評中看到
G1的Shutter speed preview "快門速度預視"模式,LV可模擬出慢速快門下,移動物體所
產生的殘影軌跡.....或許這個功能在DC中已實作出來,但對我這個用過DLSR就無視DC存在
的人而言,交換鏡頭相機也可以有這種實用性十足的傻瓜功能,著實愣了一下.......想起早些年
個人電腦的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 ,....,驚覺DSLR也默默開始了相似的發展...
還記得早期倚天中文下列印文字,還要下參數吧....視窗出來之後,慢慢的這種浪費時間金錢的
事就少了.......
DSLR在LV出現後,算是正式開始了這個進化,最近的曝光及白平衡預覽,加強了實用性,而
G1的快門速度預視則是讓人看見Panasonic的創意,....而取消了反光鏡及OVF,讓G1不再
是DSLR,但是卻給了個評價不錯,4/3不敢奢求的大視野EVF,而原本令人擔心的對比對焦
也有不俗的表現....O的創新,似乎在P得到延續.....
不知各位大大的看法如何......
不用再把果凍筆深入到昏暗的機身內 (M43的CCD離接環好像蠻近的)
也不用擔心反光鏡會在清理到一半的時候啪的打下來 (我的機子發生過一次)
取消了五菱鏡與反光板應該可以把機身內部做的更緊緻更防塵
在京都的BIC Camera摸到了實機


觀景窗真的滿大的
比小弟的E-510+ME-1大不少
用起來爽度十足

而且眼睛一靠近觀景窗液晶螢幕就會自動暗掉
是十分人性化的設計
小弟向來認為
相機是工具
攝影才是目的
好的工具可以讓攝影的過程更輕鬆愉快
所以任何針對相機這項攝影工具提出改進的創意小弟都持正面的態度
Panasonic和Olympus今年終於提出取消反光鏡的可交換鏡頭相機
期待很多有趣的改變接下來也可相對應出現

不過個人是比較期待Olympus的M43新機啦
若手邊沒有DSLR或許也會考慮G1
但已習慣現役機的手感
只希望再擁有一部輕便易攜的隨身機
目前看起來Olympus明年將推出的M43新機將會是小巧輕便畫質佳的首選
就等它實機上市看評測啦

我的個人網站 goo.gl/bbs37a & 我的 www.flickr.com/photos/elf0724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