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松下M43系統之定價策略..

非戰文,雖然L1一出來時驚為天價,但實為panasonic總策略定價錯誤,非台灣代理之原罪
最近看到L1KIT組兩萬六不到,只有無限唏噓。

但今非昔比,G1目前與水貨的價差並非像O家的三千上下,而是六千以上!
台松真的認為消費者願意多花六、七千元去買三年保固?六七千可以買另外一台小DC了呢!

難得G1一片叫好,難道要將大好江山拱手讓給水貨商?

還是經過L1跟L10兩役之後,對單眼市場已不具熱情?
想當初L10推出半年後,台松竟然還願意舉辦人像試機外拍,而現在竟不見任何廣告宣傳?

GH1即將推出,雖然G1藉著水貨商的實惠價格打開了知名度,
但在定價上若仍採取守態,我想很難再造LX3的熱潮,台松阿台松,單眼相機賺錢的是鏡頭不是機身阿。




2009-04-21 19:18 發佈
hisojn wrote:
非戰文,雖然L1一出...(恕刪)

是差了一萬
我覺得潘那送你對於4/3(M4/3)市場可說完全不熱衷

4/3開發幾年了..才出幾台機身..而且看得出其中OLYMPUS著墨甚多

以潘那送你的規模來說...

算是冷處理.....
台松不知在想什麼?? LX3支援的小閃燈 FL-220, 他X的,死也不進口販售~想買只能去日本買,

真是超~~~營養雞排,感覺很差!!!

所以台松會這樣搞,一點也不意外啊!!!

hisojn wrote:
非戰文,雖然L1一出...(恕刪)


Panasonic鏡頭少的可憐,更別說是M4/3的鏡頭了,連Lieca都不見了,研發機身的成本當然是由機身售價來平衡了!
eagle1 wrote:
台松不知在想什麼??...(恕刪)



幾年前就看開了
小弟於四年前購入P家直立式吃記憶卡的DV...SDR-S100
當時市場上同類產品競爭者甚少,也無法與之抗衡..如JVC MV100
當時水貨也是很火熱,但這種高價位的DV,大部分家庭用戶偏好公司貨
但等了很久就是沒有代理進來
sanyo HD1000 出來也是一兩年後的事....
更別說sony....去年底出的那台記憶卡的DV(行號懶得記)
還在那大勢行銷多先進攜便...真想給他"呸翠軟"
台松真的很特別...不知道他們在想神麼
像最近出的HDC-HS300公司貨破五萬(水貨才3萬)
恐怕GH1也會不樂觀但水貨也要五萬
還是G1+HS300掙扎中
因為 g1 平輸沒有繁中機, 可以吃定消費者, 相對也趕走很多消費者
EOSXXD wrote:
Panasonic鏡頭少的可憐,更別說是M4/3的鏡頭了,連Lieca都不見了恕刪)

我不這麼認為歐...
Panasonic之所以拿掉LEICA認證就是因為要壓低鏡頭售價...
其實之前掛LEICA那幾支鏡頭也都是松下自製的...只不過掛個LEICA上市...我想松下應該是翅膀硬了...不想再付權利金給LEICA了.....
至於鏡頭少是4/3的特色...但從kit鏡到鏡皇等級每一顆都是好鏡...
拉少 wrote:
我不這麼認為歐......(恕刪)



唉....原則上大家也都歡迎,如果不要Leica認證能有益降低售價...
但松下公布m4/3的售價像是,想把當中的高利潤放自己口袋....
但我想松下應該也知道他消費機的熱賣,與Leica認證有很大的關係,
不過有一方說法,指出leica不掛牌在m4/3鏡頭上,
是因為松下用了數位修正的技倆在鏡頭上,
也有網友表示如果用了數位修正有助於降低成本,那也無可厚非....
但看了d90與500d的售價,總覺得gh1的定價策略,是放棄熱賣想用極少數熱中分子來攤平成本
真的令人很掙扎....


ps:請問拉少前輩,不小心在別的樓層看到你收回L1
如果沒記錯當初開賣好像是8,9萬,L1公司貨26000真令人心動
這L1公司貨是繁中嗎?跟G1以及L10哪一台比較值得...
松下真是讓人又愛又恨...................謝謝
PPRROOMMAA wrote:
這L1公司貨是繁中嗎?跟G1哪一台比較值得......(恕刪)

公司貨當然是繁中介面啦...
至於L1與G1誰好?...
當然是G1好用....
畢竟L1是2006年底上市的機器...
但當L1+LEICA 14-50 F2.8-3.5後....可說是經典中的經典
因此最好趁現在2台都便宜到爆...一起收吧!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