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在五月開賣前就準備訂機票, 公司貨慢就算了, 水貨商也在龜...
只好跑一趟日本啦.
體積是這次入手考量的重點. 雖然剛開始不是很習慣,
握感與操控都跟GH4有明顯落差, 不過很快就上手了.
# 防震
先試了機身防震, 第一次玩, 覺得很新鮮.
◎ 明治神宮, 站立手持1/5秒: (15mm f/9.0 1/5s ISO100 直出)

◎ 東京車站夜景, 手臂靠在欄杆上手持1/2秒: (8mm f/4.0 1/2s ISO800 直出)

◎ 但比起壓在欄杆上曝2秒, 還是差了點: (8mm f/4.0 2s ISO100 直出)

◎ 上圖轉圓柱投影, 小調一下:

◎ Dual IS 手持1秒: (100% crop)

手持1秒的成功率還不錯. 其實這很看人品, 以及拍攝時的專注程度.
dpreview說GX85雙防是3級, 我測起來也差不多.
實際狀況因人而異, 如果你的人體防震是2級, 那加起來就是5級. (大概是這樣吧

◎ 連續10張: (100% crop)

◎ 手持防震影片: (15mm F1.7 原始影片)
我覺得防震就像影像後製對拍照來說是加分, 而不是仙丹. 對錄影的幫助又比拍照來得大.
雖然說後製軟體如Adobe warp stablizer可以把影片弄得很穩,
但如果拍攝時的快門不夠快, 即使影片穩定了, 還是會看到糊一下糊一下的效果.
當然機身數位防震的效果也沒有後製明顯, 因為後製是整段影片分析完找出移動曲線最佳化的結果.
(關於影片防震還會再多做測試)
◎ 防震影片比較: (左-關 vs. 右-開機身防震, 沒開電子防震. 15mm F1.7, 裁切中段)
雖然不是同時拍攝, 但差異明顯應該還是有參考價值.
◎ Dual IS + 後製: (左-Dual IS on. 右-Dual IS off. 後半段-warp stablizer (no motion))
這裡可以看到防震對錄影的重要性.
# 讀取速度: 40ms


拍照比GH4慢15%(果凍效應多15%), 但影片卻差不多,
推算GH4拍照跟錄影的讀取速度相當, GX85錄影比拍照快一點,
應該是GH4影片輸出是10bit 4:2:2的緣故, GX85想必也沒有這個能力.
# 長曝雜訊
◎ 關長曝降噪, 其餘原始設定JPEG出, 裁切100%.

當然也如預期沒有GH4的長曝能力.
# 對焦包圍
◎ 對焦包圍, 軟體後製堆疊: (幅度+1, 60張)

這是另一個有用的新功能, 對於拍攝靜態微距且想要取得更深的景深會很有幫助.
# 1080p影像畫質
◎ 1080p靜態影像截圖: (20mm f/4 1/80s ISO200)

GX7MK2 1080p 完整截圖
之前傳出GX7MK2的FHD畫質有別於松下傳統, 當下滿是疑惑, 看圖覺得比較像是沒對焦.
影片畫質大致上可以分成[取樣]與[壓縮], 要說這台[取樣]有什麼問題幾乎是不可能.
至於[壓縮], 雖然這台FHD只有28Mbps, 但以靜態影像來說已經足夠,
只有拍比較複雜的動態影像才會顯得吃力. 這段影片的P-Frame的QP=18, 細節也跟GH4相當.
# 4K錄影LCD延遲: 0.13s
◎ GX85的錄影畫面延遲很明顯, 因此對照GH4測了一下: (取樣: GH4 60FPS, 誤差約0.01秒)

上圖是錄影前, GH4/0.10s, GX85/0.01s, 大概就是1個Frame的延遲(60FPS).
接下來三張是錄影中, 分別是IS off, IS on, 以及eIS on:



數據都一樣, GH4/0.08s, GX85/0.13s, GX85果然慢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