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各位先進~45-175mm,使用上的感覺如何??
現行手上有12-35mm F2.8 & 20mm F1.7 兩顆
因有時在拍小孩時,就會覺得不夠遠!
本想先買個二手試試~~~才發覺45-175mm ,竟然找不到二手~~~
這是啥情況啊??
以m43兩倍的倍率來說,一般常使用的焦段還是會在75mm(等校150mm)
以內.所以C/P值來說,45-150這顆會比較高.雖然100以上的焦段畫質
就衰減得蠻嚴重,但因為不常用,以它的價位,這個缺點還勉強可以接受.
比起來,45-175的強項是
(1)內變焦,不會像45150是個吸塵器.
(2)望遠端的畫質比45150好上一些
(3)可以手動變焦,也可以電動變焦,以呈現穩定的錄影變焦.
(4)nano coating :抑制鬼影及反光
(5)Power O.I.S 比45150的Mega O.I.S 穩定不少,尤其在望遠端.
現在的價位合理多了,但是外觀質感,我個人是較喜歡45-150.
175mm端,這棟大樓有31層高,離我家很遠很遠....幾乎可以當狗仔了


45/1.8打小孩也不錯呀!現在很便宜~

tonny0206 wrote:
45-175 在大於100mm望遠端的畫質如何?? 會像45-150嗎???
您可以點擊那張大樓進Flickr看2048的圖,還不算差啦.
如果單看ePhotozine的MTF圖.
45-150@150mm

47-175@175mm

看來Panny 45-175在175mm時的光圈全開下,就有不差的表現了.
色散的控制也不錯(遠低於0.5pixels),可以增加畫質的對比度.
當然要拿來充當人像鏡,就非35-100/2.8不可啦~~只是好貴!!

Kotosuke wrote:
小弟主力也是12-35, 20 F1.7,45 F1. 8原本長焦段並不常用,所以只買了45-150備用,但小朋友上學後,學校的表演及活動還不少,後來也跟朋友借過45-175比較後,就覺得35-100 F2.8省不了啊...有足夠預算,還是要45-175(只算堪用)以上150mm @F5.6, 在室內錄活動超悲劇,錄影不能打閃,都靠GX7高ISO在撐,飽合度跟雜訊犧牲太多了!
我個人自己的感覺,會用m43就是取得體積與畫質的平衡.
要畫質一機一鏡,我會帶O12-40/2.8...90%的場合都滿足了.
不然就會帶二機二鏡,一個廣角定焦+望遠變焦.總體積都還是
很小.
要打小孩,先決條件就是快門不能慢...但高ISO還是m43的死穴,
無解.除非坐前排拿75/1.8...不然就只能錄影了.此時說不定
有1080/60P的APS-C機種+便宜的55-200mm還更適用呢!不然
也還有支援4K的Panasonic FZ-1000 可選~~
有效像素: 2100 萬像素
感光元件大小: 1 吋
感光元件種類: CMOS
動畫解像度: 3840 x 2160 (30p) ; 1920 x 1080 (60p, 60i, 30p, 24p)
動畫音效: 支援立體聲收音
防手震功能: 5 軸 HYBRID O.I.S
135 格式焦距: 25 mm 至 400 mm
光圈範圍: f/2.8-4.0
自動對焦情況: •面部對焦 / 自動追蹤對焦
•49 點對焦
•1 點高速對焦
•1 點對焦
LCD 熒光幕: 3.0 吋 TFT LCD 熒光幕 ,視野率為 100 %
重量(含電池): 831 克
體積: 137 x 99 x 131 mm
但看了那麼多學校活動,反而覺得媽媽們是最理性,一台iPad錄錄影就好.
反正都只是丟上雲端分享,1080P就很了不起了.高端的設備通常是爸爸們
自爽的愚蠢行為...過了一個月後的影片都沒人要看了啦!!
45-175mm還有一個好處是;平平都是90cm最近對焦,但是有堪用的175mm
焦段,所以還可以拍出下面這樣的照片.{from Windman Photography}

除了14-140二代,兩機兩鏡還算是方便,帶小孩怕重,多一台GM1+14mm(15/1.7
或12/2更好啦!)也不過才200多克呢!
我自己會帶D800+20/1.8與GM1+45-175 出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