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國際牌的相機不是有個菲林模式很受人歡迎嗎?
但是與朋友借來玩GF5,試了半天我都找不到這個功能
另外,GF5的設計比我想像中的好操控許多
雖然按鈕少少的感覺很難用
但我發現觸控螢幕的便利性根本超越了按鈕
尤其是很愛用手動鏡的我
GF5的觸控放大根本是神器
看完上面的廣告,唯一有個好奇點是
GF5可以設定倒數自拍,然後拍攝的瞬間去自動對焦?
我形容的更詳細一點好了
一般來說,設定倒數自拍,要先把對焦完成
因為按下快門鈕後,曝光、對焦等就鎖定了
所以一般來說,團體照還OK,可以先找個人來對焦
但自己架腳架自己玩自拍
很有可能遇到不知道該怎麼對焦的窘境(沒有目標物)
看廣告上女主角是按完快門,接著就跑去坐著等倒數
那表示說,GF5可以在倒數的過程中自動幫你對焦?
===================================================
在接觸以前,一直覺得GF3、GF5是閹割機
直覺不會太好用,尤其按鈕那麼少想必難操作
畢竟我曾在NEX上體驗到,按鈕少+迷宮式介面的壞印象
我想最大的差異在於,GF系列多了觸控螢幕,大幅減輕按鈕少的不適感
(因為螢幕上的功能圖示就是一種按鈕,直接點螢幕就好)
GF5的介面設計的不錯(其實P家的介面用過幾台都有好印象)
短暫借來玩了一下,能順手到立刻上手的特性也挺讓我讚賞的
好比雖然沒有模式轉盤,就很直覺得把螢幕左上的圖示點一下
就會跑出模式選項了,可以直接點選螢幕或是用轉輪選擇
改ISO、改EV、改光圈、改色調、改對焦點,通通很順手
大體上就是操作很直覺吧,想找的功能都可以立刻找到(相對於NEX的迷宮...)
本來還想試試人臉識別登錄,不過時間短暫就沒玩到了
簡單來說,它是台比想像中還好操作的相機
Ai也好強,隨意拍的表現都還不錯,搶拍的話我想也是可靠的利器
對焦迅速、準確度也高,螢幕解析度高,手動對焦更容易
不過外型與發色就不是我的菜了,但是可以推薦給別人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感謝大家的回覆,原來...(恕刪)
夢大的第一個問題以前好像有人問過~ 不過機種與答案忘記了~"~ (由此答案不就呼之愈出)
但是可能有幾種情況可以做推敲:
1.預先對焦在倒數 = 對焦位置是可以預期的
2.人離開倒數後在自動AI對焦,而AI必須有條件選擇的模式,如人臉或是其他 = 有機械自動判斷風險
所以有需求,最好就是設計成兩種模式可以切換~是最好的:)
以前我跟我老婆不管去哪裡都會合照紀念(小DC)~ 當然使用的就是輕便小腳架+自拍倒數
每張幾乎都成功,景深深@@"且大多都是泛焦情況
後來GF1後, 就是請老婆不要動我先對焦,有時候也會鎖焦(自然反應) 然後倒數~ 然後快跑...三連拍...哈哈...
===================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大體上就是操作很直覺吧,想找的功能都可以立刻找到(相對於NEX的迷宮...)
本來還想試試人臉識別登錄,不過時間短暫就沒玩到了
簡單來說,它是台比想像中還好操作的相機
Ai也好強,隨意拍的表現都還不錯,搶拍的話我想也是可靠的利器
對焦迅速、準確度也高,螢幕解析度高,手動對焦更容易
不過外型與發色就不是我的菜了,但是可以推薦給別人
我只用過一台富士小DC與兩台P家微單
P家微單的介面最推崇的就是Q menu ,而設定裏面的進階選項也不太複雜
上個月去百貨買old ipad 時 有逛到sony專賣店 , 拿了5N 把玩一下,想感受一下峰值對焦的優勢
但找不到...請工作人員幫我開...他弄了一陣子才找到 = =|||
但也因此我看到有點花了...無法回想他如何開啟的...

反正如果相機可以讓你專心拍照,感受相機與所見畫面的融合性、安定感~ 那對相機的了解與操作的熟悉度,是對拍攝很有幫助的啦!
像上次我跟家人去北埔老街,GH2+20mm , 不小心變成多點對焦,跟我平常使用的觸控單點對焦不一樣,我進Q menu 跟 設定裡面 什麼都翻過了~ 竟然還是找不到單點對焦的切換!!!!
oh~ my god !!! 我弄了老半天,帶點焦慮的只好用多點對焦來拍照~ 直到回家隔天~ 晚上有空時~
發現原來對焦模式是用左邊的硬體小轉盤!!! 難怪我從設定裏面找一整天也無解><" (盡量笑我吧...忍 )
這才了解原來我對相機真的不熟阿><"
============================
GF5 是因為它有M43的優勢與輕便, 外型其實比流出照好很多了~ (當然與GX1 那種是不同格調)
以前聽人說~ 要讓一個男生沒錢~ 就是給他玩單眼~ 我正想辦法破解這個局阿

我的基礎功 隨手拍出喜歡的照片^^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