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LUMIX G6 慢速快門噪點一大堆?

噪點的分析其實http://www.optyczne.pl/ 這個網站有比較詳細的分析,且同時有JPEG與RAW的噪點比較(我蠻喜歡這網站的,某些評比項目是其他網站所沒有的,唯一缺點就是波瀾文)

DMC-G6的噪點分析
http://www.optyczne.pl/229.7-Test_aparatu-Panasonic_Lumix_DMC-G6_Szumy_i_jakość_obrazu_w_RAW.html

DMC-G2的噪點分析
http://www.optyczne.pl/132.7-Test_aparatu-Panasonic_Lumix_DMC-G2_Szumy_i_jakość_obrazu_w_RAW.html

DMC-GX7的噪點分析
http://www.optyczne.pl/239.7-Test_aparatu-Panasonic_Lumix_DMC-GX7_Szumy_i_jakość_obrazu_w_RAW.html

O家的E-M1噪點分析
http://www.optyczne.pl/245.7-Test_aparatu-Olympus_OM-D_E-M1_Szumy_i_jakość_obrazu_w_RAW.html

雖然這些樣本都不是長曝的樣本,比較一下G2的RAW與JPEG就不難猜出G2機身做了甚麼事情......


ghostbows wrote:
當然是您說的沒錯喔!
只是從G1-G2 到入手G6...
被這誇張的噪點給嚇到了而已....


個人是這樣覺得啦 ...

1. G2-12xx萬像素 G6-16xx萬像素 . 像素越高燥訊越容易產生.

2. 越新的相機不管操作反應'對焦'存檔等,大家都要求越來越快,同時機身則越來越小,導致散熱效率不好.

3. 有的機身本身就已經在作除燥,你把MENU的除燥設定設成OFF,它只是除小力一點而已,例如GF3.

就像五樓heytoby大說的如果拍照都OK, 沒啥影響,這種就別放在心上了 .

ibanez0908 wrote:
乎~~很像都會這樣?...(恕刪)


如果買了,也請幫忙測試一下 gx7 喔,不然都沒看到其他 gx7 的測試狀況!感謝。

digipro wrote:
GH3 果然不是蓋的...(恕刪)


就同樣感光元件的機種來看:
EM5/GH3/EP5/EPL5/EPM2

除了GH3之外,其他機種長曝的熱噪點都不算輕微,
而GH3當初有一個宣傳的重點在於其散熱系統,為了能長時間錄影GH3的散熱有特殊的設計,
所以機身內的溫度控制會比其他機種好,比其他機種還要大還要空的機身並不是拿來打腫臉充胖子的,它真的有實際上的用途

我想經由這麼多的實際案例,
應該不會再有人去嫌GH3做那麼大台沒有優勢了吧?

aztec1234 wrote:
就同樣感光元件的機種...(恕刪)

雖然早已入手GH3,不過滿想知道那個特殊散熱設計的內容~


地圖上的流浪者 wrote:
雖然早已入手GH3,...(恕刪)


可能是專利還沒公開,查不到相關的資料,
也許是GH2的作法再改進一些地方這樣

GH3的官方網頁有特別寫到:
http://panasonic.net/avc/lumix/systemcamera/gms/gh3/video_capability.html

"Original Heat-Dispersing Design"

雖然目的是延長錄影時間,但這是純粹的機身散熱設計,不是由電子訊號控制的功能,
所以對於所有可能造成機身發熱的場合都適用
我也來加入行列~~~

長曝降噪關閉

G6 ISO160 F6.3 60秒 (未裁切)


G6 ISO800 F14 60秒 (未裁切)


G6 ISO1600 F20 60秒 (未裁切)


要夜曝(長曝),還是拿APS-C/FF比較實在(要OVF機種的)

我手頭SONY的A77/A57比起NIKON D7000,噪點抑制的能力真的差一大截
相同條件下 (長曝降噪關閉)曝光時間30秒 SONY的ISO400以上(噪點滿天) 而NIKON的要ISO3200以上才較明顯

畢竟 EVIL 有先天的限制 , COMS 要負責傳輸視訊到EVF/LCD.測光.對焦.電子快門..重點是還要拍照...不發火才怪
而OVF機種 COMS只負責拍照的工作--輕鬆涼快


G6 ISO1600 F20 60秒 (未裁切) (長時間使用下)
比起上一張 相同的拍照數據 但結果卻差很多


不過話說奇怪的是
我手頭的G6 在一般拍攝下都正常(唯獨在多重曝光模式下 快門速度1/1.3~1/6卻噪點明顯,1/8以上沒噪點.1秒以上開NR除噪點)..偏偏卡在這一位置

好李加在~~G6的多重曝光還有一個功能 舊圖重曝,儘量避開這一區段,只是有點脫庫子放屁的感覺


個人是覺得M43和APS-C/FF機比起來還是屬於較為休閒取向的機種
高ISO/長曝/不開NR這三樣加在一起,已經屬於專業的範疇了
建議直上GH3,GH4等專業機種
畢竟機身價差四五倍不是差假的
或者用APS-C/FF單眼相機(微單不建議)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