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F3.5 POWER O.I.S v.s F2.5 到底?

F3.5+POWER O.I.S v.s F2.5 到底誰比較強呢...
有沒有人有實際用起來的經驗?
升級的Power O.I.S好像很威的樣子
因為我不會算幾級...有人可以指教一下嗎
14mm f2.5真的是很輕便又划算...
真的很難抉擇阿>_<
2012-06-11 18:08 發佈
有預算的話直接上X14-42mm,
利用防手震來彌補大光圈的不足,
基本上這顆的畫質也會比14mm/f2.5好。

Seven七 wrote:
F3.5+POWER...(恕刪)


這顆會比較強

12-35mm F2.8 ASPH. POWER OIS

匿名 wrote:
這顆會比較強 12-...(恕刪)


價格也頗...........強
01真多癡漢與嘴砲,好酷!

Seven七 wrote:
F3.5+POWER...(恕刪)


防手震只能防"手"震,拍的人事物動一下照樣糊

而大光圈快門比較快,連同拍的物體動作如在快門速度內也能拍清楚

定焦鏡畫值比較好

不用蒐集七龍珠,健達出奇蛋,一次滿足你三個願望

Seven七 wrote:
F3.5+POWER...(恕刪)

當然是F3.5強
因為F2.5跟F3.5快門速度差一倍而已
有OIS只要1/5秒就不會手震, 沒有OIS就算有1/10秒還是會震
至於樓上有人講沒辦法讓目標物動作凝結的問題.....快門速度差一倍而已不會有什麼差別啦
如果你所在環境允許開閃燈的話, 用閃燈打跳燈才是王道
Seven七 wrote:
F3.5+POWER...(恕刪)

kevin^^ wrote:
防手震只能防"手"震...(恕刪)

我覺得要看你的用途,如果是光源較低的室內拍攝當然是大光圈勝出,
如果是室外光源充足X鏡的便利性勝出,我這二顆鏡頭都有,一般室外
用X鏡,室內用f2.5,如同Kevin兄講的,防手震是不能防物體變動,
所以低光源的拍攝成功率還是以f2.5勝出,站內也有相關討論這二顆鏡
頭的文章,版主有空可以找一下,參考一下。

meridian wrote:
快門速度差一倍而已不會有什麼差別啦

最好是不會有差別咧...

F2.5的安全快門多F3.5一倍,就比F3.5多出不知多少的拍攝成功率
請問這成功率可以等效成多少啊?

然後,防手震並非萬能,有多少人在1/5秒的情況下能拍出成功的照片?
既然防手震無敵,那1/30的最低限度的安全快門不是沒了意義?

而且就算防得了手震,防得了人/物/景震?

我倒是很想看看,這位說不會有什麼差別的仁兄,他常常利用1/5~1/10的快門去拍會動的人/物/景時,還能不能防住人/物/景震呢?

否則為什麼又跳出「用閃燈打跳燈才是王道」與上述原推論完全矛盾這句話?

地圖上的流浪者 wrote:
最好是不會有差別咧....(恕刪)

所謂安全快門本來就不是一個很嚴謹的定義,在不同焦距時候,其快門速度造成影像模糊狀況無法被解析,因此影像看起來是銳利狀況,而一般建議大約是焦距倒數,但不同片幅系統的模糊圓不同,約小片幅模糊圓越小,通常要求更高,需要更快點快門速度。


一個鏡頭防手震通常可以容許的安全快門以下快門速度在一個範圍內,也就是一般級數差別!
像是以NIKON 70-200 F2.8 VR2,大約可以到達四級防手震效果,所以原本無防手震,以200mm拍攝,大約是1/200 s ,理論上防手震可以容許1/12s還會是安全範圍,但實際上不同人與使用技巧可以在慢些或需要再快些速度。






防手震本身只是一種物理位移量的補償,只是可以利用光學或感光元件來修正,所以類似後天增加低速快門的成功率。


光圈本身是屬於曝光上高速快門使用,也因此大光圈鏡頭會稱高速鏡頭,所以是針對曝光畫面先天條件,在越動態物體越顯現大光圈的威力,在一些報導或運動領域就可以看到一些貴鬆鬆大光圈鏡頭。





就實務上來說,一般人拍攝高速動態機會是比較少,特別是隨拍上,大多是靜態物體為主,而會想拍動態物體的人來說,大光圈才是符合現實需求,甚至可能最好有防手震來增加後天成功率,只是像是打鳥一群耕更求極致對焦速度,防手震啟動會讓對焦速度慢些,所以此時通常都不會使用防手震。





meridian wrote:
快門速度差一倍而已不會有什麼差別啦
...(恕刪)


那麼

1/15 1/30有差嗎

1/30 1/60有差嗎

1/60 1/120有差嗎

對拍會動的人事物這可是差很大
每次拍總是會有人稍微晃到,快門快點成功率自然高點

在1/5這種環境,防手震成功率根本也不大
還是用腳架或開閃燈吧









不用蒐集七龍珠,健達出奇蛋,一次滿足你三個願望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