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數位相機的發展,到了兩百萬相素的時代,開始出現俗稱的大砲級機種,這一類的機種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就是在機身上有一顆長長的鏡頭,印象中最早的一部大砲級機種是 Olympus 2100uz ,是 10倍光學變焦的數位相機。

就在去年的同時期,數位相機的大砲級機種,光學變焦已經發展到 18x ,在今年的 PMA 當中,Olympus 更將光學變焦推向 20x ,在開始介紹今天的主角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之前,要先來瞭解一下何謂大砲級的數位相機。

在 DSLR 的鏡頭設計,超過 300mm 光圈 F2.8 以上的鏡頭,因為前端的口徑很大,且狀似大砲,所以被冠上了大砲級鏡頭之稱,在消費級數位相機上,鏡頭若能夠有 300mm 以上的等效焦距,就可以稱為大砲級相機,早期的 Olympus 2100uz ,等效焦距為 38-380mm ,望遠端到達了 380mm ,已經是屬於望遠的數位相機。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以下稱 FZ18) 的鏡頭設計,除了望遠端要更遠之外,同時間也向廣角端進行拓展,FZ18 的等效焦距為 28-504mm ,在一台機身上囊括了廣角端及超望遠端的鏡頭,這是新一代大砲級相機設計的重點,而且廣角端有越來越廣的驅勢。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在廣角端的 28mm ,最大光圈是 F2.8 ,乍看之下這樣的規格似乎沒什麼特別,但是請注意一下望遠端,504mm 的焦距,最大光圈是 F4.2 ,在 DSLR 要達到等效焦距的鏡頭,大概就是 500mm F4 了,通常這樣的一顆鏡頭要 200K 以上。
廣角端最小光圈是 F8 ,望遠端最小光圈也是 F8 ,光圈的調整級數是 1/3級。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FZ18 的鏡頭前端,有螺紋可以自行加上濾鏡,口徑應該是 46mm ,這一種口徑的濾鏡是屬於不易買到的規格。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鏡頭的外圍,另外可以裝上花型遮光罩,這一個遮光照還真的蠻大的,有裝跟沒裝的外觀,看起來完全不同。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因為這個遮裝罩要卡在一個轉接環上,轉接環是靠螺紋旋上 FZ18 的機身,所以裝上去的花型遮光罩,會跟著一起旋轉,不一定每次的旋轉都能夠讓花型遮光罩轉到正確的位置,所以在遮光罩與轉接環的地方,要另外用卡榫固定。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固定遮光罩的位置在 FZ18 的底部,跟遮光罩上各有一個記號,兩者對準後就可以了。
是說 FZ18 機身上的記號,怎麼離遮光罩上的記號那麼遠 .... ,不是那麼好對準哩。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FZ18 的機身上,就直接標示著等效焦距,28-504mm ,有 MEGA O.I.S. 28mm 廣角鏡頭,很明白的告訴你這是一台廣角與大砲兼具的數位相機。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在 28mm 廣角端的鏡頭長度。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拉到最望遠端來看,其實在 18X 時鏡頭並沒有申的很長,大約比 1X 多約 1.5公分左右。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機頂的轉盤,用來切換不同的拍攝模式,P、S、M、A 各種拍攝模式通通都有,突出的手把上方,是 FZ18 的快門及光學變焦位置,在機身上可以直接切換到近拍模式及手動對焦模式,光是從這裡看 FZ18 ,有著與 DSLR 相同的操作功能,當然在性能上還是無法跟 DSLR 相比較。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機背上如同 Panasonic 一般的消費機一樣,不過在上方多了 AF/AE Lock 的按鍵,以及一個四向搖桿,這一個搖桿可以快速的調整曝光補償和光圈,以及變換對焦區域,操作上比起一般的數位相機較方便些。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LCD 與 EVF 的切換,只要是 LCD 上顯示的畫面。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切換到 EVF 後,EVF 上就是顯示相同的畫面,但是兩者的相素不同,從 EVF 內看就沒有那麼細緻。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在 AF/AE Lock 鍵左邊,是切換機背 LCD 及 EVF 電子觀景窗的按鍵,FZ18 的 EVF 電子觀景窗有屈光度的調整,在觀景窗的左邊,是 FZ18 的閃燈開啟紐,按下之後閃燈就會彈出。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閃燈的位置離鏡頭較遠,拍人像時較不會有紅眼現象。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Panasonic 的數位相機,對外的連接線用的不是標準 mini USB ,這一個連接埠除了是專屬的 USB 線外,還有 AV OUT 的功能。
因為 FZ18 在消費級數位相機上,是屬於較大的機身,所以 FZ18 是用相機帶而不是手腕帶,機身左方有一個金屬相機帶孔。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右方也有一個金屬的相機帶孔。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記憶卡不用多說,肯定是 SD 卡。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FZ18 用的電池是 CGR-S006E。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我身上的數位相機,曾經有一台 FX07 跟了我好幾個月,所以對於 Panasonic 數位相機的操作介面,還算蠻熟悉的,相信這個轉盤顯示,大家都很熟悉了。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除了一般的操作介面外, FZ18 有多了另一種操作介面,把相機的拍攝參數和構圖顯示分開。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恢復變焦的這個功能蠻好用的,每次關機都會記憶住關機時的鏡頭焦距,當你再次開機時就會自動調整到記憶的焦距。
這個功能好用在於,你到了一個場景,已經構圖完成,但在等待拍攝時機,這時為了省電一定是讓相機休眠或關機,等時機一到,開機完成就可以馬上拍攝,不需再重新構圖。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FZ18 提供了兩種手動對焦。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第一種是將畫面中央放大,用機背上的四向搖桿來調整對焦距離。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第二種是將畫面中央放大到整個 LCD ,讓你可以更清楚的看到手動對焦時是否有對到焦。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在開始正式的將 FZ18 帶出門前,先來看看 FZ18 在各級 ISO 的表現。

