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各位大大大家好。
入手GH4之後發現, 果然連新買來的MacBook Pro 15" Retina處理4K 3840X2160p超高畫質影像時也超級發燙的(熱到可以拿來煎蛋了),風扇也狂轉。
這兩天用4K畫質加裝上兩倍壓縮的老電影鏡來玩玩試拍,原本的16:9規格乘上兩倍就變成3.55:1比例的老式超寬銀幕電影CinémaScope的風格了。
拍好的毛片剪接好還是16:9規格的壓縮版3840X2160p影像; 所以在電腦上還得把影片從垂直方向用Dashwood Anamorphic Plug-in再反壓縮1回(影片中的人物比例才會正常),最後得到的完成版短片就是3840X1080p像素的超寬比例了。
從Final Cut Pro X丟到Compressor裡去壓縮成直出的普通4K短片只需大約1小時(四核i7/2.3GHz); 但多加上這些繁複的反壓縮, 還有將上下海苔條切掉...總共竟花了5小時的時間!
影片就在下面這個連結,敬請多多指教。
http://vimeo.com/97636475
2014/06/11: 新增4K夜拍短片
又剪接了1部4K超高清畫質, 寬銀幕電影規格的短片,這部短片的主要目的是要看看 的GH4 4K夜拍能力還有再接上老電影鏡之後的效果,敬請欣賞。
影片就在下面這個連結:
http://vimeo.com/97864712
其實我跟兩位大大同樣是很討厭畫面有細微震動的人。不過這麼龜毛的我在這部短片能接受這些細小震動其實是有原因的。
用老式電影鏡和必須同時加裝的定焦主鏡頭都是無防手震功能的。我從來都是用手持拍攝 (哪有那個美國時間拉開三腳再裝上相機,很多有趣的情境都稍縱即逝了),再加上努力勤練所以手震還不算太明顯。
我之前的短片真的都有很認份丟到剪輯軟體去穩定的。可是這部片我覺得還OK, 可以先不管畫面小震動的原因是:
1. 上下高度已經比原高度少了50%,同樣的視覺上的震動也少50%
2. 這是我首次嘗試4K再壓縮,保持寬度再把高度減半,所以動到的是每張4K畫面的整體比率,這超級耗費電腦運算的。有好幾次我都以為我新買的MacBook Pro要熱到爆掉了。
3. 而且我最擔心的是整個後製流程Workflow是否正確,能否得到我要的製作規格和結果。這次的製作流程底定了,以後相同規格的短片就會照這次的流程來做。
所以還真的是花了好多時間剪接, 過效果, 調色, 壓出正確長寬比, etc. 每個單獨分鏡都要如此來過, 真的我都幾乎沒在睡覺了, 哈哈。
下部片子就會乖乖認份用軟體去給他好好穩定的,謝謝各位大大的寶貴建議!!
petitrois wrote:
哈囉各位大大大家好。...(恕刪)
又剪接了1部4K超高清畫質, 寬銀幕電影規格的短片,這部短片的主要目的是要看看GH4的4K夜拍能力還有再接上老電影鏡之後的效果,敬請欣賞。
影片就在下面這個連結:
http://vimeo.com/97864712
昨天又剪接了第二部寬銀幕4K短片,轉檔還是花了近五個小時。檔案大小900Mb左右。
前晚出去拍片我有乖乖聽大大們的建議帶著三腳架去拍喔,畫面比較沒那麼震動。我才發現已經約莫兩三年沒用腳架了。其實用腳架也沒那麼麻煩啦,我以後會儘量常用的。
My MacBook Pro: i7/ 2.3GHz/ 16Go/ 512Go
petitrois wrote:
哈囉各位大大大家好。...(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