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

M4/3的淺景深

M4/3系統只能拍出“有限的“淺景深效果
所以請不要再拿出拍小東西的照片出來了
小東西的淺景深、手機都可以達到

通常會買M4/3系統是希望機身小
這時可以的選擇就是sony的Nex系列
然後搭配大光圈的鏡頭(最好是定焦鏡)

因為這篇的討論是希望拍出淺景深的相機
喜歡的人就去跟、不喜歡的人就跳過
然後不要有人再跳出來說淺景深沒必要

小弟多年前也是被這個問題困擾繞了很冤望的一圈
聽人家說 淺景深就是要大光圈、要高倍望遠、要離主題近背景遠....等等
結果買了“大光圈的類單眼(光圈2.4 7倍望遠)“
怎麼試都試不出來
後來人家說 單眼才可以辦到
所以又換了一台 olympus E-300
結果效果還是不滿意、定焦鏡太貴 (當初50mmF2.0 要2萬多元)
(那時的名言是 “錢井深“)
最慘的是olympus是4/3系統、本來就不適合拍出淺景深

後來才換到nikon D80 + 50mm f1.8 才達到我當初的希望
我可以確信的是片幅越大、可以拍出的淺景深效果越明顯

當然現在我漸漸不在乎淺景深的效果
因為景深太淺 常常拍出太模糊的照片.....

但是我能理解希望拍出淺景深的想法
就算有錢買相機.....也是要走對路阿!
大大,全幅機的預算跟m4/3也差太多
好像xx比圈圈
看看就好
嚴格來說小片幅是會讓景深變淺的,這是基於模糊圓定義的理由.
但是通常這個優勢都被過短的焦長抵消掉.

往好處想,較小的4/3片幅較易製作岀極大光圈的鏡頭
(要品質請花錢,這在哪個系統上都是不變的道理,不想花錢可忍受品質請找CCTV鏡,很多光圈比1大的)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kyosuke0924 wrote:
現在經過版上大大的說明之後,看來要再重新評估一下D5100跟600D了


其實就算是 D5100/600D
要達到m4/3 的 25mm f/0.95 的視野跟淺景深
還是需要 32mm f/1.2 才能差不多

換句話說就是, 用 APS-C 片幅
你得到的效果其實差不了多少
因為這片幅差距太小了

kyosuke0924 wrote:
在其他版有看到他人發...(恕刪)


其實只要你不介意費用+轉接環...拿一顆328裝上去光圈定在2.8...景深要不淺都難

450 wrote:
還是需要 32mm f/1.2 才能差不多


的確最接近的應該會是35mm f/1.4這顆

N家或C家這顆都要4、5萬元

或者用全片幅機身去搭配50mm 1.8

這三種組合還是M4/3來得便宜
450 wrote:
其實就算是 D510...(恕刪)


450兄正解

25mm/f.95換算135的視角與景深為50mm/f1.9
32mm/f1.2換算135的視角與景深為51mm/f1.9
以上是想玩50mm標準人像鏡的錢景深玩家公式

不要再聽信什麼想要淺景深效果就跳過M43,選APS或FF
公式就在這裡,什麼片幅配什麼鏡頭有甚麼效果都算出來了
就算不顧一切只想追求景深,那也要用科學的方法

我覺得要玩景深襯托的人像攝影,還是直接上120底片機阿,這不是收集L鏡或G鏡就可以達成的味道
http://www.flickr.com/photos/gt583/
http://www.flickr.com/photos/hamadahideaki/
給大大良言
當你厭倦人像的淺景深
你會發現,其實你錯過很多的美景!
縮光圈吧…留下更多的美景!

kyosuke0924 wrote:
在其他版有看到他人發...(恕刪)
biaw78 wrote:
我覺得要玩全身人像景深,還是直接上120底片機阿,這可不是收集L鏡或G鏡就可以達成的味道...(恕刪)

同感
推到大片幅的另一端,請先看看這張的立體感

這是1855年的銀板攝影,片幅為18x16cm
若是使用標準鏡拍攝的,那該標準鏡推估焦長就有280mm(46度視角)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J.J.player wrote:
嗯嗯我知道第二張相片...(恕刪)


你真的有拿過panasonic的鏡頭拍過嗎??.............

如果m43目前的所有鏡頭有其中一顆能拍成那樣的糊我頭給你...........

樓主要的是拍全身能糊得很明顯~貼半身的不能算吧......(小孩小狗也不算@@)
  • 2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