這方面真的要老實說,FZ18 的各級 ISO 表現就如同 Panasonic ....... ,怎麼說呢 ? Panasonic 的消費級數位相機都有一個通病,就是雜訊問題,高 ISO 的雜訊向來比其他廠牌要多,也因此目前的 Panasonic 數位相機,雜訊部份用抹除的方式去除,看起來類似於油畫效果。

這些,在 FZ18 上,都可以看的到,在 ISO 100 時表現不錯,不過從 ISO 200 開始就有明顯的雜訊,到了 ISO 800 以上,油畫效果就很明顯。

各級 ISO 測試範例
ISO 100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原圖下載

ISO 200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原圖下載

ISO 400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原圖下載

ISO 800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原圖下載

ISO 1250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原圖下載

ISO 1600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原圖下載

今年過年,本來想要帶著 FZ18 趴趴照,但是回到台北過年,不但是冷,還冷到快發霉了,天天都是下雨天,聽家人說,台北這種天氣已經將近三個星期沒停過雨,所以在過年回台北的那幾天,都是窩在家裡看電視,直到回台南的那一天,才帶著 FZ18 出外趴趴照。

以下的照片,僅用 PS 縮圖,無其他後製,每張均提供原始圖檔下載。

台南閒晃
早上先來到了台南神學院拍照,這裡已經變成每天都會經過的地方。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原圖下載

早餐來吃阿堂鹹粥,人多到一個可怕,平常早上經過這裡,還沒看過有這麼多人在排隊。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原圖下載

武廟前面,永福路上有擺攤,賣一些台南小吃,除了建醮之外,還沒看過武廟旁邊的永福路封了一條車道。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原圖下載

來到對面的赤崁樓 .... 旁邊的文昌閣。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原圖下載

當然都花了 50塊的門票,就要好好的逛一逛,台南雖然沒有下雨,但是也看不到陽光。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原圖下載

接著就是台南小吃吃到撐啦,小弟較偷懶,只貼一些照片,這是在府中街和開山路上的兩元黑輪。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原圖下載

搬遷到西和路上的黃家蝦卷,斷面秀是一定要拍的啦。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原圖下載

