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GX8 外型公開(2015/07/16正式發表)

kanako0605 wrote:
我在#66有貼,GX7...(恕刪)


OK~ 謝謝大大~

看來 依規格來看 無疑是GX7進階款了

但 依體積比對來看 也無疑是削弱m43的體積優勢了
(個人覺得GX7的體積和重量 已經是m43極限了)
我是GX1的使用者
當初選此系列就是因為小巧
但是GX8機身重量比G7還重
是不是該考慮換G7就好呢
sison wrote:
我是GX1的使用者
當初選此系列就是因為小巧
但是GX8機身重量比G7還重
是不是該考慮換G7就好呢


為了輕巧,最好還是挑中低階機,非金屬機身,而且無防塵防滴,通常都會比較輕巧。
G7就很符合。

像O牌EM1與EM5MK2也都不輕。
要輕巧可以選EP5\EPL7/EM10這種等級。

若以M43來看,機身沒有比APSC輕薄,就算失去優勢的話。
反過來說,APSC或FF可以把機身作的輕薄,就是有體積重量優勢了嗎? 如果是的話,大家為何還會挑M43呢? M43的機身除了GM系列以外,其他系列一向都不是以最輕薄做考量,而是整體平衡作考量的。

若真的很在意,只能說GX8不適合你,你應該要去找適合自己的相機。
SONY的A7重量是474g,A7II是599g。依此類推,片幅比A7小,體積重量又沒有比A7輕巧很多的都是失去優勢了,APSC與M43或1吋都是。反正片幅決定一切,管他A7性能有多遭。

SONY的A7重量是474g,A7II是599g,A7II怎麼越作越重,越來越失去輕巧優勢了。
A7R是465g,A7RII重量是625g,A7RII怎麼越作越重又貴很多,越來越失去輕巧與價格優勢了。
要小巧不是有GM5可以選嗎?

這次GX8的定位我覺得是為了平衡不同系列吧,雖然重量跟體績增加,更像是刻意做成旗艦機(面向GH4),原木GX7定位跟E-M5相近,這台應該要是E-M1硬拼就是了,不過E-M1跟GX7年紀差不多,現時E-M1的價格掉到不到3萬機身(配12-40也就4萬左右),價格具優勢,37300的機身,只希望Kit 12-35不要定太高就好了

P.s 不知道O家會如何更新E-M1 mark2,到時候又是另一個選擇困難的開始
大小是很主觀的問題,之前只看圖一以為GH4很大台
結果看到實機後覺得也還好,GX8怎麼看沒GH4大台
兩台的價錢很接近,讓一直想換機的我很難選擇。
lockessw wrote:
大小是很主觀的問題,之前只看圖一以為GH4很大台
結果看到實機後覺得也還好,GX8怎麼看沒GH4大台
兩台的價錢很接近,讓一直想換機的我很難選擇。


因為GH4雖然是M43裡面體積重量都很大的,但是金屬機身+防塵滴,以及良好散熱,體積與重量還是沒有比入門DSLR還重還大台。

不曉得何時開始,小片幅的旗艦機一定要比大片幅入門機還要輕巧許多或者便宜很多才是王道?
許多APSC高階機也不比入門FF輕阿甚至重很多也有,為何大家都不買入門FF畫質更好而要買高階APSC畫質相對較差呢?

也許對某些人來說,GX8或是M43失去輕巧優勢,那不如去買其他APSC/FF機種吧,也沒人逼你要用GX8或M43對吧。

既然覺得沒優勢,何不挑GM系列,保證絕對很有優勢的,或者就跳去片幅更大的系統,又得到不輸給M43的輕巧畫質又更好豈不是皆大歡喜。
看了Nick Driftwood的介紹影片
覺得底下的對焦區域怎麼這麼小
是不是這邊又留一手??
曾幾何時「體積重量」變成購機的標準規格了?
要求廠商放一堆好料又希望體積重量越輕越小
這不是...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
那麼想小巧的話,還有GF7可以選擇

最後,只有我覺得這GX8的外型和4/3時代的L1非常像嗎?
跟L1很像+1

重量確實不是重點 只是剛好發現而已

話說GX7也比G6還重...
純屬個人研究,不代表任何義務或立場
這裡有樣片出現了,不過好像不是全尺寸的,都縮小到800萬像素了。

轉帖一張ISO2500的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