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都覺得x12-35重量就是這樣,但是上禮拜無聊摸了保護鏡,拔下來後發現原來沒有保護鏡手感差這麼多,
本來覺得保護鏡薄薄一片,應該沒有什麼差別,可能是掛在鏡頭前端感覺更明顯,
之前都買marumi 42mm, 46mm, 52mm 並沒有感覺那麼重,也可能是58mm口徑又更大了些的關係。
請問其它家的保護鏡也是差不多重嗎?手上沒有其它保護鏡可比較,總覺得B+W拿起來很沉。
ethanc wrote:
總覺得B+W拿起來很沉...(恕刪)
重一點沒什麼不好
有人買鏡頭會指明要同級中最輕的鏡頭嗎?
大光圈 高階鏡頭通常就是又重又大又貴的同義詞
旅遊鏡 小光圈 低價鏡頭 用料降級方面
改用塑膠鏡片 等因素 所以會很輕
所以濾鏡也是一樣的道理
日系的 MARUMI HOYA Kenko 等
用料如出一轍 都是鋁框
較輕薄但剛性差
我以前用過一次
不過是慘痛的經驗
鋁框很軟 稍受衝擊就擠壓變形
本身破裂不說
連同鏡頭的第一片也給毀了
我這樣損失了一隻大三元
所以我後來一律用B+W MRC
B+W 的玻璃是用肖特Schott的
框是黃銅
這2種材料 跟LEICA鏡頭完全一樣
黃銅框的好處是 重 剛性好 不易變形
此外不上油 也是經久滑順好轉(雖然我裝上就不拆的)
LEICA鏡頭也是基於這些理由所以選用了這些材料
LEICA鏡頭 和 日系鏡頭 價格差不多的話
要選哪個應該很好選吧?
十機九移,換過八鏡七店六街五老闆四處跑,還得三買二測,一台爛貨
CapHawk wrote:
B+W 因為是銅框的...(恕刪)
這位大大~Schneider 是真的有的歐~ 不是代理商搞的~
(新增道歉聲明!!!) 到底有沒有Schneider, Horseman 保護鏡?
代理商也有證據~
對於見喜有限公司 道歉聲明 和 Schneider濾鏡之解說
銅框比較能保護鏡頭 吸收撞擊的力量
代價 比較貴一點
市面上比較高檔的保護鏡幾乎都是用銅框 B+W Schneider horseman(RoHS)....之類
不過日廠和台灣的鋁框 也是有很多不錯的濾鏡 各家都有出更高階的濾鏡 kenko(zeta) Marumi(EXUS)...等
話說..濾鏡在台灣可真好賣呀 超多品牌 德國 美國 加拿大 日本 台灣 都有廠牌...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