傍晚來到東興洋行晃一晃,安平這邊靠海邊,不過還好,這裡吹不到什麼海風。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原圖下載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原圖下載

晚上跟著朋友來到永華路上的吾亦私私房菜聚餐。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原圖下載

整尾的糖醋黃魚,擺在盤上超有魄力感的。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原圖下載

餐後的甜點,應該是燈光的關係,現場燈光太暗,FZ18 的 ISO 又不能提太高,原本是白色的,拍起來有點灰灰的,如果曝光補償再加上去,拍起來應該就會比較白,但是那樣的話快門速度就不夠了 .... 真是兩難。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原圖下載

18x 的威力

手上拿著一台大砲機,當然就要來體驗一下大砲的威力。

FZ18 的鏡頭是 28-504mm ,這兩個數據從表面上看,就已經很大了,實際上的差距,更是大啊。

在武廟後方有幾株石榴樹,已經都開花結果了,站在同一個位置拍攝,分別用 1X (28mm) 及 18X (504mm) 各拍一張,1X 拍下整株的石榴樹,18X 可以拍到樹上的石榴。
1X (28mm)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原圖下載

18X (504mm)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原圖下載

來到了武德殿,一樣要拍張經典的畫面,1X (28mm) 可以拍的下前方流水潺潺,18X (504mm) 就可以看到武德殿正門上方 "禮堂" 兩個字。
1X (28mm)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原圖下載

18X (504mm)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原圖下載

接下來這 18張的範例,是從 1x 到 18x 間各拍一張,FZ18 在每一倍的變焦都會在 LCD 上標示倍數,這 18張照片是以廣角端推向望遠端為主,1x 是 28mm ,2x 大約是 56mm ,3x 大約是 84mm 後面依此類推。

鏡頭的正中央對準著 GARMIN 招牌,FZ18 架在腳架上,從廣角拍到望遠端,在廣角端的差異是最大的,28mm 一下到 56mm ,差不多是標準鏡頭的位置,3x 就已經到了中距離望遠,反而是望遠端,看到的差異並不大。

1X (28mm)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原圖下載

2X (56mm)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原圖下載

3X (84mm)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原圖下載

4X (112mm)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原圖下載

5X (140mm)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原圖下載

6X (168mm)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原圖下載

7X (196mm)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原圖下載

8X (224mm)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原圖下載

9X (252mm)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原圖下載

10X (280mm)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原圖下載

11X (308mm)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原圖下載

12X (336mm)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原圖下載

13X (364mm)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原圖下載

14X (392mm)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原圖下載

15X (420mm)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原圖下載

16X (448mm)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原圖下載

17X (476mm)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原圖下載

18X (504mm)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原圖下載



廣角與望遠視角之差異
測試完 18x 光學變焦之後,順道拍一組不同焦距的視角差異,畫面左邊的雪碧易開罐,都是擺在同一個位置,但是在每一張畫面都盡量擺在左邊,改變對焦距離,用不同焦段拍攝,讓雪碧易開罐的罐子佔整個畫面相同的比例,這樣就可以看的出來廣角端與望遠端的視角差異,在望遠端的差異並不大,因此從 4x 以後是間隔 4x 再拍一張。

1X (28mm)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原圖下載

2X (56mm)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原圖下載

4X (112mm)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原圖下載

8X (224mm)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原圖下載

12X (336mm)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原圖下載

16X (448mm)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原圖下載

18X (504mm)
廣角望遠集一機 - Panasonic LUMIX DMC-FZ18

原圖下載

相信畫面能夠說明一切,當在 1x 的焦距時,對焦距離要很近,才能把易開罐佔滿畫面的左方,這時右邊還可以容納的下室內的大空間,到了望遠端,雖然易開罐一樣是佔滿畫面的左方,但除了易開罐以外的畫面,就只能看的到辦公室的隔板了。

望遠端要有更快的快門速度,拍起來的畫面才不會晃動,如果 FZ18 在高 ISO 的表現不錯,提高 ISO 來加快快門速度,那麼這一台大砲級相機的實用性就會大增,另外以 FZ18 的八百萬像素 CCD ,在目前的市場上是略低了些,越高的像素,望遠拍攝能夠裁切的可用畫面就可以更大。

