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ane06 wrote:...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目前態勢M43真的更需要強棒...自家FF無反也已經上市,應該不需要旁人說嘴;論鏡頭群的焦段丶選擇性與品質...M43紮根已深,想放也找沒理由放掉,之前有網兄提到32MP的乳摸(不過印象中似乎是偏O家的...),不知道P家是否有可能性?僅就”個人”需求來說,這就是昇級機身很大的誘因;ISO極限不用訂到天高,800可用已經很偷笑了,畫素密度這麼高要面面俱到實在困難了些;反正要泛用或高感的機身早就不乏選擇,該買的早買了,一再重複當然就缺乏賣點與昇級的動力;P家別放棄要加油啊(我對O家品管與耐用度缺乏信心),M43鏡頭一直持續有在等有在入,只是機身停滯於GX8,近幾年看來看去還是換不掉,希望P家別老是把自己當錄影機在賣,殷殷期待想拿來拍照為主的老用戶還是有的.
Hermitissimo wrote:目前態勢M43真的...(恕刪) 看起來大家的需求大致上有兩派一派是高ISO可用度高一派是高畫數不過兩派是否有機會製造相關產品呢!?怎麼想都覺得很難期待日後的黑科技不過...若M43有如此技術了APSC跟FF一定也能做到那...標準又會往上提高了永遠比不贏阿XD一直雙重標準的情況下,永遠沒有結果
艾賽韓德 wrote:...APSC跟FF一定也能做到那...標準又會往上提高了永遠比不贏阿XD... 謝謝;無反使用與體驗到現在也快十年了,P家從最夯用到掙扎,差不多也該作出結論了;APS-C次代32MP的Sensor幾乎是確定的了,只差沒正式發表上市;只是就我個人觀點,問題還是在於鏡頭,無論作為裁切備機或獨立系統,重量體積與FF落差有限(尤其變焦),目前FF無反逐漸會成為主流,A7R4開裁切都有26MP了,何必去遷就沒電池把手的A6XXX,然後原生APS-C鏡頭群看了打哈欠;之後加入的富士也用了不算短的時間,它的確有令人喜歡的特質,光學也讓人放心,只是回歸理性針對個人需求評估,追求輕便與焦段方便...合適嗎?怎麼用就那幾支小定焦,好不容易等到一支天涯鏡出了,各方面表現其實都不錯,但這必須是犧牲體積重量換來的;其他三元鏡皇光是看體積與價格...還是算了吧,FF無反雖然更貴更重,但換來高畫素與可用ISO的巨大優勢,比較容易妥協忍受;APS-C步入24MP時代之後,M43是有冷卻一段時間;到底什麼才是兼顧畫質與輕便的最佳組合...是版上經常性爭論的焦點,也是我一直在實驗想找出的答案;到頭來,關鍵還是取決於鏡頭(特別是變焦);以前即有的耐候三元鏡不提,後來的高階變焦令人眼睛一亮,這才把體積與焦段優勢更進一步拉開;FF & APS-C光圈1.8左右的定焦也可以很小巧,但變焦就不行了;其實,我沒有刻意要去比,講直白一點就是20MP瞧不上眼,我覺得S家分高感丶泛用以及高畫素,是很明智的決策,表面上兵分三路似乎是分散了力量,實際上執行的結果是擴大了市佔,泛用的一向賣最多,然後需求明確要求重點規格的或許不佔多數,但可以囊括進來毛利率又高,何樂而不為?坦白講,我就是在等M43提供較高畫素的選擇,補上最後一塊拼圖,讓我放心把APS-C無反送入歷史,就看P家想不想做丶想不想賣了.
garry82910 wrote:所有的相機店都說已經...(恕刪) 你就不怕P家出來打你臉嗎?G95是G8/G85的後續機,和G9(Pro)是不一樣的我知道有人會因為P家型號的問題而搞混,但其實看詳細規格,並不會把G9和G95搞混至於會不會出G9Ⅱ,你只要留意跳水之後的G9就好,未來的事不必做太多推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