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GF1......難道你就是Nikon DX鏡的救贖嗎?

話說,打從開始進入單眼相機領域之後的這幾年,我就一直是Nikon的用戶

不知是因為過去鬼迷心竅還是啥的,一直相信Nikon「DX規格是王道」的芭樂票,一路以來著實還買了不少顆DX規格的鏡頭,無論原廠或副廠的都有。一直到D3出現時,才恍然大悟,原來Nikon的DX王道論只是緩兵之計,而我則是徹底被拐了

而那些曾經陪我一路走來的DX鏡頭,也在後來升級成D700之後,全部打入防潮箱冷宮,完全沒機會出場。原本曾考慮將他們變賣求現,但卻又捨不得,每次看著它們都感到一股愧疚感


直到救贖的新星,隨著年終獎金的發放而降落在我家
GF1......難道你就是Nikon DX鏡的救贖嗎?


耳聞(其實是壞朋友催敗)M4/3規格的相機,因為鏡後距超短最適合當「北港香爐」玩轉接,讓我不禁想到那堆因為成像圈太小會在FX機身上產生嚴重黑圈的DX鏡頭,既然APS-C規格的面積是大於4/3,那就表示透過正確轉接,DX鏡頭應該不會在M4/3機身上產生黑圈問題。

於是,這玩意兒就來到我家了........
GF1......難道你就是Nikon DX鏡的救贖嗎?


基本上這轉接環只是個一邊可以銜接F mount、一邊是M4/3口徑的金屬鐵圈,但是有配合原本F mount的鏡後距需要,將鏡頭墊長一點。

將它接到手邊目前唯一有放在手上、沒有出借給朋友的D鏡、小黑二上面,老實說鏡頭跟身體的比例實在太懸殊、整個就是一個「畸形」得以形容之 而且,因為重心太前面,拿著機身的右手完全無法施力,整個組合的重量都壓在左手上,左手肘曾受過傷的我、拍沒三張照片就開始晃來晃去槍口打地瓜了
GF1......難道你就是Nikon DX鏡的救贖嗎?


小黑二太長,那換副廠鏡好了,跟D700借用一下Sigma 24mm F1.8 Macro來轉接,比例還是很怪......
GF1......難道你就是Nikon DX鏡的救贖嗎?


由於小黑二與Sigma 24mm F1.8都是擁有光圈環的老式鏡頭,因此裝在GF1上之後,雖然機身與鏡頭完全斷了連結,仍然可以順利的利用鏡身上的光圈與對焦環來設定。唯一的缺點是GF1原本的手動對焦時局部放大中央畫面的輔助功能,在轉接模式下徹底失效(廢話,因為對機身來說此時根本不知有鏡頭插在上面,自然不可能在必要時放大畫面輔助對焦)。

與Panasonic的餅乾鏡合照,一個是20mm F1.7,一個是24mm F1.8,焦距光圈沒差多少,但兩顆鏡頭的汗糙差真多
GF1......難道你就是Nikon DX鏡的救贖嗎?


但是,其實我手上有光圈環的鏡頭數量並不多,還有一半以上的鏡頭是無光圈環的新一代鏡頭。實際測試過後發現無光圈環的Nikon G鏡一旦用轉接環接到GF1後,會永遠保持最小光圈狀態,除非是在室外豔陽高照的情況,否則完全無法拍出像樣的照片(動不動都是長曝15秒........)因此此款(不知品牌名)轉接環,僅侷限於老鏡轉接專用,如果想要救贖一律都是G鏡的DX鏡頭群,在此判定NG沒鳥用!


不過如果此次的任務這麼草率就結束,就太沒意思了。為此趕緊用功爬文,趕在除夕夜來臨之前張羅到新解決方案,要不然過年時就沒新玩具好玩了!

驗明正身,買來以後才發現是德國貨的Novoflex轉接環,包裝中除了轉接環本身外還付了一張(好像是彩色噴墨印表機印出的)簡單說明。
GF1......難道你就是Nikon DX鏡的救贖嗎?


拿起轉接環仔細看,跟先前買的不知品牌產品相比,Novoflex的東西的確是比較細(但價錢也貴了好幾番),畫面中央可以看到環身內側有一個小小的「推桿」,這個推桿其實是與轉接環外側的控制圈(藍圈)連動的,也是Novoflex之所以可以拯救G鏡的關鍵。除了推桿外,仔細看還可以看到Novoflex的環身內側有避免光線反射的消光紋路,這也是無名便宜貨上面看不到的細節。
GF1......難道你就是Nikon DX鏡的救贖嗎?


把Novoflex接到曾經一度是我的最愛的DX鏡頭、Nikon DX 17-55mm F2.8「數位鏡皇」的屁屁上,注意看,Novoflex上的小推桿會抵在G鏡鏡尾的光圈推桿上,透過這方式,用戶可以轉動轉接環上的藍圈,微調G鏡的光圈。
GF1......難道你就是Nikon DX鏡的救贖嗎?


鏘鏘!合體完成!
GF1......難道你就是Nikon DX鏡的救贖嗎?


為了多出的這排「Made in Germany」,貴了好多錢........
GF1......難道你就是Nikon DX鏡的救贖嗎?


手邊沒啥適當的素材可拍(其實是大掃除中屋子太亂,怕見光死),只好拿D700當臨時的麻豆亂拍一下。還不是很習慣全手動的測光設定經驗不足,再加上白平衡沒調好,拍出的照片普遍都有偏暗的現象。
GF1......難道你就是Nikon DX鏡的救贖嗎?