這種大砲級的數位相機,因為體積較一般輕薄的數位相機要來的大,所以不方便隨身攜帶,但是相較於 DSLR 要達到相同的焦距,勢必要帶兩顆鏡頭以上,其體積及重量更高於一台 FZ18 ,這種大砲型的數位相機,即使已經不是市場主要銷售機種,但是各家廠商還是持續的推出新機,因為這塊市場仍然存在,望遠需求的用家,有需要,就下手敗家吧。
走過風雨路 嘉義到阿里山 鐵道一氣通 http://blog.xuite.net/sujaushi
2008-02-13 9:50 發佈
感覺還是P家的一貫色調,清清淡淡的
果然是一門不錯的萬用消費機,但可惜了
還是沒熱靴座
http://www.flickr.com/photos/cbgreenb/

Beck_tp17 wrote:
但可惜了
還是沒熱靴座


是啊,有熱靴座就好了。
沒熱靴還真有點可惜了 FZ18 。
走過風雨路 嘉義到阿里山 鐵道一氣通 http://blog.xuite.net/sujaushi
我也入手了一台,不過一直懶惰,沒時間發測試

胖胖精采的測試文章可以讓更多人了解這台機器的魅力

望遠端加數位變焦,真的可以拍到一些狗仔有興趣的鏡頭
小春婚禮/活動/商品/告別式/平面攝影/會場佈置
胖胖 wrote:
相較於 DSLR 要達到相同的焦距,勢必要帶兩顆鏡頭以上,其體積及重量更高於一台 FZ18 ,這種大砲型的數位相機,即使已經不是市場主要銷售機種,但是各家廠商還是持續的推出新機,因為這塊市場仍然存在

大大的結論真是扣人心弦!
小豬弟對於不敢踏入DSLR又力求攝影樂趣的朋友,也都鼓勵他們買大型大砲型數位相機(我都稱他們為高階DC)
其實Panasonic使用上真的很出色,尤其是這一台的18X真的很誘人
但是高ISO造成的超高雜訊,真的令人不敢領教
簡單的說,拿出去外拍可以說打片天下無敵手了!
但是如果昏暗室內拍大於明亮室外拍的人,可能就要評估一下了吧~

關於這類DC的畫面,小豬弟以前有寫過類似的比較文,初學寫得不怎麼樣,請歡迎指教!
高階DC VS 低階DSLR

但有個笨疑問…為什麼DSLR的鏡頭沒有辦法出個類似28-504mm的超級神鏡?
是不敷成本?還是做出來後會太大支,造成使用效率低落?
Beck_tp17 wrote:
還是沒熱靴座

我也很疑惑……FZ-50就有,為什麼反而FZ-18沒有?
專有名詞只是嚇人用的!令人感動的畫面和用語,才是最真實的
敢問圖片中的阿堂鹹粥要怎麼去
小弟雖然是台南人
卻搞不清楚阿
慚愧
我一直很納悶,P牌的相機,為什麼ISO拉高一些就有明顯雜訊出現呢?
這樣號稱 萊卡 鏡頭反而讓人覺得很可惜啊!
我有P牌的FX30..... 表現還不錯,就是低光源時.....
這台高倍變焦很吸引我,但因為他的ISO表現,讓我冷了~~
看到胖大的介紹真感動
我也是年間帶去台北,發現根本沒啥好拍,到處陰雨綿綿冷颼颼~
一直很想要有台全能攝相機,這台算是有涵蓋到我的一些需求...
不然我要的規格大概再5~10年還不會出來
有DSLR的外型、操作、千萬畫素畫質優、可用ISO到12800、廣/長焦段、
沒鏡頭包袱 + Full HD 立體聲至少60fps錄影,真是天方夜譚啊
這台撐到超過20X的出來+HD錄影 也夠本了
太好了,改在01教召30天......
要是有熱靴就完美了

話說最近大砲機還真是新機輩出啊

O家跟F家都精銳盡出

這該不會就是傳說中的美女獵拍機~~吧~~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