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mix Vario G 14-45mm f/3.5-5.6 MEGA O.I.S. 盒裝版開箱

藉著這次同學要去日本,請他幫忙將這顆錄影必備鏡頭帶回來,
含稅換算台幣約9k,比水貨商們賣的13k要便宜太多了
更重要的是...它是盒裝!不是拆kit賣的!爽度滿點!!!

會想將它收入的主因在錄影時支援連續自動對焦(AFC)且有實用的鏡身防手振支援,
拍起影片,不再晃來晃去,觀看影片時會舒適許多。

外盒



開箱囉~


部品總覽

有說明書、愛用者登錄卡、保證書、鏡頭袋(有防撞設計)、遮光罩與鏡身

遮光罩與鏡身


MEGA粒子砲~

小歸小,輕裝出門時真的很輕便

52mm的口徑


心臟不夠大,只敢玩盒子疊疊樂~就請各位看倌們將就點囉~ ^^


同場加映,GF1+14-45mm v.s. S5 Pro + A16



加上遮光罩

伸出頭~


由以上的比較可以看出GF1+14-45mm還是比較輕便的,不論在體積與重量上。
但若是重要場合的拍照,信賴度還是S5 Pro樂勝。
簡單的分享,謝謝觀賞。
2010-01-28 10:18 發佈
哇!這是傳說中的沙發嗎!?!?

終於輪到小弟我來坐囉~~~

很棒的鏡頭耶!看完開箱有點想起日本朋友一起帶哩!

不過M43鏡頭真的挺少哩!

neo.hsu wrote:
藉著這次同學要去日本...(恕刪)


你的那台S5很快就要被冷落了.....
1445真的又棒又迷人!
http://panysgood.blogspot.com/
neo.hsu wrote:
由以上的比較可以看出GF1+14-45mm還是比較輕便的,不論在體積與重量上。
但若是重要場合的拍照,信賴度還是S5 Pro樂勝

帶GF1+ 14-45出門真得很輕鬆, 掛在脖子上都不會感到負擔.
但是它就跟一般的入門kit鏡一樣, 焦段窄, 光圈掉很快, 變成徹底的陽光鏡.

不知Tamron, Sigma, tokina等專業廠, 什麼時候才會推出輕巧便宜的大光圈變焦焦鏡.
或者, M43 rumor中的12-75 f2.8-3.3 也行.
最初購買GF1是配上20mm F1.7鏡頭, 最近也購入 14-45mm 的鏡頭, 對於AFS與AFC二種對焦模式在錄影時的支援有所疑問, 想要請教知道的人

我應該已經瞭解AFS與AFC在"拍照"時的差異, 其中20mm F1.7不支援AFC模式, 而14-45mm支援AFC, 所以半按快門後, 還會持續進行對焦, 但在"錄影"時, GF1機身就有個設定, 可以在錄影時會自動進行對焦, 如果開啟這個選項時, 20mm也可以邊錄邊進行對焦, 而如果不開這個模式, 則半按快門時也會進行對焦,

那麼當GF1機身配合14-45mm錄影時,開不開AFC到底有沒有差別,或是在GF1已經開啟自動對焦的設定時,使用AFS或AFC的對焦方式是否有差異

整理一下可能的組合:

1. GF1(開啟自動對焦) + 14-45mm的AFC模式進行錄影
2. GF1(開啟自動對焦) + 14-45mm的AFS模式進行錄影

以上二種相比有差異嗎?

3. GF1(關閉自動對焦) + 14-45mm的AFC模式進行錄影
4. GF1(關閉自動對焦) + 14-45mm的AFS模式進行錄影

而變成醬, 以上二種又有何差異嗎?


謝謝



跟我的組合好像歐,我也是有S5跟GF1+20mm+14-45mm
恭喜你入手好東西
neo.hsu wrote:
藉著這次同學要去日本...(恕刪)


真巧,我也跟樓主一樣擁有S5-PRO,不過我配的是S 18-50,更巧的是我也買一台GF1+雙鏡。

坦言之我就是嫌S5出門太重了,所以才再買GF1,也有GRD,可是實在不若GF1好用。

S5跟GF1兩台都好,各有千秋。出門旅行我只帶GF1,拍重要場合需要性能強一點的就S5。

http://www.wretch.cc/blog/gozillatw
請問鏡頭在日本當地買及台灣買價差會很多嗎?

有在想去日本再買,還是先買起來先拍再說呢?

20MM的餅乾鏡。


先謝謝回覆的大大
under_bape wrote:
請問鏡頭在日本當地買...(恕刪)


其實你看樓主說的內容就可以知道日本買會比較便宜,為什麼?

就是台灣的水貨商總是要賺個錢吧!差額大約就3~4000塊,有機

會過去日本再買當然會比較划算,只是就看你忍不忍得住而已
http://www.wretch.cc/blog/gozillatw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