不過稍微簡單後製一下,光只是用PS自動色階一下,出來的就是一張漂亮清晰的照片了!
GF1......難道你就是Nikon DX鏡的救贖嗎?


嘗試用液晶螢幕手動對焦拍近物(Sigma 24mm F1.8 Macro),發現雖然失去對焦時畫面局部放大輔助的功能,但手動對焦並沒有想像中困難。只是,整體的畫面亮度還是有偏暗的現象,需要後製拉高亮度一點點。
GF1......難道你就是Nikon DX鏡的救贖嗎?



結論

雖然整體上來說,使用轉接環接異種鏡頭,仍然沒有直接購買M4/3專用的鏡頭來接,可以發揮機身最佳的效能、也最為便利。但是畢竟上述的那些鏡頭都是我原本就擁有的鏡頭,等於咱家的GF1平白多出了七、八管鏡頭可以裝。

我知道有很多GF1的主人,其實本身也是中高階DSLR的用戶,只是需要一台較輕便的隨身機當作輔助而買了GF1。或許這樣的族群,就是最適合玩轉接環的族群吧?因為可以把原本的鏡頭群作最大程度的再應用,日後添購新的鏡頭時,也等於是一物二用呢。
2010-02-13 20:1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救贖 Nikon DX鏡
很棒的一篇分享文~

我也是N家的DSLR 配GF1~但由於我的鏡頭都是有光圈環的老鏡~
目前還沒有樓主文中的問題,但一想到M4/3少的可憐的鏡頭
就有想買轉接環來接其它的鏡頭~
但~Novoflex這個轉接環應該不便宜~ 個人猜想至少要8k吧!


目前是使用G1,手上也有幾顆N家老鏡,使用一般nikon轉m4/3接環,在手動對焦的時候可以局部放大呢.

不知道GF1是不是省略了這功能.




接手動鏡怎麼會不能使用放大輔助對焦呢?
我都用得好好的....是不是樓主操作方法錯了呢...
按的方法是按相機的左鍵就會出現一個黃框
可以用方向鍵控制黃框的位置...再按確認
就可以選擇哪一個區塊要放大了....
再試試看八...
水瓶小滿 wrote:
但~Novoflex這個轉接環應該不便宜~ 個人猜想至少要8k吧!...(恕刪)


您果然是巷子裡的,我的確是花了超過8K一些些的價格購入的!

雖然這價錢無論怎樣都不能說是划算,但一想到我那些坐冷板凳的鏡頭當初至少是花了這轉接環十倍以上的金額才買來的,心裡就覺得稍稍值得了啦(何況還可以跟日後陸續會購入的新鏡頭搭配...)


睡仔 wrote:
按的方法是按相機的左鍵就會出現一個黃框
可以用方向鍵控制黃框的位置...再按確認
...(恕刪)


感謝睡仔兄,先前使用Panasonic原廠鏡頭時因為只要在MF模式之下轉對焦環,畫面就會自動放大,反而讓我完全沒有注意到局部放大功能也可用另外的按鍵叫出來。剛才試了一下果然可以這樣用,那看來,裝Nikon鏡頭手動對焦的便利性又更高了,似乎除了光圈資訊無法回饋外,都很完美了!
SElephant wrote:
先前使用Panasonic原廠鏡頭時因為只要在MF模式之下轉對焦環,畫面就會自動放大,反而讓我完全沒有注意到局部放大功能也可用另外的按鍵叫出來。剛才試了一下果然可以這樣用,那看來,裝Nikon鏡頭手動對焦的便利性又更高了,似乎除了光圈資訊無法回饋外,都很完美了!


因為是異種鏡頭,接點資訊無法交換訊息
所以 GF1 沒辦法判斷到對焦環轉動,所以只好自己按按鍵叫出來了


collective wrote:
http://photofan.jp/camera/html/modules/newbb/viewtopic.php?topic_id=6512&forum=44&viewmode=flat&order=ASC&start=0


老大,等你量產啦~
順便建議一下,光圈環上做個刻度吧
這樣比較容易從刻度去紀錄光圈值~
collective wrote:
NFG-Four t...(恕刪)


其實這兩篇文在購入Novoflex轉接環之前就爬過了

但是該篇作者只是一直貼圖,卻從沒實際分享過話題中的轉接環是否有成功量產上市,等不及,只好放棄......


除了上述這些機械式的轉接環外,我在坊間有看到過有電子接點的其他鏡頭轉4/3規格轉接環,似乎可以做到用機身控制光圈、回饋鏡頭資訊、甚至可以讓原本鏡頭上的防手震功能保持運作的神奇境界,但可惜該品牌接環問不到有Nikon G鏡轉M4/3的規格,不知實際上的運作原理為何?
SE...
看來M4/3目前支援太有限了~你這個反叛軍只能乖乖等待被帝國收編吧~啊~不是....甚至金環帝國都還沒想到M4/3這些子民呢~~~就算有很棒的轉接環了~那兩倍的問題也是難解吧!!!!除非你就永遠成為金環的奴隸....來吧~定焦不變形廣角大光圈的純樸世界等著你回頭~~哇哈哈哈哈哈(這口氣有點錯誤的感覺@@!)
SElephant wrote:
話說,打從開始進入單...(恕刪)
very good..........


最近我也想買gf1,一直在研究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