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使用g6, 鏡頭有14定,x14-42,25定,45定,14-140二代,從dc時代就一直使用p家,算很熟悉他的介面,對他的發色也沒什麼抱怨,但自從看一些fuji的樓後,真的有被毒到,加上對g6的高iso真的還是不滿意,晚上隨手拍iso到3200(我沒使用腳架的習慣)雜訊實在看得不舒服,所以有以下想法,請版上各位給建議
1.加入F家:看上的是更好的畫質、白平衡與發色(富士色真的沒話講),但主要還是對手持夜拍的需求,請問fuji xe1與g6 Jpg直出iso差多少,又假設搭配的是xf18-55鏡頭,是否真能有片幅優勢?(我只考慮多入手f家,並沒有清掉m43的想法,也請別建議o家,他的發色不吸引我)
2.升級gx7:更高iso可用值,對目前的大光圈定焦有更高快門可用,又請問各iso畫質是否比g6都有提升
3.入手12-35恆定光圈:對夜拍有幫助,缺點是又要多帶一顆鏡頭,雖m43鏡有體積優勢,但出遊帶這麼多顆似乎又太麻煩了~
4.改拍raw檔:我沒有拍raw檔的習慣,因為主要是想改善夜拍手持的部分,是否在夜拍時改拍raw再轉檔就可以有顯著提升,有建議的轉檔軟體嗎?
以上除4外,大概預算都在20~25k左右,請問各位先進會怎麼建議呢?
而且富士的顏色怎麼說就是很耐看,白平衡這個看個人見解,性能部份只要不搶拍一般應該可以應付
當然預算足夠可以兩台都玩看看,目前本身有EM5跟14-54II目前在看XE1大樓顏色.
jsn6916 wrote:
目前使用g6, 鏡頭...(恕刪)
1.Fujifilm對於高ISO表現有下功夫,而G6用的是GH2的sensor+新處理器
兩者的差距如何?就直出而言至少差一個檔次左右
就工作值來說G6是1600,XE-1則是3200
2.GX7已經用上目前P家最好的sensor,至少勝過G6,和XE-1不相上下
發色也好很多,雖然還無法追上F家就是了
3.很多購入12-35mm後的玩家都說之後都帶這顆出門很少帶其他顆,可見此管鏡頭的便利性與優異表現
如果對此管有疑問,建議去看看12-35的大樓照片參考
4.拍RAW就沒有差了,因為是自己可調的部份,學些減噪的功夫便可
軟體推薦Lightroom跟dxo optics pro 9,後者在除噪的部分有加強
綜合以上,我會建議入手12-35mm,然後再學拍RAW除噪轉檔
jsn6916 wrote:
目前使用g6, 鏡頭有14定,x14-42,25定,45定,14-140二代,從dc時代就一直使用p家,算很熟悉他的介面,對他的發色也沒什麼抱怨,但自從看一些fuji的樓後,真的有被毒到,加上對g6的高iso真的還是不滿意,晚上隨手拍iso到3200(我沒使用腳架的習慣)雜訊實在看得不舒服,所以有以下想法,請版上各位給建議
1.加入F家:看上的是更好的畫質、白平衡與發色(富士色真的沒話講),但主要還是對手持夜拍的需求,請問fuji xe1與g6 Jpg直出iso差多少,又假設搭配的是xf18-55鏡頭,是否真能有片幅優勢?(我只考慮多入手f家,並沒有清掉m43的想法,也請別建議o家,他的發色不吸引我)
2.升級gx7:更高iso可用值,對目前的大光圈定焦有更高快門可用,又請問各iso畫質是否比g6都有提升
3.入手12-35恆定光圈:對夜拍有幫助,缺點是又要多帶一顆鏡頭,雖m43鏡有體積優勢,但出遊帶這麼多顆似乎又太麻煩了~
4.改拍raw檔:我沒有拍raw檔的習慣,因為主要是想改善夜拍手持的部分,是否在夜拍時改拍raw再轉檔就可以有顯著提升,有建議的轉檔軟體嗎?
以上除4外,大概預算都在20~25k左右,請問各位先進會怎麼建議呢?
