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不專業的簡單鏡頭測試

看到許多P家同好推薦25mm 1.4
小弟也想要一支外掛
規劃資金後...
把後面要買的全省下來
敗這顆25定焦
其實原本想要O家45mm 1.8
或20mm 1.7
不過一次到定位比較不會在想東想西
因為手邊只有14-42 + 45-200 + 25
也期待更多大大能給更多比較資訊
畢竟小弟財力有限
貢獻不大
首先14-42的14端

不專業的簡單鏡頭測試

再來14-42的42端
不專業的簡單鏡頭測試

換另一顆45-200的45端
不專業的簡單鏡頭測試

45-200的78端...房間不夠用到200端
不專業的簡單鏡頭測試

再來是今天剛入手的25mm 1.4
不專業的簡單鏡頭測試

小弟的"錯覺"是
25mm背景較模糊,也比較亮,ISO 160就可以拍成功了,主題邊邊的明暗也較明顯,所以比較立體
45-200的表現比14-42好很多(都是開到ISO 800)
拍人像也很好用
要說拍人像25太近
除非麻豆只有幾個人拍
不然在大型活動25都擋到他人
25的發色真討喜
只是今天去拍人像還是無用武之地
如果可以真的還是變焦鏡拍人像(大型活動時)
不然根本無法跑位
雖然期待X35-100
不過一定貴得要命
不然這焦段拍人像真的是進可攻退可守
以上是我不專業的想法
僅供參考
2012-01-15 21:11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鏡頭測試
辛苦了…
小弟一開始看到42mm端… 『咦?怎麼沒有拉近?』
後來看到您78端(好難聽)才知道您是自己再房間裡走來走去


soccer4451 wrote:
拍人像還是無用武之地

弟覺得這是看性質

14mm、20mm、25mm通常是大家裝在鏡頭上隨機隨身隨拍用的
這種狀況下
要拍照時會先跟被攝對象溝通、再拍
這時14mm、20mm兩顆來說,距離都頗OK
但是25mm反而要自己再退後、離被攝角色遠一點才能拍到想要的景
所以其實以定焦鏡來說,25mm是… 太遠了

菜鳥心得

soccer4451 wrote:
看到許多P家同好推薦...(恕刪)


用途不同
14m是以景帶人
20m與25m是以人帶景
45m以後就變成以人為本
我覺得看場合決定焦段
我本來今天剛拿到25這顆
還期待可以拍出不錯的照片
結果今天大家都拿長焦段和中焦段
25反而覺得太廣
後來都裝45-200來用
如果麻豆沒太多人拍
真的25以內都很好拍
但是跟十幾個人...25應該會被罵
因為都擋到別人了
不過這顆買進後
45mm1.8 應該不再考慮了
畢竟外拍人像還是變焦方便
在人多又寸步難行真的有很大的用處
接下來把錢通通省下來
好好分析自己的需求
畢竟25購進後已經很滿意了
拍主題照確實很好用
剩下的用45-200來解決
45-200這顆拍的人像

其實我只是去湊熱鬧
跟那群高手拍照
G3好像變玩具了XD
啊~正確是說...我變小孩在玩相機
45-200這顆的 45端拍特寫真的超棒~~~~不過因為缺錢趁它價錢好的時候脫手了~~~

我也來插花,不要小看 Panasonic。。。。如果可以掌握的好都可以拍出超棒的作品


這顆的鏡頭焦段非常像 FZ-50我貼幾張 FZ-50的相片






誰說要鏡才能拍出好照片~~~~~相簿還有一堆相片參考看看~~~~
其實我覺得能讓主題凸顯出來就是顆好鏡頭
我之前也認為類單構圖方便
只要技術好一點就能拍出很好的作品
但是構圖雖然已經強調主題了
卻還是不夠凸顯
所以才買25mm
25mm





之前的類單HS10



其實相機只是工具
但是好的工具能更事半功倍
不過真正重要的不是工具要多好
而是你真的需要什麼
就像我第一次玩定焦就是25這顆
讓我感覺...
我只要一顆定焦鏡就好
其實我周遭活動是變焦鏡比較實用
因為常去大場合
常混在人群裡
其實我真的需要的是好的旅遊鏡
不過G3測光亂跑真頭痛
同一個位置有時明暗就不一樣
為了輕便...多拍幾張預防萬一就好
soccer4451 wrote:
其實我覺得能讓主題凸...(恕刪)


25mm 是立體感的強調~~~~~ 20mm才是淺景深~~~~我當時真的搞錯方向了!!!下面是大25乃拍的


了解鏡頭跟器材的特性才是真正可以把鏡頭發揮到極致。。。。雖然大小25乃可以拍出淺景深,不過卻比餅乾鏡麻煩點~~~~餅乾鏡 隨便拍都是淺景深~~~~
soccer4451 wrote:
看到許多P家同好推薦...(恕刪)


f/1.4的進光量大,當然能使用更低的iso及更快的快門了。

鏡頭不是這樣比的吧,那大廣角不就死一片了。

"主題邊邊的明暗也較明顯,所以比較立體"
那是因為主題全部都在"景深"裡。
你看過X3F拍出來的照片沒? 就算完全沒有淺景深,它都比較立體。

4518跟2514或2017都是"完全不同的感覺"
就算你同樣用相同光圈去拍,並且取一樣的範圍。
因此這些鏡頭沒有所謂的"一次到位之說"
就看你比較常拍什麼場景。

我也曾想過要搞個25mm來玩。但我又比較常拍連人帶景的照片。
如果我用25來拍,那我光圈不就要"縮到死"。

所以我就先選了12mm。
soccer4451 wrote:
看到許多P家同好推薦...(恕刪)


對於鏡頭的應用可能要用一陣子才可以完全了解那顆鏡頭的特性~~~~~

25乃特性是立體~~~注意看石獅的邊緣,就會感覺好像跳出來~~~


尤其是黑色的部份更可以詮釋他的解析度,跟立體感,


這與淺景深造成的立體感有不同的味道!!!


其他相片在相簿

J.J.player wrote:
對於鏡頭的應用可能要...(恕刪)


雖然從你的照片上看不出來立體感。
但我大概明白你的意思。

應該是指該鏡的分辯率及對比都高,這兩個指標高即可拍出"立體感"。

所以大奶才會被叫魔性之眼、照妖鏡,因為它的這兩個指標又比小奶高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