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Panasonic 全片幅謠言

如果Panasonic這台新的135 EVIL就是Leica SL的下一代機身的話,Sensor用誰家的可能就跟Panasonic的M43機種不見得是正相關的,Leica目前的135機種,不論是M或Q或SL,都不是用SONY的Sensor,雖然都號稱是德國製的,不過Q跟SL很明顯Panasonic提供了不少的技術支援。

另外Leica SL之前有ZENIT貼牌的,少見到好像沒正式上市過,不過大致可以猜測Leica對SL接環是願意揪團讓其他廠商一起加入的,或許Panasonic這台就是吧。

許多人可能認為CMOS Sensor只要大量生產就會降價到很便宜的地步

但只要了解IC成本的來源,就會知道即使是a7III為何還要5-6萬,以及前幾天Fujirumor提到GFX 50R的Sensor為何一片要2000鎂

IC的來源是晶圓,當電路設計好並依據製程廠提供的規則完成佈局後轉換成一層又一層的光罩並塞滿整片晶圓的範圍,送到製程廠後再根據光罩做黃光曝光與蝕刻摻雜等過程讓電路長在晶圓上,最後切割裂片得到一顆一顆的IC

目前可量產的晶圓尺寸是8吋與12吋,如果是手機用的1/2.33" CMOS Sensor,一片12吋的晶圓可以切割出約2240顆1/2.33"的CMOS Sensor IC

但是一旦變成了FF CMOS Sensor,一片12吋晶圓只能切割出約60顆的FF CMOS Sensor IC

來個簡單的數學計算,假設一片12吋的晶圓是200萬台幣,生產出來的1/2.33" CMOS Sensor每顆的晶圓成本就是:

200萬台幣 除以 2240顆 = 約890塊台幣

生產出來的FF CMOS Sensor,每顆的晶圓成本就是:

200萬台幣 除以 60顆 = 約台幣3萬3

當然,不同製程的價格不同,200萬台幣是舉例而已,也可以選擇用低階便宜的製程來生產FF Sensor

只是,有些低階便宜的製程只有8吋晶圓的生產線,如果是8吋晶圓,一片只能切出二十幾顆FF Sensor,也不見得省到多少成本

也許有人期望的是有比12吋還大的晶圓,但目前的發展停滯,不知道何年何月真的可以生產

也許有人期望的是晶圓的價格變便宜,但晶圓的原料是矽,矽的國際原料價格都在上漲,各個製程廠也都喊出晶圓漲價的聲音

總之,冀望大量生產可以讓CMOS Sensor變便宜,要注意幾件事:
1. 大量生產不會讓一片12吋晶圓可以多切幾顆出來
2. 目前沒有比12吋更大的晶圓,未來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會有
3. 矽材料的價格在漲

這些都讓CMOS Sensor有一定的價格下限存在
跟我的記憶差很多...

松下當初會賣晶圓廠給TowerJazz,是因為快被電漿電視的虧損拖垮了,急著換錢週轉。當時在市場上被三星電視打到哇哇叫的,除了松下還有索尼、夏普、日立、東芝,這五家日本企業都虧損苦撐了好幾年。索尼賣了幾棟樓換錢求生,夏普賣鴻海,日立直接退出電視市場。東芝最慘...還爆假帳,差不多破產...

電視面板的海嘯大約從 2008 年開始,持續了好幾年。當時三星強到不行,日本老企業都被逼到跳牆了。(台灣的 LCD 和 DRAM 廠也沒逃過,還要靠政府砸錢救,什麼無薪假都來了,結果救完還是癱瘓)

松下在日本是出了名的幸福企業,出售給 TowerJazz 的三間晶圓廠都在日本,是過去的心血,除了廠房設備之外就連2500位員工也要想辦法安頓。跟 TowerJazz 談到最後變成合資成立新的子公司 TPSCo 來經營晶圓廠,專職代工,經營權交給 TowerJazz,松下專心搶救企業。(若 TowerJazz 不是專職代工,也許松下還會再找其他買家)

TPSCo 生產的感光元件不是只給相機用,工廠產線監視器、汽車行車記錄器才是大宗.
松下一直持續研發感光元件,但從發表的成果來看,會發現大部分用途都是監視器跟記錄器相關,就連有機感光論文中的應用都是用在產線自動控制。相機事業不過是等著撿一些來用而已,畢竟市場規模相差太懸殊,生產吹風機的家電部門搞不好比影像部門大一百倍。感光元件想開一個相機專用的規格來生產,還不如去跟 sony 買比較快...

oyc4388 wrote:
國外看的各廠牌CMO...(恕刪)
tyf000 wrote:
跟我的記憶差很多....(恕刪)

我說相機大廠似乎沒有用他做的CMOS,忘了說高階的CMOS,目前相機有也應該是DC的
跟部份日廠往來幾十年了,日廠那段歷史其實還有其他沒上檯面的問題,不方便在網路講,不過這麼多年的整頓似乎大家都慢慢上軌道了,雖然這幾年各家財報有起有落,但至少擺脫了鉅額虧損
不過跟各家相機業務比P家不算好,熬到現在看這次會不會翻身,不要到以後能選擇的廠牌越來越少,變成消費者被廠商牽著鼻子走
圖剛剛畫的~寬度最小的是FF成像圈的4:3
中間尺寸是一般FF 3:2
尺寸最大的是FF寬度一樣的4:3,43rumors那邊有人跟我一樣等著超級4/3



oyc4388 wrote:
我只說相機大廠似乎...(恕刪)


CCD盛行時代,
Canon 1D是Panasonic的APS-H CCD

而Canon則是在2016年9月開放感光元件對外供應,
已經不是以前完全自給

現在Panasonic/TowerJazz的Sensor主要是用在安控市場,相機產品大概就Leica Q與Leica SL



aztec1234 wrote:
CCD盛行時代,Canon...(恕刪)

Canon不知目前代工重點在哪,好像其中一項是走醫療市場

oyc4388 wrote:
Canon不知目前...(恕刪)


應該是以醫療為主,像手機市場這種產品更迭快的特性,手機終端產品商沒有太多時間可以去把用習慣的零件換別家重新驗證,除非本來用的有嚴重問題不得不。醫療這類產品生命週期長的,比較有機會打入

所以要挑戰Sony的市場地位還是很困難的,但我是認為不能因為這樣就放棄自己開發Sensor,因為過度依賴單一供應商是風險很高的事

在各家都陸續出現FF無反的傳聞之際,那些廠商沒有消息,那些廠商無法開出有競爭力的價格,其實就很明顯了

aztec1234 wrote:
許多人可能認為CMOS...(恕刪)

200萬錯的離譜,大概1/10還有找
底大小對價格影響不如有量,不要腦補3萬3,量大降低到5千都有可能
43乳模
(FT4) new Panasonic Full Frame camera will have a new mount (not Leica SL mount) and ship in March 2019

可能不是SL接口,所以~~~~超級4/3的可能性升高了!!!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