高ISO根據DxO Mark的量測, G6=639, GX7=718, E-M5=826, E-M10=884, X100=1001, A6000=1347
"假設"Fuji有微單最高的ISO表現1347來看, 會比E-M10好半級, 比GX7好0.88級, 比G6好1.1級
(註:實際上, DxOMark從未公開過任何Fuji微單的測試分數, 因此....只能取假設值)
加入F家, 其片幅優勢的的確確擺在那兒, XF18-55光圈也比X14-42大
若實在有手持夜拍需求, 您的鏡群除了兩支定焦外, 大概都不會有優勢
升級GX7, 高ISO提升了0.12級, 更高快門對手持夜拍沒幫助
好處是本身內建三軸防震, 可以提升定焦鏡在手持夜拍的穩定度
入手12-35, X14-42就不會帶了, 所以還是帶四顆, 只是變重一點
拍RAW, 無法提升手持夜拍的穩定度
=================================================================================
綜觀以上, 個人覺得若不多個系統, ISO表現較好又有五軸防振的E-M5/E-P5/E-M1, 是手持夜拍一選
O的夜拍發色個人覺得很漂亮....另外既然都考慮拍RAW了, 發色不喜歡可以用RAW調整沒問題
第二是考慮12-35mm F2.8
另一選項是多個Fuji, 但從此會是P一機3鏡 + F一機1鏡....會變得比選項3更重
甚至日後出P進F, 的確會有更好的畫質, 但也會有更大的重量, 這是要考量之一
另外X-E1雖有韌體更新, 但其對焦速度與夜間拉風箱問題仍不及M43, 對焦速度與準度是要考量之二
若仍無法取捨, 建議....就買吧
親自試過各個系統的不同, 會有更多的體會
個人是從APS-C轉M43, APS-C畫質優勢目前仍未勝過個人對體積重量的考量
以目前所見, 個人仍不考慮APS-C
我自己使用g6搭14-140二的經驗,夜拍在iso3200可以做到手持不晃的程度,但畫質需到1600才可接受,但真的就要看場景,成功率可能不到一半,所以我是假設只要iso3200可看的前提下(似乎版上意見gx7還ok),gx7會列入選擇。
至於攜帶鏡頭,其實14,x14-42我已經沒在帶了,主要是出遊時給家人用搭gf3的鏡頭,平時大都白天14-140,晚上25,雖然25光圈夠大,但有時景深真的又太淺,也不太夠廣角,所以才又想,12-35似乎可滿足這點,既夠廣、景深也適中、畫質應該也不錯(我沒用過,但我想應該略優於14-140,版上好像沒這兩鏡的比較,不知是否如此)
想進富士真的是被他的高iso還有低光時的色彩還原度驚豔到,雖然主要是看dpreview的測試,他雜訊型式跟其他家根本性的不同,看樣子真的是感光原件的獨家設計所致,發現甚至達到全幅機的水平。額外的好處就是富士色了。小弟會使用ps修片調色,所以p家色彩對我困擾不大,但不諱言,p家本就偏輕淡的發色在天氣好時很投我所好,但陰天時就很容易失去立體感,所以常在後製提高色彩飽合跟對比,幻想著或許進F家這部分就可以省去大半,唯一考慮的是,F家鏡頭真的體積價位都高上一檔次,(所以還想守住m43跟自己荷包)又xf18-55畢竟是kit鏡,畫質跟g6搭12-35比會否反局劣勢,加上從沒用過F家,實在不知他電子性能如何(我知道P家這方面是佼佼者,就不知F家落差多少),種種問題可能真要兩家都用過的人給意見了。
拍raw檔真的是缺乏經驗所以目前想法不多,但讓iso3200畫質就此進入可接受帶?還是dxo optic pro9真可以做到!
O家真的就不考慮,一方面是鏡頭群是P家取向,畫質其實跟P家只在伯仲,沒有顯著優勢,而且介面邏輯很不習慣!再者發色不愛,這真的是個人偏好問題,普遍認為o家強過p,但對我來說,就覺得不自然的感覺,F家就又不會,要說的話就是P家像是各科平均80分的學生,隨著技術提升各科都看得到進步;o家就像數理88,國英78的資優生,有特色但也不好矯正;F就像平均90分的天才,但不會做人(因為他貴XD),大概是這樣的印象。

多比較看看
畫質優先的話買富士就對了,不搶拍的話對焦慢電子性能弱沒關係
至於Doxmark給的數字看看就好,不然E-M1的分數比E-PM2/E-PL5/E-P5/E-M5都還低,如果拿去Olympus板問,我很好奇會有幾個板友讚同升級E-M1結果高ISO反而退步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